引言
2007“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系列音乐会的第四场《香江风韵—香港青年中乐团音乐会》2007年10月30日晚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举行。主办方邀请江苏电视台对音乐会和比赛进行全程录像。得到这个消息,我们立刻觉得这是一次进行环绕声录音尝试的难得的机会。因为对于音乐会录制来说,画面应该是为声音服务的。果然,在节目录制前的准备会上,节目部门也非常支持我们进行环绕声录音的尝试,承诺在机位安排的时候,优先考虑话筒位置,保证了这次录音的顺利进行。
本次实践最终采用的方案是,在现场架设调音台,进行分轨录音,同时混合一对立体声信号送给转播车。转播车用立体声信号进行监听,并且混合成单声记录。现场的分轨信号进行后期环绕声和立体声制作。
一. 背景介绍
1.场地介绍
南艺音乐厅于2000年7月建成,是江苏省首家专业音乐厅,总面积大约5000多平方米,观演厅座位数808座,可同时容纳120人的交响乐团和200人的合唱团,音乐厅经过专业的声学设计,主要用于自然声的演出,演出效果一直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
2.乐队介绍
这次民族音乐会由香港青年中乐团演出,香港青年中乐团于1978年成立,是香港音乐事务处辖下最高水准的青年乐团之一。成立以后,多次在香港、海外演出,获得各界人士一致好评。香港青年中乐团共有团员95人,本次演出的编制如下:
高胡×4;二胡Ⅰ×10;二胡Ⅱ×8;中胡×6;大提琴×8;BASS×4;
扬琴×2;古筝×1;
柳琴×2;琵琶×8;中阮×6;大阮×2;
笛子×6;唢呐/管×5;笙:×4
打击×6
二. 现场系统架设
1.设备介绍
由于仓促,接到任务时只有2天的准备时间。台里的音频系统和设备都分散在各个演播和转播系统中,临时拼凑一套能进行环绕声录音的设备也花了不少功夫,最终现场的设备配置情况如下:
声卡:RME Fireface800(8路模拟输入,2路S/PDIF数字输入)
录音电脑和软件:IBM R50,Samplitude professional 8.0
调音台:Yamaha DM1000
话筒:Shoeps(cmc6-u +mk4)6只;Shoeps ORTF MSTC 6 2对
其他:话筒线,连接线,话筒架,监听耳机,胶带等
录音取样频率:44.1kHz;比特数:16bit
2.系统介绍
本次环绕声录音是在电视制作条件下的环绕声录音,采用的方案为:在现场架设调音台,进行分轨录音,同时混合一对立体声信号送给转播车。转播车用立体声信号进行监听,并且混合成单声记录。现场的分轨信号进行后期环绕声和立体声制作,电视录制的节目为单声道信号,现场利用工作站录制环绕声分轨信号。本次环绕声录音实践的系统图如图2:
3.话筒摆放和设置
结合现场情况,设备情况以及电视录像画面的需求,本次环绕声录音实践共使用了10只话筒,其中6只Shoeps (cmc6-u +mk4),均为心型话筒;2对Shoeps ORTF MSTC 6。我们设计了“多声道主话筒+环绕声话筒”的录音方案。主话筒采用3只心型话筒按照Decca Tree的方式摆放。辅助适当的点话筒对重要声部进行拾音,同时利用环绕声话筒拾取音乐厅反射和混响声。
现场话筒摆放如图3所示。采用3只Shoeps(cmc6-u +mk4)做主话筒,架成Decca tree的式样。如图所示1-2间距1.64m,3到1-2中点的距离为1.75m。话筒高2.35m,架在指挥席的旁边。采用2只Shoeps(cmc6-u +mk4)分别作为弦乐和弹拨乐补声话筒,1对ORTF话筒做为乐队后区吹管乐和打击的补声话筒。在BASS前方补了一个Shoeps(cmc6-u +mk4)作为点话筒。架设一对Shoeps ORTF作为环绕声话筒,高2.35m,用以拾取环境声。
此外,作为电视录制的补充和备份,还架设了两只摄像机的机头话筒,分别指向舞台和观众区域,直接通过摄像机电缆传送到转播车调音台。
三. 录制效果
1.现场电视录制效果
对于电视节目录制来说,虽然经过多轨到立体声,立体声到单声道的两次混音,但是由于现场拾取的声音元素丰富,声音细节清晰,现场环境声表现良好,最终的单声道播出信号质量也很高。另一方面,由于在转播车上给导播提供了立体声监听,声像定位正确,导播切换更加准确和流畅,也提高了画面的艺术性。
2.环绕声录音效果
录音结束后,在5.1机房对采录分轨素材不加润饰,进行了初步平衡进行试听。听音的主观感受很好。在进行立体声监听时,声像定位正确,乐队整体的融合度,层次和声音细节表现很好,现场的氛围也有充分的体现。切换到环绕声监听时,立刻可以明显感觉到身处音乐厅现场的包围感。
四. 感受和思考
1.现场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本次演出和比赛在音乐厅举办,现场声学环境良好;演出中没有扩声系统,没有现场扩声的干扰;乐队水平较高,属于南京较高水平的民族音乐会;演出不公开售票,观众都是专业观众,素质很高,音乐会现场氛围非常好;由于是音乐会录像,电视导演给与音频制作很大的空间,非常支持这次环绕声录音,在时间安排、话筒摆放等各方面都给与了最大程度的帮助。这些都是这次录音现场的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由于场地限制,无法在现场进行环绕声监听,只能用监听耳机进行立体声监听。由于演出和观众欣赏需要,一些位置的话筒摆放还是受到一定局限。受设备条件制约,多轨记录能力不足;因为时间有限,对于乐队和演出作品的了解有限。
2.与电视画面的配合问题
对于电视的现场制作来说,声音与画面的配合一直是一个相互制约的重要因素。电视转播的音乐会来说,录制话筒既要保证声音拾取,又要考虑到电视画面的美观,还要考虑到观众欣赏的需要,一直现场录制的难点,尤其是环绕声录音,话筒要求多,如何摆放就更为重要。本次录音实践我们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