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十月是结硕果的时光。被选送的索尼高清影视技术学院培训基地首批培训班的九名学员,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即将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五天里他们有颇多的感受,我们也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请他们谈谈参加本次培训的收获和感受。
中央电视台:理论实践紧密结合
毋庸置疑,中央电视台的高清拍摄技术代表着国内最高水平,其拍摄制作的高清记录片《故宫》和《再说长江》分别荣获Sony第四届“高清杯”高清电视节目制作特别贡献奖和第五届“高清杯”高清影视节目制作特等奖,充分展现了行业老大的技术实力。
这次中央电视台派出了两名年轻的技术工程师,不仅体现了台领导对培养年轻人的重视,也说明技术工程师储备理论知识非常重要。来自CCTV录制二部的何绍华和吴鹏两位技术工程师,都有着一定的高清拍摄经验,他们曾参与大型高清纪录片《故宫》、《再说长江》、《澜沧江》、《颐和园》等的前期拍摄技术支持工作。“尽管台里以前也组织过一些高清设备培训,但讲解的内容没有这么细致,有些菜单设置,如拐点、挖芯校正等,以前仅仅知道这些功能,并没有实际应用过,这次全部具体的操作了一遍。”他们对尚老师讲解的高清摄像机现场调整菜单技巧颇感兴趣,如何在较暗的环境拍摄出色彩丰富的画面?如何创造出具有丰富多彩如同电影效果的画面?如何在高亮环境下拍摄出色彩鲜艳的画面?如何在拍摄时真实还原物体表面的光泽和质感?如何利用摄像机的快门和滤色片来改变景深?如何在高清拍摄中布光?等等,认为将这些技巧应用到今后的实际拍摄当中,一定会使台里高清节目有一个质的飞跃。他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将原有的高清拍摄实践经验与这次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武警森林指挥部电视中心:初尝高清果实
能拥有一台顶级的高清设备,是所有高清人的梦想。作为国家保护森林、防火灭火的武警森林指挥部,为其电视中心配备了最高档的HDW-F900R Sony 24p高清多格式摄录一体机,这在全军系统也是“史无前例”的。
森林武警电视中心主任孙志海告诉我们,武警森林电视中心主要的任务是宣传武警部队,拍摄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新闻纪录片和军队教育片,为CCTV-7频道提供军事节目。“以前我们都是用标清设备拍摄,随着高清时代的到来,军队也要与时俱进,跟上高清的步伐,因此我们希望尝试用高清拍摄反应部队题材的电视剧。”这次孙主任亲自参加首期培训班,也充分体现了电视中心领导对高清的重视。他认为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同样应该掌握最新的技术。他说,在部队没有专业摄像师,拍摄也不过多地追求艺术效果,更谈不上操作高清摄像机,这是第一次全面接触高清设备,也真切看到了高清所带来的画面震撼力,了解到高清与标清有着如此大的差别。“如果还像以前用传统的标清方式操作,那对我们这台顶级高清设备是一个很大的浪费。”他也意外地发现,所有学员当中,虽然论年龄他是最大的,但对高清的掌握上自己是资历最浅的,倍感肩上的压力很大,表示回去后要进一步实践,领会所学的知识要点。
河北电视台:维修与应用不可分割
学员当中河北电视台技术办赵洪伟从事了八年的摄像机和录像机维修工作,每天课间时间和中午休息时间都能看到他在操机练习。他说要抓紧每一点时间,因为有这么多好老师可以现场解答问题,台里刚刚购置2台HDW-900R,正需要了解它的使用功能。“这次学习收获颇丰,特别是纠正了以前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在寻像器和监视器的调整方面,以前感觉两者没有多大差别,这次冯老师指出了两者的不同判断指标,这样有利于摄像师和导演在画面上把握尺度相对一致。“再比如一些菜单细节的调整,并不是细节调整越细越好,调的过细有可能会带来一些噪波,调到多少最合适?出现噪波怎么抑制?等等问题通过老师讲解都明白了。” 赵洪伟以前也参加过维修方面的培训,他的体会是这次培训主要侧重应用。他认为,作为一名维修技术人员,应该多参与实际操作,这样在维修时才能更好地与摄像师沟通,及时了解在使用方法上的不当之处。“有时不一定是机器本身的问题,有可能是摄像师操作有问题。通过系统学习,在减少设备维修量和提高维修效率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河北电视台拍摄的高清电视电影《小小的我》也荣获了Sony第五届“高清杯”高清影视节目制作三等奖,目前正在拍摄以先进人物林秀贞为原形的同名高清电视剧《林秀贞》。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为电视剧保驾护航
提起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也许你还比较陌生,但提起正在全国热播的50集电视连续剧《金婚》,相信你一定不陌生,这部创下今年全国各地电视剧收视率之最的片子正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拍摄制作的。《金婚》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首度采用Sony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连续剧,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拥有Sony 数字Betacam摄像机700、707、790、970等一系列产品,现在已经逐步转向高清摄像机,并积极储备高清电视剧素材,陆续拍摄了《将门风云》、《亲兄热弟》和《春草》等倍受欢迎的电视剧。
技术部张健副主任带头参加培训,他说回去后可以将所学知识再传授给部门的其他技术人员。学员苏震专程从拍摄现场赶来参加本届培训班,可见对知识的渴求程度。“以前也参加过一些高清方面的培训班,但时间短且内容多以介绍产品为主。作为技术支持经常要跟剧组外出拍片,主要靠自身摸索机器功能,而这次能够系统地学习一些深层菜单和细节应用,如ATW、多区矩阵等操作这些在以前没有接触过,这对我们今后在现场及时解决临时出现的疑难问题很有帮助。”张健副主任补充道:“因为剧组人员都是临时组建的,大部分导演没有太多的高清拍摄经验,更谈不上调整细节参数,而且剧组节奏很快,没有更多的时间在现场细调。通过系统学习后能更好地配合剧组,达到导演的要求。”
新疆电视台:为辽阔的地域储备高清知识
新疆电视台是这次培训班中唯一一个来自边远地区的电视台,由于条件所限新疆电视台目前高清设备并不完备,但即使这样,在Sony第五届“高清杯” 评比中,新疆电视台选送的高清纪录片《水来了》获得评委一致好评,片中的塔里木河流域自然风光给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评为高清影视节目制作二等奖,也让我们看到了边远地区同样能够制作出高清上乘佳作。
新疆电视台纪录片部编导兼摄像师孙昆感概地说:“从事本行业工作20年,第一次出来参加培训,以前掌握的理论知识特别少,全凭经验调整参数,具体什么原因一直不清楚,只知道调整后图像效果改善了,所以很盲目也很迷茫。”学习对他来说太关键了,他认为拍摄时不管有无跟机员,作为摄像师自己首先要清楚。他这次还特意带来一部自己拍的高清片,请老师们指导,在场的老师仔细观看了他的片子,指出了一些不足,对他今后拍片会有很大帮助。技术制作部周钢强调,新疆地域辽阔,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拍摄环境,如沙漠、雪景,早晨、黄昏等,曝光控制和参数调整都不一样,尽管现在高清设备还不完善,但要储备高清知识,随时应对高清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