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LCoS技术详解

2007-12-24 本刊编辑部 INFOAV CHINA



  微显的视界(下)

   VIEW OF Micro Device Display

   本期介绍的LCoS、GxL以及SOD相较于微显的视界(上)所介绍的DLP和3LCD在产品成熟度上来说要稚嫩很多,但因为技术起点更高,这三类技术以后的发展潜力将十分巨大,是非常有前途的微器件显示技术!索尼SXRD、JVC D-ILA的强劲性能已经博得了众多发烧友以及专业人士的欢心;索尼GxL一旦成功商用,必将在数字影院市场掀起革命风暴。以后它们将有何等更为精彩的表现,让我们在激动中一起耐心等待

 LCoS技术详解

LCoS

技术原理
  LCoS的成像原理与其他微显示技术基本相仿,主要是由卤素灯、氙气灯等发光,集光至面板,将面板的影像经反射或透射投射出影像,再经过分光、合光系统,最后将影像投射到屏幕显像。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是在HTPS和DLP之后出现的一种数字成像技术,它采用涂有液晶硅的CMOS集成电路芯片作为反射式LCD的基片。用先进工艺磨平后镀上铝当作反射镜,形成CMOS基板,然后将CMOS基板与含有透明电极之上的玻璃基板相贴合,再注入液晶封装而成。LCOS将控制电路放置于显示装置的后面,可以提高透光率,从而达到更大的光输出和更高的分辨率。LCoS从技术原理上来说,集合了HTPS和DLP的优点,是更为先进的一种微显示投影技术。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LCoS的面板和光学引擎架构。

  1、LCoS面板:
  LCoS也可视为LCD的一种,传统的LCD是做在玻璃基板上,LCoS则是做在硅晶圆上。前者通常用穿透式投射的方式,光利用效率只有3%左右,分辨率不易提高;LCoS则采用反射式投射,光利用效率可达40%以上,而且它的最大优势是可利用目前广泛使用、便宜的CMOS制作技术来生产,毋需额外的投资,并可随半导体制程快速的微细化,逐步提高分辨率。LCoS面板的结构有些类似TFT LCD一样,是在上下二层基板中间分布Spacer以加以隔绝后,再填充液晶于基板间形成光阀,藉由电路的开关以推动液晶分子的旋转,以决定画面的明与暗。LCOS面板的上基板是ITO导电玻璃,下基板是涂有液晶硅的CMOS基板,LCOS面板最大的特色在于下基板的材质是单晶硅,因此拥有良好的电子移动率,而且单晶硅可形成较细的线路,因此与现有的LCD及DLP投影面板相比较,LCOS是一种很容易达到高分辨率的投影技术。

 LCoS技术详解

  2、LCoS光学引擎架构:
  由于LCoS技术流派众多,目前尚无统一规格,所以各家厂商开发出的LCoS光学引擎架构均不相同。在这些不同的技术中,可大致分为三片式及单片式两大类。

  (1)三片式光学引擎
  LCoS光学引擎目前以三片式为主,三片式是将光源经分光棱镜将光束分为红、蓝、绿光后,再分别将光束投射入三片LCoS面板,将投射出的三色影像经过合光系统加以结合形成彩色影像。就Nikon设计的IBM 4-Cube光学引擎架构来看,由于三片式LCOS光学引擎除了需要三片面板外,并结合多项的分光、合光光学系统,因此体积较大、成本也较高,不过由于可以达到较高的光学效率,又具备高画质的特性,因此主要是朝高端的专业用途发展,主要的产品以JVC的多款投影机为主,除此之外,三片式光学引擎还有ColorLink采用的ColoRQuard架构、Philips的Prism架构,致伸发展的Dichroic-PBS架构,及Unaxis的ColorCorner架构等。

 LCoS技术详解

  (2)单片式光学引擎
  单片式Color Wheel光学引擎则是以快速旋转的ColorSwitch将白光形成循序的红、蓝、绿光,并将三原色光与驱动程式产生的红、蓝、绿画面,同步形成分色影像,再藉由人眼视觉暂留的特性,最后在人脑产生彩色的投影画面。类似的技术有:Displaytech发表的Field Sequential Color、Philip所采用的Scrolling Color-Rotating Prism架构、及JVC采用的Spatial Color-Hologram架构。

 <

LCoS 投影机 LCoS 投影机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