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岁末的临近,大洋的喜讯纷至沓来:由中科大洋公司负责总体设计和集成的中央电视台全台节目交换缓存系统日前试运行正式启动。至此,自06年开始的中央电视台全台节目交换缓存系统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洋与中央电视台的合作又谱一段新佳话。
作为中国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代表了国内广电行业的最高水平,在世界上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随着业务进一步发展,中央电视台提出了建立全台节目交换缓存系统,完成现有子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字化文件化播出的构想。由于各个子系统是由不同厂家在不同时期设计实施,需要全盘考虑现有系统的实际情况,避免对业务应用造成影响,该系统的搭建具有极高的实施难度。
大洋在与中央台进行了细致的沟通后,决定通过SATA系统建设,采用FTP、WebService等信息通讯技术,将台内现行的广经中心节目制作系统、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馆系统、体育中心节目制作系统、总控硬盘播出系统、Avid制作网、Apple高清编辑网和节目生产管理系统实现无缝连接,成为一个全台节目交换缓存的多功能系统。
该系统通过规范化定义台内的MXF视音频文件格式、XML元数据文件格式,进行了全面完整的各个系统之间文件互操作测试,实现了视音频文件和元数据文件在各个系统之间的共享。
在建设过程中,大洋充分考虑了中央台的业务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通过对电视台业务的全面梳理,制定了中央台网络化文件制播的业务运行管理办法。由于全台节目交换缓存系统的建设贯穿了电视台的节目生产与运行、节目存储管理与再利用的全过程,在该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大洋既发挥了网络化、文件化的节目生产优势,提高了电视台的生产与管理效率;又最大程度地兼容了编导、技术、业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总结提炼出的业务管理流程,在保证了文件化制播业务安全的基础上,尊重生产、管理人员操作习惯,将可能因工作方式变化而造成的不适降到最小,实现了台内业务的平稳过渡。
长期以来,大洋与中央电视台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早在1990年,公司就与中央台、国家体委合作,开发出中国第一台具备从数据库联网功能和体育比赛专用软件的彩色字幕机,一举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2003年开始的广电领域世界最大的项目——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馆项目则将双方的合作推向了一个高峰。此后双方还就P2系统、高清频道等项目进行了多项合作;中央台全台节目交换缓存系统试运行的正式启动,为其它电视台的网络化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也预示着双方未来更加广阔的合作前景。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还将看到更多的强强联手、演绎成功的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