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文化金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研讨会暨《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发布会”在京举办。
会议由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主办。会上发布《报告》的主要内容,并对2021年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情况做出全景式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021年以来,文化产业IPO融资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报告》介绍,2021年我国文化产业债券市场共发行76支债券,发行总额541.70亿元,发行支数和融资规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占债券市场融资规模的比重也有所下降。2021年,全国新增IPO上市文化企业数量43家,再创历史新高,较上一年增长13.16%;上市文化企业再融资规模达1295.19亿元,同比增长10.46%。2021年文化行业私募股权融资数量为565起,同比上涨81.67%,融资总金额为444.80亿元,同比上涨114.89%。
《报告》认为,与2020年相比,疫情给文化产业资本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减弱,并随着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国内IPO融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文化产业IPO 融资规模实现加速增长,文化产业IPO 融资市场发展持续向好。
互联网文化相关领域依旧最受资本关注,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以及数字内容服务等领域的融资数量占总融资数量的56.46%。2021年度文化信托产品发行共100余期,均为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资金流入文化产业的规模超过200亿元,投向上更为多元化。
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的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巍表示,数字文化产业的投融资规模今年可能还会增加。金巍还提出,在“十四五”规划及数字文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政府部门通过包括文化金融在内的文化经济政策,为文化产业复苏提供巨大支持,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文化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央和地方出台的文化金融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下,文化金融及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总体上将呈现反弹趋势。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对30家银行的调研,截至2021年底,30家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达16499.23亿元,与2020年基本持平。
根据《报告》,北京、深圳、南京、宁波和成都等文化金融中心城市推动区域性文化金融健康发展,以政策促进为支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力持续扩大。
其中,宁波市文旅产业贷款余额1158.6亿元,同比新增121.2亿元,文旅产业贷款余额连续两年超千亿。
成都市构建以“债权融资+股权投资+路演孵化+金融科技”四大路径为支撑的文创金融生态体系,2021年实现文创产业总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37.76%,融资发展态势良好。
《报告》提出,应结合数字文化经济发展趋势,推动数字文化金融相关专门政策,探索数字文化金融创新试点;进一步推动版权金融发展,寻求突破;进一步推动文化金融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以及自贸区金融协同发展;发挥文化金融助力公共文化和服务产业潜能,积极参与共同富裕国家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