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W与佳能Log曲线的区别
RAW是影像数据的原始底层文件,严格意义说,并不是一种视频或者图形的格式,它只是记录了传感器所能收集的最多信息,这种信息需要经过相机或者电脑的处理才能还原成我们看到的各种风格的真实影像。处理影像的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编码和解码,用不同的编码承载不同的信息量,然后再解码出来进行剪辑加工并输出,这就产生了不同的格式,而各种格式为应对媒介平台的不同需要,在色彩、分辨率、文件大小、兼容性等方面各有不同。
其中,某些格式为应对专业影像制作流程而对画面苛刻需求进行特别的Log曲线设定,它最接近原始RAW数据的画面品质,利用人类视觉规律对影像高光和暗区进行伽马调整,适当额外保留了高光的层次和暗部的细节,比一般常规其他类似Rec.709的表达曲线具有更大的动态范围,可以在后期制作中提供最接近RAW数据的色彩和曝光,宽容度比其他曲线高出很多,同时文件体积大幅缩小,降低了存储成本,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专业影像制作模式。
佳能的Log模式曲线既可以直接应用到RAW文件上,也可以使用在其他格式文件中,方便进入不同的后期制作流程。

Canon Log 3画面原始效果示例
佳能Log模式的后期制作
在图像的拍摄和处理时,因为Log模式拍摄的画面初始状态是灰灰的,通常需要使用LUT,将目标值与输出值建立对应关系。LUT的全称是Lookup Table(色彩查找表),意思是把灰灰的Log曲线画面映射为我们熟悉的Rec.709标准的色彩和反差。除了在监看环节加载LUT曲线外,也要在后期制作中使用不同的LUT曲线,LUT具有很多用途,一般分为这几种:标准的官方LUT、技术监测LUT和特殊创意风格的LUT,分别用于监视器的校准、转换不同的“标准”以及快速建立特定的创意效果。
加载佳能官方LUT曲线后的效果示例
加载第三方风格化LUT曲线后的效果示例
所以,不管什么LUT,都是要按照制作需求的最终目标来设定,一般开始阶段,我们要从标准的官方LUT开始研究和学习,之后,进入各种制作流程按照最终平台技术标准进行校正,最高阶段,就是灵活掌握自己的影片风格,使用自定义的LUT,用于最快速的调色或者初级DIT流程。加载预期的终端色调和风格可以在拍摄初期就开始执行,尤其是长片和大量素材的情况下,可以避免给后期调整带来过大的工作量或者重拍的可能性。

LUT分为1D LUT和3D LUT两种,简单理解:1D LUT仅限于单一的点对点的色彩模拟还原,一是一二是二,一和二之间没有关系。3D LUT是立体的三维关系,除了X/Y轴,还有Z轴,这样,R、G、B三色之间除了各自的色彩还原,还要计算相互之间的关联色彩,色域就会扩大,色彩还原也更精准生动。所以,我们尽量使用3D LUT曲线来加载使用吧。
佳能LUT的官方曲线是佳能系列产品的标准曲线,建议大家尽量使用它来进行监看和后期校色,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一键下载Canon lookup table版本201911。
下载地址:
https://www.canon.com.cn/supports/download/simsdetail/0200603905.html?modelId=2010&channel=2
佳能Log画面加载LUT曲线实操
我们来看一段使用佳能Log拍摄的素材,在苹果Final Cut Pro中如何使用LUT曲线工作:
看一下原生画面:使用Log拍摄的影像,看起来饱和度较低,原因是使用Rec.709规格的监视器再现广色域条件下拍摄的素材,由于无法显示所有的拍摄颜色而产生的特有现象。

Canon Log 3原始画面
第一种加载LUT曲线方式
第一种加载LUT曲线,可使用软件系统自带的,在视频信息中直接加载,或者调用从佳能官网下载的LUT曲线,选择与拍摄设置相同即可。
加载BT.709 LUT后效果图
瞬间完成了初级Rec.709色域下的校色还原。注意,加载LUT曲线的工作模式是基本不消耗系统资源的,不像其他调色、调整操作会增加系统渲染负担,所以,用曲线的工作方式是高效而快捷的,对硬件的要求极低。
当然,也可以加载其他曲线,下图为加载其他曲线后的效果。

可以看到,画面风格立刻发生了变化。
第二种加载LUT曲线方式
第二种加载曲线的方式,可以使用第三方任何插件或者系统自带加载,这里面和视频信息里加载是一样的,但是可以随时关闭或者多层叠加曲线。佳能的Log可以支持加载ARRI LUT等多样化的色彩效果,兼容与差异化体现了佳能Log的优势。


大家看到,使用插件加载其他曲线以后会有创意性的画面效果,这些曲线数不胜数,每个导演的后期团队都有大量的自定义曲线,就是为了各自的创意工作做高效的技术备份,这也是曲线加载的优势。
第三种加载LUT曲线方式
第三种曲线加载方式就是建立一个调整层,可以把各种曲线任意段落覆盖或者多层叠加,就形成了各种曲线混合的效果,这样原生的素材就不需要逐一校正曲线了,比较适合于素材较多又琐碎的调色加载,而且工作效率也很高。
如图,就是叠加三层调整层的效果,每层都可以使用不同的曲线或者手动调色。

保存自定义风格效果
在后期制作中,当使用了不同的LUT曲线,然后又添加了一些其他效果调整,为了之后的工作效率更高,可以将刚才的操作全部打包整合为一条自定义LUT曲线后再调整风格,并保存下来,以后如果有类似风格的影片,直接在效果库一键调用即可。

要注意,这个时候除了LUT曲线自定义的风格外,还会附加可选的其他操作,比如变换、裁切、变形等等细节,请谨慎确认并详细标注具体操作,避免因为视频不同而产生不好的效果,比如曝光不准、色彩溢出、画面构图改变等等失误,所以,存储自定义LUT曲线的时候,尽量使用较少项目的小幅度细化调整,以适应未来更多画面使用。
在达芬奇调色软件中使用LUT
作为常用的专业调色软件平台,DaVinci Resolve的使用者经常会把加载LUT曲线作为必备调色参考,操作也极其便捷。

内含专门的内置LUTs库,预置了主流机型的丰富数据,随时调用,所见即所得。

也可以在节点上选择不同的LUT。

如果您的风格想保存下来后续备用或者分享给他人,可以把自己的调色操作生成为LUT曲线,这样的话,以后做相同风格和系列的影片,就可以共享一套调色方案,对于多集影片或者团队合作进行调色,都是非常便利且专业的。实际上,每个导演都有一套专业的DIT色彩管理团队,使用自定义的LUT可以在拍摄环节监看,也可以在后期制作中调用,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流程管理,在商业拍摄中,这是至关重要的。
写在结尾的话
使用Log模式拍摄,用LUT曲线调色,已经是非常普及的专业影视流程,这个流程里,做好DIT管理要非常严谨,要精准设置色域空间、监看、剪辑、调色、输出、媒介平台等所有环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发挥出更多创意,也就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影像世界。
当然,我们使用技术的目的是最高效率地完成相应的工作,不是说,做什么影片都要用Log模式流程,如果项目要求最短时间完成,而光线环境又十分复杂,比如纪录片等题材,那么完全可以使用机身内置的BT.709 Wide DR色彩模式拍摄,这种模式下,可以实现800%的广阔动态范围,同时也不需要复杂调色或无需调色即可出片。如果时间充分,加载LUT之后,尽量进行精细调色,毕竟每个画面的光影、反差、动态都是不一样的,而不能期望一条曲线用到底都是完美的,相反,如果机身直接使用某种曲线拍摄,摄影机实际上是随时根据画面的变化动态调整计算相应的曝光和影调,以达到最佳的画面效果,这和后期添加曲线的方式还是有所差异的。实际使用中,机身直拍的画面往往能够体现机器的算法和高品质,如果想要在创意上更有个性,后期调整就是锦上添花。
随着器材的技术进步和后期制作系统的日益强大,大量专业性极强的调色插件不断更新,基于LUT曲线的设计制作和应用越来越成熟,我们的摄制手段已经足够满足我们的创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