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不到20天,目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排练、制作和彩排等工作都在紧张有序进行中。总台记者获准率先进入开闭幕式举办地鸟巢,独家采访了导演团队。
总台记者:张艺谋总导演正在工作指挥台指导着今天的演练,自从去年10月参加开幕式的所有演职人员进驻到鸟巢进行实地演练之后呢,这里就成了导演团队最重要的工作场所。一个小时一个小时排,从早到晚,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
导演团队原班人马+老中青结合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主创团队中有多位成员参与过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创作,张艺谋担任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他也成为世界第一位执导夏奥和冬奥开闭幕式的“双奥”总导演。蔡国强、沙晓岚、陈岩再次分别负责视觉艺术设计、灯光设计和美术设计。另外,主创团队体现了老中青结合的特点,技术总监、音乐总监、视频总监、文学撰稿都是“70后”和“80后”。北京冬奥组委还积极吸纳国内外相关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参与开闭幕式创意、制作及表演工作,以全新视角呈现开闭幕式。

文艺演出与仪式流程完美融合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工作组组长王宁介绍,开幕式团队2021年10月份开始训练和联排,现在进入到彩排阶段。“我们的艺术家和演员都赋予了很大的精力,包括每个细节我们都认真地来进行打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没有设定专门的文艺演出板块,而是把文艺演出打散了揉在流程当中。整个仪式一气呵成,无缝衔接。”

时长比2008年奥运会缩短一半
张艺谋告诉总台记者,结合国际奥委会的建议,冬奥会的开幕式一般选择在露天场馆举行。考虑到气温寒冷、疫情防控等因素,这次冬奥会的开幕式从时长和结构上都做了相应的调整,时长比2008夏奥会开幕式要短。从最初的创意走到今天,简约、安全、精彩,六个字。打头的就是“简约”,就是比拼导演组创意。

点火炬、放飞和平鸽等环节更加低碳环保
点燃奥运圣火、放飞和平鸽和演唱主题歌等等,这些都是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不仅是观众最期待的环节,也是创意的比拼。张艺谋表示,这个环节有重要改革,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文化自信就体现在这个方面。
总台记者走进了鸟巢地下空间看到,为了实现节目效果,鸟巢的地下空间经过了巧妙改造,以配合舞台升降等演出创意需求。在鸟巢0层退场口,记者还看到了很多小朋友演员。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常宇表示,他们参与的正是放飞和平鸽的环节。

“更团结”格言 “一起向未来”目标
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奥林匹克格言因此也加入了“更团结(Together)”。北京冬奥会将以全球共通的体育语言和体育精神,为人类携手抗击疫情照亮前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舞台。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工作组组长王宁介绍,开幕式要展现几个主题,第一个就是要展现我们中国对于世界和平这种追求和向往。第二个呢,要展现奥运会的这种理念和精神,就是更快、更高、更强和更团结。第三个就是要展现我们冬奥会的口号“一起向未来”的目标和心情,这次冬奥会的特点它展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运动之美。

演员数量比2008年少 做到“简约又精彩”
在“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下,导演团队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等特色,用创意、用新科技去演绎。演员会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幅度减少,做到简约还要精彩。
为了充分体现群众性、多元化的特色,本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演员将由学生群体、群众文化社团人员、残疾人艺术团演员等构成。在重要的仪式环节中,还将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参与表演。
人工智能、机器视觉、5G和云这样最新的科技成果,都巧妙运用在开幕式当中,用科技的含量让它人少而不空,让它很饱满,让它空灵而浪漫。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于2月4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