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传统音频系统中,厂商们各自采用不同的通讯方式和控制协议,这使得不同的产品之间就像一座座的信息孤岛,要连接起来就需要复杂的转换设备和系统再开发。随着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类音频设备产品层出不穷,如何在不同技术和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便很值得重视。而IP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让所有的不同系统通过网络实现了无缝连接。各种编解码器、扩声、传输控制设备能否轻松连接到同一网络基础架构中,实现各种不同设备、品牌之间便捷的互联互通。虽然优点显而易见,但“IP化是音频行业唯一的发展方向”——这个大胆的推论在10年前被提出时,业内仍然不乏质疑的声音;IP的网络标准、安全、稳定性等问题也被一批批排斥者、保守派们轮番抨击。
如今,当年那些敢于“下注”IP的“激进派”企业成了领头羊,在技术的潮头赚得盆满钵满,各种IP平台的产品也凭借自身的优势进入了各个垂直领域:政府、企业、教育、商业娱乐等。IP化的音视频系统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标配,用户愿意为IP系统买单,也愿意用订单为IP投票。我们从现在的市场温度来感受,IP确实已经炙手可热。据咨询公司RH Consulting最新市场报告分析,目前市场上采用IP音频技术的厂商多达300多家,并生产出2,500多款采用了IP网络技术的音频产品。显然,IP化正在成为音频厂商们趋势若骛的技术方向。
IP之路,你选哪条?
可在这些疯狂追捧的温度下,又有多少人知道,“IP”这个诱人的名词背后,还存在着VoIP与AoIP这样两条大相径庭的技术路线,在公共广播领域尤为明显。“IP 广播”也许是国内专业音频领域最早开始涉及IP技术的行业,早在2003年的拨号上网时代,国产IP广播系统就已出现,但我们称那是一个充满“妥协”的IP广播系统:在规模上妥协,因为它主要面向中小型应用,特别是校园广播;在稳定性上妥协,因为国内对于广播系统没有强制规范;在音质上妥协,因为VoIP 技术降低了行业门槛,追求音质的厂家就越来越少了。因此,VoIP 技术虽然灵活,但缺点也很明显:首先,VoIP是基于十/百兆网技术诞生的协议,无法利用现在的千兆网络进行多通道并发;其次它会压缩音质,数据容易丢包,实际表现为音质不清晰,并产生人耳可察觉的延时,对于机场等大型应用,音频延时会影响语言清晰度;最后,对于稳定可靠要求较高的应用,VoIP除了音质方面堪忧,更由于其没有原生的冗余备份机制,使得它的稳定性也让它“难当大任”。
反观专业音频行业的另一条技术路线,以 Dante 协议为代表的AoIP技术,是国际品牌产品持续在使用的一项技术。比如,博世集团从2009年前就开始规划基于IP的媒体网络技术平台OMNEO,经过10年的研发,已基本完成了IP音频生态的打造,博世的公共广播,会议系统,EV和DYNACORD 品牌专业音响以及 RTS品牌重要通话系统均已实现IP化转型。可以看出,博世公司专注于AoIP技术研发OMENO平台的最终目标不仅是通过标准以太网网络实现高质量、多通道的媒体信号传输,还要提供强大、可靠的系统控制,并在这一平台上开发出能够与业内其他品牌的标准IP数字网络设备合作和交换音频信号的音频产品。OMNEO将“开放性”作为这一平台的核心:完全兼容Dante、AES67、AES70,同时对三种协议进行二次开发和改进升级。基于该平台开发的IP音频系统,只需一根网线,就能将任何系统组件接入网络,实现音频及控制数据的互联互通,加上与其他IP音视频系统的协作,从而衍生出更多新的场景应用。
IP能带给我们什么?
IP能带领着我们破除“视听孤岛”,让整个系统更加集成、完整。这听上去会是一项“烧钱”的大投资,殊不知,它相对于传统的系统来说,反而更加经济高效。
比如,对于博世麾下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专业音响品牌——EV和DYNACORD 而言,音质是最重要的信条,而面对越来越大规模的使用场景,他们也毫不犹豫地拥抱IP。IP化的音频设备给人第一直观的感受就是“线少了”,一根网线搞定一切,布线区域干净整洁,蜘蛛网一般的机房从此不复存在。其实线材的减少也意味着可以进一步控制采购和持有成本。普通的IP网线传输距离约为100米,已经足够大部分使用场景的需求,如果升级为光纤传输,则覆盖范围会更广。此外,借助IP架构,系统冗余更方便,设备间可相互备份,一旦发生突发故障,也可以维持系统稳定运营。

IP化的浪潮也为我们带来“不将就、不妥协”的IP公共广播系统。博世的 PRAESENSA派声 IP 公共广播系统在2019年底一经推出,就受到业内广泛关注,由于其注重系统的稳定性,加上诸多创新的技术,不到半年,国内外已有包括法兰克福机场在内的数十个项目安装了该系统。PRAESENSA派声系统同样采用了博世的OMNEO 网络协议,并在数据传输上进行了加密,同时又支持与任何第三方 Dante 设备互联,安全性与灵活性相得益彰。在硬件方面,所有系统组件均集成了千兆网交换机,并配备双网口,双供电等备份机制,支持RSTP网络协议保证网络连接冗余,此外还支持主机的分布式备份,可确保不会因为任何一个单点故障而导致系统不可工作。PRAESENSA派声的功放还采用了创新的共享功率技术,并集成了备份功放模块,可为用户节省最多 50%的功率。现在我们可以说,网络可达之处,就是声音可及之处。

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IP技术在音频项目应用中已成为主流,但面对各种形形色色的品牌和产品,面对厂商天花乱坠的广告和投标时各种信誓旦旦的承诺,用户如何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呢?
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然应该作为首要考虑要素。以前,AV行业人士之所以对IP会有或多或少的抵触,这与IP对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能造成的影响,有不小的关系。一旦系统运行中因为网络传输出现问题,用户则可能会直接将问题归咎于设备,这也是AV设备商最惧怕的问题之一。因此,对于用户来说,选择一个采用了先进的IP技术且值得信赖的品牌或许比尝试冒险要稳妥很多。博世就是这样一家品牌。十年磨一剑的OMNEO技术终成破除“信息孤岛”的新王牌。享誉全球的“德国态度”如今不仅体现在严丝合缝的产品上,更加体现在稳定可靠的每一次传输。
此外,使用体验也是用户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系统实现了标准化的统一控制管理后,能否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直观的管理界面,以使得用户在系统集成完成之后,能够轻松便利地维护和管理自己的AV设备。这一点对每个用户来说都至关重要。界面管理就好比我们手机的操作系统,也是触及用户的末端,因此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操作感受。还是以PRAESENSA派声公共广播系统为例,博世技术开发人员通过和用户深度合作,了解用户痛点,设计出了一套直观易用的界面,最终用户的相关人员无需进行大量培训即可轻松实施各种基本操作,如播放广播、安排事件或执行疏散流程。无论用户是从PC、平板电脑还是智能手机上操作,都能保证同样的灵活性和易用性,让用户可通过最熟悉的智能设备远程操作和监控整个公共广播系统,对于经常需要进行系统配置调整的系统集成商和安装人员来说,这样一套灵活易用的系统,一定是锦上添花。
结语
搭建一个平台让万物互联,这是物联网的使命!在专业音频领域,搭建一个平台,让所有的设备都实现IP,这是博世OMNEO的使命。AES、CobraNet、Dante、AVB、OMNEO前赴后继的各种协议标准,为音频系统连接带来了低延时、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传输解决方案。在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之下,音频行业的IP化正在进入加速赛道,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涌入这场赛事中来。而对于博世而言,IP早已不是什么需要追赶的时髦趋势,10年的积累,让它更加从容不迫,也让它能从更高之处预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