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数字电视标准年底将揭晓 广电总局公布3年计划

2003-04-07 NIL 北京晨报


  早就应该出台的“中国数字电视核心地面广播标准”被一拖再拖,但首届“高清电视产业论坛”上透露的种种信息表明,这一核心标准已经箭在弦上,最迟到年底将见分晓,而随之启动的,将是一场空前壮观的产业变革。

  标准方案难选

 
  “我们当然有交流,但聊天时一般不会谈及技术问题”,4月的博鳌风景如画,嘉宾间谈笑风生,而在论坛上见面的清华与北大的教授间,却保持着微妙的距离。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过去,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广播科学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都提出了自己的数字电视地面标准,而如今依旧活跃的只剩下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分别牵头完成的两套方案,如无意外,这两套方案中会有一个是将来的国家标准。

  在清华、交大背后,各有一批规模庞大的企业“拉拉队”,其中利益关系纵横交错,但信息产业部已没时间再“从长计议”。卫星、有线的传输标准已基本明确,而只有把最复杂的地面传输标准确定下来,跟数字广播有关的其余100多个标准才能迎刃而解。2008年,奥运会数字节目就要开播,按照规划,2015年,中国的电视台将全面停止模拟信号的播出,相关企业的急迫心情可想而知,在“高清论坛”上,信产部产品司广电处白为民处长被追问最多的问题就是——“地面标准何时能够确定?”

  -地面标准何时确定

  “今年年底之前应该出台”,与会的官员、学者都在向记者传递着这个信息。而有业内人士分析,刚经过国家工程院评估的清华方案很可能会最后胜出或以其为主,因为除了信道容量大、接收灵敏度高、同步恢复快等优势外,该标准在知识产权占有方面很有说服力——它目前已有了9个专利,并还有7个专利正在申请之中。“不见得非你死我活,当初美国确立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就是从多套备选方案中各选精华‘拼凑’而成的,各院校的研究成果应该会被国家最大限度地利用上”。交大有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似乎已在暗示着“退路”。

  让信产部加快着脚步的压力来自广电系统,因为除了电视机生产厂商,最着急借数字电视来改变命运的就是广播影视业。近年我国广播电视广告收入增长大幅放缓,从业者迫切需要开展付费频道等扩展业务,培育新的增长点。

  -标准战之外的忧虑

  数字电视是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操演兵马,广电总局今年就打算开播10套以上的付费影视频道和若干套有线数字广播节目,发展100万数字机顶盒用户。问题是,广电系统耐心不足的地方诸侯们目前已拿欧洲标准开路,一旦形成规模,国家地面传输标准的推广将阻力重重。

  目前国际流行的三大标准是欧洲标准、日本标准与美国标准,其中欧洲标准的人气最旺,有40多个国家采用。而我国之所以提出自己的标准有三大原因,一是为了取长补短,建立“跨世纪的传输协议”;二是为了适合中国国情;三是为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因为标准最终会体现在产品上,如果全面照搬国外标准,等于是为人家打工,我们又处在了食物链的底层。

  国家数字电视总体组负责人、上海交大副校长张文军向记者表达了他的忧虑,“数字电视产业处于市场启动期,没有主流模式,各种模式交叉实验,很多事物昙花一现,这种时期,政府产业政策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否则将有大批的无效投资,并形成条块分割的市场,造成巨大的浪费”。

  广电总局数字电视3年“运程”

  今年:开播10套以上付费影视频道和若干套有线数字广播节目,发展100万数字机顶盒用户;

  明年:推出30套左右付费影视频道和多套有线数字广播节目、多种增值业务,打出品牌,站稳市场,初步建立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新体系和运营新模式;后年:付费影视频道达到80个,全国有线数字广播节目达到150套,数字机顶盒用户达到3000万户,形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付费广播影视消费市场,东部地市以上城市、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会城市,基本实现数字化过渡。

  数字电视的美妙之一就是画面更逼真,这自然需要高清晰度的节目源、发射设备和转播设备,但最终接触老百姓的只有一个——电视机。产业虽还千头万绪,电视生产厂家反正是想清楚了:数字电视是一次伟大的腾飞契机——

  3.5亿台彩电等待更新

  晨报讯(记者张旭光) 2003年已经被确立为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化元年,价值一万五千亿元的市场正在启动。而现在的状况很像当年互联网大潮袭来的态势:一切都朝气蓬勃,一切又都没有头绪。据专家介绍,中国数字电视战略启动后,现有的3.5亿台彩电将面临全面更新,随着厂家在高端彩电方面的突破,中国电视产业又一个辉煌已经在向人们招手。

  节目内容、播出形式、赢利模式、技术体系、资费标准……太多的事情需要解决。甚至地面标准将来的知识产权归属都还没有个说法,“标准还没确定下来,现在谈如何收取专利费似乎为时尚早,有一部分专利权肯定是属于国家,其余的专利归谁所有、如何实现收益,我们还没想过”,清华的专家向记者表示。让人担心的是,这种“没想过”的状况其实在整个产业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利益分配的模糊,终会为将来的争吵埋下伏笔。

  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至少会有十几年的过渡期,而厂商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把电视机做得清晰度更高,各档次机顶盒、高清背投、高清等离子、高清液晶和未来高清数字产品都给预备齐了,供各层次的消费者去更新换代。

  有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民族电视品牌如今对进军高端领域、发展核心技术格外积极,康佳集团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匡宇斌表示,“高清电视是个突破口,这也关系到我们的电视产业在五到十年后的生死存亡,如果没有研发储备、没有核心技术,到时候我们又得受制于人,此次康佳举办首届‘高清电视产业论坛’,就是希望各界能形成合力,探讨出更好的产业发展道路”。

  欧、美、日数字电视发展一瞥

  中国数字电视现在固然与强国有差距,但将来的进展不见得比国外差。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有4亿多台电视机,在大中城市,彩电普及率更是达到150%,而像德国等好多欧洲国家,电视普及率才30%,人家没事儿爱出去旅游或健身,不爱守着电视较劲,换句话说,尤其是在硬件上,我们发展数字电视有群众基础。不过,美国交互节目丰富,欧洲观众习惯与电视互动,而我们的电视观众更习惯被动地收看电视,这种收看习惯也增加了数字电视推广的难度。

  美国:凭借好莱坞庞大的娱乐节目资源,美国走上了以视频点播为主的交互电视发展道路,仅时代华纳有线去年就发展了50万个订户。美国数字电视过渡的最后期限是2007年,但这一进程因为大小利益团体的争执,一度陷入僵局,直到去年司法部介入才开始步入正轨,今年,美国有关部门强行要求,厂商生产的电视机,起码要有50%是具备数字功能的。

  欧洲:世界交互电视中心,到2006年,其电视商务的收入将突破170亿美元,所有的有线电视机顶盒都将是数字的。其发展结合欧洲人的使用习惯,大量包括交互体育、游戏、博彩、电视购物、通过电视遥控器投票选举等交互节目活跃于银屏。

  日本:其主要的数字电视平台服务着近300万用户,还提供了个人通信、节目点播等服务。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