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不仅是运动员们比拼的舞台,更是媒体新闻激战的“战场”。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9号体工大队院内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主新闻中心,已经成为记者们的大本营,这里聚集着数千名记者与广播电视工作者。8月30日,距离这场举国关注的体育赛事开幕已经过去了3天,赛事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这场盛大赛事的幕后是怎样运行的?笔者走进主新闻中心,一探究竟。
主新闻中心大楼所处的位置,正是当年的棒球场,天津雄狮棒球队曾经威震中国棒球界。主新闻中心大楼共10层,分地上9层和地下一层(车库),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本着节俭办赛的原则,本届全运会将主新闻中心(MPC)和广播电视中心(IBC)集中到一起。一楼、二楼北侧是主新闻中心,南侧是广播电视中心,三楼是天视体育频道,四楼、五楼统一为主新闻中心。MPC为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工作区,隶属于组委会新闻宣传部。IBC为广播电视记者工作区,由广电部门负责。

第十三届全运会主新闻中心大楼
赢取全运赛场外的第二枚金牌
“赢取全运赛场外的第二枚金牌”,走进大楼一层的IBC调度中心楼道,这句话首先映入眼帘。比起运动员在赛场上对金牌的争夺,全运赛场外,电视工作者做的更多的是在岗位上默默的坚守,把精彩的比赛画面传送到千家万户。对他们而言,实现安全播出就是赢得属于自己的金牌。
如同一个完整的生态链,守护安全播出的,是设备厂家在新闻中心设立的技术服务中心。位于主新闻中心二楼的索尼技术支持服务中心内,几名索尼技术支持人员在办公桌前紧张的忙碌着,各种备用设备占据了工作室的半壁江山。
“最忙碌的时间是全运会开幕前三天和开幕后三天”,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专业技术服务部北京CC服务科高级技术服务经理张初萌说道。“开幕前很多客户的设备都是经过长途运输从外地带到天津,运来后的设备难免会因为路途颠簸而导致连线松动,再加上对场地不适应等突发状况,我特别报道specialReport索尼全方位支持各电视转播机构“赢取全运赛场外的第二枚金牌”——第十三届全运会主新闻中心参观手记们都会去帮助客户重新调整设备,以备赛事的顺利播出。”
虽然全运会从开幕到闭幕只有短短的十几天时间,但是索尼技术支持服务中心从筹备到赛后撤离,大约历时2个月。“赛程虽然只有十几天,但我们会提前1至2个月准备服务流程。作为技术支持服务中心,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客户设备的安全使用,保障客户能够安全、高效的完成转播任务。”张初萌给我看了一张全运会期间索尼备用设备表格,从各种型号的摄像机到切换台再到高清镜头和波形监视器,型号、数量以及序列号在里面罗列的清清楚楚。“我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收集主要客户的设备信息,根据客户的产品型号以及使用产品数量来准备备用机。”如果有客户的设备发生故障,短时间内现场维修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毕竟每款设备都有成百上千个零件,现场储备备用零件有些不太现实,如此一来,备用机显得格外重要。“索尼技术支持服务中心主要有两个要素构成:技术人员的配备和备用设备/工具的支持,这也是索尼对客户设备安全保障的最重要的基础。在保障安全层级上,也有先后顺序:我们首先要保障的,是转播车系统和现场飞行箱系统的正常运作,赛事顺利、安全的播出首当其冲;第二要保障的IBC演播室系统的正常运作;第三是保障现场记者的拍摄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央视IBC演播室
“我们还带过来一套内容恢复系统,可以把丢失的素材紧急恢复。”张初萌介绍说,“以前这个系统只在日本和新加坡应用,寄去国外复杂繁琐,要经过漫长的等待,用户需要2-3个月才能拿到丢失的素材。现在用户在我们这里,只需要1小时就可以恢复素材。这也是这套系统首次应用到国内的体育赛事中。”为了保障赛事的顺利播出,索尼技术支持服务中心煞费苦心。
在本次全运会期间,大约有27辆电视转播车需要索尼的技术支持服务。“27辆车中,有一些车是由索尼整包的车,合计有22辆转播车上的高清摄像机和高清切换台这样的主要转播设备都是用的索尼产品。这些电视转播车是赛事播出的主力军,如果出现故障后果无法想象,所以这些都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并给予设备维护。”张初萌透露,开赛的前两周,索尼的工程师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对这些电视转播车进行群检,以保证赛事的顺利播出。“开幕式前三天,所有的转播车都在天津集结,个别没有接受检查的转播车在天津接受了最后的检验,才真正在体育馆开工。”

索尼技术支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在索尼技术支持服务中心的办公桌上,有很多索尼专业产品服务联络卡。“为了给客户一个有效沟通的渠道,让客户知道索尼在新闻中心设立了技术支持服务中心可以随时为他们服务,我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分发联络卡,这上面标识了我们的办公地点和联系方式。”张初萌介绍道,“算我在内,我们一共有11名工作人员,其中9名技术人员,1名服务计划人员。我们的团队来自于华北、华东、华南、华西四个大区,每个大区的售后服务工程师都会去照顾自己的客户,遇到紧急情况时也可以互相帮忙。”除了周密的前期准备,还有细致的分工合作。在每个不同的时间段,索尼的工作人员都有不同的服务内容:赛前准备客户调研和拜访,车辆到达后做最后的检修和调整系统,比赛期间进行现场故障排查等,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划,一切服务都是有条不紊的进行。

天津台IBC演播室
张初萌参加了三届全运会的技术支持服务工作,从2009年的山东,到2013年的辽宁,再到今年的天津全运会,也算是见证了全运会电视转播发展史的一段历程。“三届全运会服务过来,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早在08年奥运会,索尼就设立了技术服务中心,服务全球60多辆电视转播车,跟全球的实力媒体打交道,我们的队伍得到了实战锻炼。在那之后,在做国内一些小型的赛事时,就得心应手多了。不过随着广电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更新,很多细节方面也需要我们更加用心,我们也在不断升级自己的服务理念和形式。”

天津电视台IBC演播室合影
津彩全运汇,天津台IBC演播室三地联动
上午11:50,天津台IBC演播室正在播出全运会期间的重量级节目《津彩全运汇》。这档节目分别在午间11:50,晚间18:55,夜间21:58在天津体育频道和天津卫视播出,集中呈现天津队、天津选手以及具备冲金实力的国内知名运动员的比赛情况。
“这是一个4讯道演播室”,天津广播电视台体育频道高级工程师任宇介绍说。“这个IBC演播室系统是由索尼公司集成的,核心设备全部采用的索尼产品:4套HDC-2580高清摄像机,可以升级4K系统;一套MVS-3000A2M/E高清切换台,支持32路输入,16路输出;以及IXS-660064X68高清视频矩阵。在全运会开幕的前一周,这个演播室就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了,能够在很短的工期内完成演播室的搭建和改造,索尼的工作人员下了很大的功夫。”随着体育项目的大力发展,当前很多电视台都喜欢把所有制作流程尽量前端化,现场化。这种演播室的迁移对现场节目制作能够留有余地,能在赛事期间优化节目制作流程。
“这个演播室是专门为体育赛事设计,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功能是数一数二的!”任主任赞叹道。这款专门为全运会设计的演播室,跟大众演播室还是有区别的。“体育赛事有自己的特性,我们对这个演播室附加了很多独有功能,它可以与台内的新闻频道、体育频道以及卫视同时联动,也可以与场外的观众进行电话、微信和QQ视频,实现观众与主持人的直播交流。”
全运会结束之后,主新闻中心大楼将被改造成天津市的全民健身中心。天津台的这个演播室和整套设备也会被永远的保留下来,参与到一些全民项目和体育项目的转播中去,届时,天津体育频道将成为这个演播室的新主人,这里也会一直与天津电视台保持互联互通。
央视IBC新闻中心,三个演播室同时开工
位于主新闻中心大楼左侧的蹦床馆则被改造成为央视大本营。为了给媒体同行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天津广电在灯光、空调、电路、网络等方面都做到精心设置。在本届全运会的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共派出400多人,包括采集、制作、播出、技术团队和报道团队等。

央视IBC演播室领导合影
央视体育频道开设了全运会开幕式特别节目《全运惠民健康中国》,在忙碌的演播室现场,央视技管中心工程管理部副主任薛军洪介绍说:“今年,我们设立了3个演播室同时报道全运会,采用的设备也是常用的索尼摄像机和摄像机遥控单元以及切换台。赛事直播演播室和新闻访谈演播室都是采用的HDC-1580高清摄像机,共计7台,CNTV演播室则是3台索尼另一款小型高清摄像机。这些索尼设备都是2008年为了备战奥运会采购的,至今已经使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依旧很稳定。”这些设备跟随薛主任的技术团队漂洋过海去过巴西,到过索契,更是走遍了中国大地。
服务贯穿始终,解客户燃眉之急
“天津的北方网,很早之前就买了索尼的电视转播车,由于工作人员没有参与大型体育赛事转播的经验,为了保障全运会的安全播出,我们技术服务团队的工作人员专门去培训了一天,对所有设备也做了新的调整。”索尼技术支持服务中心的尹宁说道。
天津河西电视台的转播车也是出自索尼之手,主要系统设备均采用了索尼产品。这辆12讯道高清电视转播车的系统集成主要采用了10套HDC-2580,2套HDC-4300,以及MVS-6530切换台和PMW-1000录像机。在本次全运会中,河西电视台承接了艺术体操和女足比赛转播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转播任务,河西电视台迫切希望能够在赛前再次进行一次培训。“当客户提出这种急切的需求时,我们就要用最短的时间为客户进行紧急培训,来帮助用客户达到理想的转播效果。”

领导合影
“9月8日,会举行全运会闭幕仪式。9月9日,等到所有赛事结束,客户都圆满完成转播任务,为用户保驾护航到最后一刻,我们才会撤离新闻中心。”作为索尼的技术支持服务人员,尹宁对自己工作团队的使命铭记于心。
在这里,我们预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