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信息泛滥,优质流量在哪里?

2017-07-10 文/Tony InfoAV China


    不可否认,在流量方面,我们行业有着固有的局限性,这是行业的受众面及容量决定的。

  因此对于本来就不多的流量,行业内每一家公司都孜孜追求不已,厂商、集成商、代理商,乃至媒体,甚至用户,产业链上下游谁不为了流量而殚精竭虑?

信息泛滥,优质流量在哪里?

微信公众号泛滥,劣币驱逐良币

  在各方原有的宣传推广手段之外,跟风,大概是最保险的吸引和扩大流量的方式了。毕竟,某一事物一旦成为趋势了,自然也就成了流量的一大入口。

  曾几何时,微信公众号就是这样一个万众跟风的流量入口,咱们行业自然不能免俗。

  作为行业媒体的一员,就首先从媒体说起吧。

  移动互联时代突如其来,微信成为其中最大的一股冲击波,这股冲击波最大的成功,就是其在移动端占据了绝对的流量(当然,它首先是以社交为突破口的)。而微信公众号的横空出世,良莠不齐的内容与大量的碎片化时间,有种浑然天成的和谐。

  对于微信公众号,媒体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全民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不再成为发布消息的专属渠道,其权威性受到挑战,流量亦大幅萎缩。(及到后来,甚至不乏重量级的媒体平台无奈结束运营,业界哗然。)

  另一方面,我们对于微信公众号的出现又窃喜不已,“病毒式传播”、“体量数以亿万计的流量入口”,以为又多了一项不费吹灰之力就得来的宣传的通道和传播出口。

  问题随之而来,一方面面临着优质内容枯竭,一方面面临着资讯大爆炸,信息过剩。公众号就像是一只吞噬内容的貔貅,遥望前路,没有回报,看不到光明。

  企业呢?

  企业因为有了微信公众号,多了一大拒绝专业媒体的理由——我自己加群,一个群200-500人,我加100个群,一条内容发下来,就有2-5万潜在受众;我还可以从群里加好友,一部手机不行,我就用两部手机、三部手机,一条朋友圈的内容发出来,受众就有1-2万人。你媒体有多少阅读量?我干嘛还要在你那打广告?

  摆事实,列数据,讲道理,竟让人无言以对。

  貌似很有理,却忽视了媒体平台的客观性、权威性以及广覆盖性。长年累月地自卖自夸,不让人生厌吗?屏蔽之唯恐不及。朋友圈简直成了信息垃圾的倾倒场,这很大程度上就是目前微信公众号没落的根源。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当每个人头上都开始掉馅饼的时候,这个馅饼可能就有问题了。

  退一步来讲,我们来算一笔账:请一个撰写微信公众号内容的专员(而且还不好找,文采要有,还要了解公司方方面面),一个月5,000块,一年也要6万(还不能发年终奖)。拿这笔钱给专业媒体,硬广、软文、线下活动、定制化包装,不亦乐乎?(我在《infoAV China》4月刊《珍惜“流量”,做一家“IP”公司》一文中也说了——当下,还是要珍惜自己的流量,也要珍惜他人的流量。这就跟“狼来了”一样,久而久之,大家审美疲劳,心生厌倦,就得不偿失了。关于宣传推广,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办。)

  出口的增多,人人都是自媒体,优质内容很难脱颖而出。这么一闹,很多非常优秀的专业媒体平台办不下去了。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流量没了,被巨头吞噬了

  我们一度以为微信公众号会成为网站的终结者(主要源于对移动互联网的强势印象),至少能分庭抗礼,可是当我们被越来越的资讯包围,数不清的“小红点”我们都不愿意去点开了,公众号经济疲态渐显。

  很多企业也一度将公众号作为自身推广的利器——没有专业媒体,企业自己就可以拉一帮人,发发圈子,就可以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可是兜兜转转,很大一批原本排斥媒体的企业也开始在各种活动广邀媒体参与。

  原因很简单,流量没有了,被BAT、今日头条、微博等吞噬了,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增量结束了。就这么多人,每个人手里就一个手机,手机的第一屏就能够安装那么多应用,一个人就只有那么多碎片时间,连接那么大的市场机会就这么一点点。

矛盾——产品最好“用完即走” vs 用户粘度

  同时,一个很简单但又很严峻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手握数亿千百计的阅读量,我们能用来干嘛(怎么变现)?

  运营微信公众号,想要吸引到不断流动的流量,要求产品最好“用完即走”。苦心孤诣地想种种办法增加用户粘性,结果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适得其反。

  流量要变现,大概只有“社交”才行。

  腾讯已经证明了社交关系可以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流量,而手握流量的玩家都在为如何反过来将流量转化为社交关系而焦虑。比如百度,手握巨额流量,却在通往“社交”的路上屡败屡战,而从一开始走社交关系的腾讯(从QQ到微信)却走得十分从容。因为其社交属性是要沉淀用户的关系网络,形成对平台的强依赖。微博CEO王高飞曾说,“中国的手机用户普遍会在12个月左右换一次手机,纯信息流产品多半需要重新获取一遍用户。而微信(也包括微博)根本不担心这个问题。” 

  闲话说了一通,回到本文的主题:优质流量在哪?

  我们认为,“少就是多”的原则永远没错,尤其是现在信息泛滥的背景下,这一命题更加凸显出其正确性。行业内不乏优秀的媒体,优质的内容更是层出不穷,这就已经是最好的流量入口了。抢占流量不靠数量靠质量,企业自身的微信公众号可作为配合,一起将一件事情说清楚,讲明白就可以了。

  如果各自为政,都以“点击量”衡量成功失败,那这一团乱麻,只会变成死结,再也解不开!

信息泛滥,优质流量在哪里?

流量 信息 卷首语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