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世界杯、亚运会、奥运会……各级各类的体育赛事在世界各地不断拉开帷幕、激烈角逐,当遍及世界各地的每一位观众为自己的祖国或自己所钟爱的运动员鼓掌助威之时,可曾知道,体育赛事幕后是被称作“内部通讯或称内通”的IT支持伴随着比赛的分分秒秒。在BIRTV2006展会,经过与RIEDEL公司全球赛事总监Marc Schneider-Enskat的充分交流,我了解到“内通”系统支持大型体育赛事顺利实施的运作经验和RIEDEL公司能够成为内通领域专家的秘诀。
对于大型体育赛事而言,内通系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IT支持,千差万别的赛事举办地、庞大的比赛规模、需要涉及到的数目无法被精准知晓的人员和设备数量、随着赛事推进不断灵活改变的客户需求以及对客户需求的迅速反馈都把内通系统的成功应用推上“stressful job”这个位置。为了充分考虑赛事地点的现场状况、全面预见可能发生的任何问题,RIEDEL的项目执行人员不仅要携带足够数量的设备作为back up,还要于实施之前在各种气温、环境和天气条件下充分测试设备性能以保证系统不会“临时掉链子”。比如在多哈,即便是“凉爽的温度”也高于30摄氏度,然而夜间会骤降到-15摄氏度,电缆的性能将会发生怎样改变?再如,冬奥会实施现场,室内外的天气状况判若两个季节,实施人员又如何克服来自身体和设备的双重不适应?高度的灵活性、缜密的考虑和以往赛事的经验是内通系统成功应用于体育赛事的重要保证,但是全程经验往往无法提前获得,Marc Schneider-Enskat用奥运赛事给出解释和相应解决办法,他说,无论哪个国家做东道主,奥运会都有一个共同点——与举办方本土文化的千丝万缕联系决定了每一届奥运会的独特性。这就注定了尽管都是奥运会,但是每一届与另一届相比其实都是一个崭新的奥运会,几乎没有什么可参考的经验;而且每一届奥运项目的本土团队基本有99%的人员没有以往奥运会实施和运作经验。面对上述困难,RIEDEL公司不断开发新产品、并加强与本土项目团队的经验互补,让富有经验的团队操作灵活、方便的产品去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比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就是有力的证明,RIEDEL组成130人的项目团队、重达约50吨的内通设备和90套RIEDEL矩阵系统(矩阵系统也包括BBC、德国广播电视转播机构及日本和韩国的转播车等的设备在内)驻扎在雅典,堪称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阵容”。期间,RIEDEL的Digital Partyline内通系统以其优于模拟设备的抗噪声性能、赛事过程中仅需要点击鼠标就能根据用户需求实时“添加”或“改变”要求的灵活性、通过软件远程监控和响应成百上千米之外的数据处理中心或本土转播机构的操作方便性,让雅典奥运赛场以灵活、高效的方式解决了内部通讯的问题。据了解,有多于一千个 Digital Beltpack单元应用在雅典赛场各地,其耳机为使用者带去了CD级别的音质和与沸腾咆哮的赛场判若两个世界的安静的空间。RIEDEL产品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安装并运行在Fiber、VoIP等各种基础架构之上,为用户在使用现场提供更多的选择。
都灵冬奥会也是一样。从2005年12月开始实施,2006年2月10日圣火抵达都灵冬奥会主会场,经过两场彩排,RIEDEL的内通系统需要全权负责包括奥运开幕式和闭幕式在内的全程赛事的内通实施,这套集成的内通系统包括数字通话矩阵系统、Digital Partyline内通系统和专业音频设备。位于系统核心部位的14套Artist 64数字通话矩阵把整个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裁判员、计时员、项目实施助手主要通过30套被称作Performer的Digital Partyline内通系统和400多个Digital Beltpack单元保持赛时密切联络。在本届展会,RIEDEL不断发展并完善产品,继续推出Connect IP——为实现内通产品与IP基网络更好地兼容、Connect Solo——达到内通系统与公话网络无干扰连通以及Connect Duo——通过ISDN和公共电话网络与外界有效连通三位一体的产品组合,不断丰富“内部通讯”的内涵和外延。
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至今日,RIEDEL业已经历体育大战无数,却依然释放着永不衰竭的热情,
对一份工作,对一个事业,对一项爱好;
为合作伙伴,为沟通彼此,为传递“质量”;
促体育精神,促合作精神,促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