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人们对电视节目成本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这是因为平常的惯性思维大大阻碍了这种理念的更新和发展。有人认为,电视节目根本无成本;有人认为,电视节目是知识产品,应计算成本。这种淡薄“成本意识”主要来源于长期依靠财政拨款和现行的事业体制。但是,电视业具有高投入、重装备、高消耗等特点,以自收自支为主的经济现状及节目商品化是电视业的必然发展趋势,这就迫使我们要尽快转变观念,正视现实,高瞻远瞩,实现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因此,要树立牢固成本意识。
本刊去年12期曾做过这方面的关注报道,此期将进一步深入,有理论经验的探讨也有电视台们的实际操作实践。望能给大家有所参考与借鉴,也希望与大家广泛的交流与沟通。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电视事业都是依靠财政拨款,成本意识十分淡薄,不计设备的折旧、消耗、损坏和材料的损耗等,极大地影响了电视事业发展。电视事业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要求,不能很好的发挥广大电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笔者就如何进行成本核算,树立成本意识,与各电视台进行了互动,做了初步的探讨。
一. 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及必要性
电视事业具有大投入、高消耗、政策性强等产业特点。以自收自支为主的经济现状及节目商品化和财政减拨或停拨款是今后电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迫使我们要尽快地转变观念,正视现实,尽快实现电视事业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要充分认识到目前市场经济对电视事业的影响,要认识到电视事业要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对电视台各种工作流程的成本情况要充分了解,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这样才能提高电视台整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我们的电视事业不断发展。
1.成本核算的目的和作用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必须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基础上,努力降低节目的成本,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成本核算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成本核算的作用是:(1)全面、正确、及时地控制、反映和预测电视节目中的各项费用;(2)准确核算和汇集节目制作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及时计算节目制作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3)检查和监督部门、栏目经费预算和各项收费标准的执行情况,定期分析成本的升降原因,揭示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4)为本台节目制作和经营决策提供有关资料,改善节目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2.电视节目的成本和成本管理
电视台制作的每个节目就是电视产品,出产品就要产生费用。这个费用就是生产电视节目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即设备的折旧费,磁带和各种材料的损耗费,工作人员的劳动创造的价值等组成了电视节目的成本。而电视节目的内容、长短、制作水平、节目质量、节目制作过程等都不完全一样,故其成本结构也不完全相同,所以要分类分过程进行成本计算。
电视节目的成本管理就是通过行政管理,制定成本管理制度。针对电视节目制作过程建立成本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成本管理职责,规定成本开支范围,组成成本管理监督等。
3.电视节目成本的分类及范围
成本分直接成本和间接费用两大类。
(1)直接成本
指制作生产部门所支出的一切直接费用,包括以下部分:
A.制作成本指节目策划、录制以及节目播放状态上的录制费用。
其中,直接人力成本指摄录制人员的薪金及劳务费;材料成本指录制节目而使用的设备折旧、场地、差旅费、邮费等。
B.播放成本指节目通过中控、微波、发射台、站而将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所支出的一切费用。其中,直接人力成本指播映人员的薪金及劳务费;传输成本指微波传输、租星费等。
节目直接费用的核定主要包括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邮电费、车辆费、通讯费、磁带费、加班费、稿费,栏目必须的道具、制景及场租等。
(2)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指台内行政、财务、安全、技术等有关管理部门所支出的一切间接费用,也称管理费用。
A.间接业务成本: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培训费、业务接待费、房屋维修、车辆燃料修理等。
B.间接人力成本:管理部门和服务部门的工资及劳务费。
二. 电视节目生产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
电视节目生产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是电视台或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成本管理的两个基本环节,也是成本管理的基础。
1.成本管理办法
(1)成本核算的指导思想:对固定栏目实行“责利统一,费用包干,质量考核(质量考核包括收视率、创收率等),超支不补,结余分成”的管理办法。
(2)各部门费用包干指标的核定:根据节目的内容、长短、制作等不同制定,最终由台长办公会审定。
(3)节目成本的计算方法:采用成本归集计算法。成本归集计算法是指对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分类归集,进而得出各个对象的成本总额。采用这种计算成本法,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各个节目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准确地掌握总成本。
(4)成本管理程序:按月进行成本核算。月底,财务部门将栏目费用归集、分配,计算、编制栏目费用明细,根据预算标准进行考核,并分析成本费用增减原因。
2.成本控制
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成本控制成为电视节目生产制作成本管理的有效实现渠道。电视节目生产(制作)的成本控制,就是根据一定时期预先确定的成本预算目标,对电视节目生产制作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电视台或电视制作公司为组织和管理电视节目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采取监督和调节措施,以保障成本核算的实现和合理成本补偿的一种管理活动。
在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就是要随着费用的发生、成本的形成,不断将收集处理的实际成本和费用同成本定额及有关费用预算进行比较,找出投入和产出、收入和支出的差距,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调整成本偏差,有效地支配和限制各项成本。根据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成本构成和成本范围,可以将成本控制分解成以下环节:
(1)在直接材料费用方面,有效控制原料和材料消耗的数量。一般来说,各种规格型号的录像磁带等物料费用,占有产品成本中的较大比重。
(2)在直接人工费用方面,按照岗位、效益、技能等情况进行效能控制。
(3)在制造费用方面,电视机构必须有效地控制为组织和管理电视节目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南方某省级电视台技术中心主任告诉笔者,电视节目生产制作的成本控制,在实施过程当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可控性原则。在成本控制范围内的生产制作成本必须为可控成本。要求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电视机构通过计划、预算等各种途径和方法,在节目成本费用发生之前可以预知将发生哪些成本和费用。也就是说要实施有效的控制必须确定节目的成本范围。
第二,电视机构能够利用记帐、算帐等财务管理手段,对节目生产制作中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计量,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发生了多少成本和费用。否则,成本控制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第三,电视机构通过编制预算、定额标准、监督审核等项职能,能够对发生的成本及费用加以有效的限制和调整。
当然,一项成本是否可控,必须根据成本控制的主体的管理层次高低、权限大小,以及控制的范围来具体判定。但对于电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