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广播电台中目前一直存在着播出网、新闻采编网、广告网等各个网络之间孤立信息流通不畅,针对此问题有些电台采用了ICM技术,本文对ICM技术做了一些可行性分析论证。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在广播电台中音频播出网、新闻采编网、OA网等各个独立网络之间的信息共享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多年来网络的安全问题使各个网络之间一直是单个独立的网络,并没有实现信息之间的共享,如何让各个网络既可以实现节目资源的共享又必须保证网络的安全,传统的网络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显然无法解决上述安全问题,综合以上考虑有些电台在内外网之间采用ICM(Infomedia Connection Mode)连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电台的网络系统分为播出网(内网)和新闻采编网(外网),在播出网络和新闻采编网络之间采用ICM连接,在新闻采编网和Internet网络之间使用了网络防火墙,这样即保证了网络的安全又可以使节目之间方便的实现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了电台内外网的安全合并。
ICM安全性分析
内外网数据交换传输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黑客攻击,现在最普遍的是利用TCP/IP协议进行的IP攻击;二是病毒,现在最普遍的是文件寄生型病毒利用宿主载体的传播和攻击。我们从这两方面来描述ICM技术对这两种安全隐患的防范:
·网络协议
黑客的攻击是利用网络协议来进行控制和非法访问内部电脑,它的前提是利用现有的网络协议,防火墙采用的网络协议是一种标准协议,例如TCP/IP、IPX、APPLETALK等等,这样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种协议传输数据,只要对数据包内容进行修改,达到欺骗的目的通过防火墙就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从而无法保证内网的安全。ICM的物理连接不使用网卡,不使用任何标准协议。它使用的数据传输协议是英夫美迪公司自己独立研发,对外保密的一种协议,它不采用任何公开协议,外界也无从获知这种协议,因此任何基于TCP/IP等其它标准协议的黑客都无法打开这种缺口来传输数据和进行非法控制。
·对病毒的防护
由于病毒的层出不穷,所有的杀毒软件都无法做到完全查杀病毒,每次新的病毒的出现都会造成大面积电脑的瘫痪。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是在满足数据的通用性要求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安全性传输和存储的方案,这些方案都是和数据的内容无关的,因此无法做到完全查杀病毒。ICM的传输则是和内容相关的,它的原理是只允许传输特定允许内容的数据,它只应用于特定的场合——电台内外网音频及相关数据交换,而内网对数据的要求并不是通用性的,而是和应用有密切的关系的数据,所以这种情况比较适合使用ICM技术进行电台内外网数据传输。
病毒是寄生在计算机文件或系统区的复制自身的代码,按获得执行权的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可执行代码,另一类是解释型代码。可执行代码本身就是一段机器码可以直接获得执行之针在计算机内存中运行,如寄生于可执行文件(exe)中的病毒代码等,而解释型代码本身不能独立运行,需要一个解释器来获得运行,如宏病毒等。由于ICM是应用于播出网和外部网的安全传输,所以我们只允许传输我们需要的数据仅传输s48、mp3、wav等音频文件,这几种格式的音频文件都有固定的格式,基本都由文件头、数据块和辅助块组成,由于帧头格式是固定的,病毒无法感染在帧头中,其病毒代码只能寄存在数据块和辅助块中,所以关键是数据段不能被病毒代码代替以及如何不让病毒代码获得执行权。如下图:音频由数据帧组成。
在音频制作时MPEG-1 Layer Ⅱ的数据块内的音频数据(MPEG的32个子带编码数据)进行一定的私有算法的校验码生成,生成的校验码被写到数据块中,在ICM传输该音频文件时首先对音频文件进行合法性检查,只有当生成的校验码和存储于辅助块中的校验码一致的时候,ICM认为该数据是合法的,才能在ICM上允许传输到接收端。计算机界认为识别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最好手段就是校验码,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数据来源的真实性。目前有的广播电台采用音频水印技术用于内外网音频传输,该技术在数据进行内外网传输的时候,每次都在音频帧中插入了代码,使原有音频文件在传输时发成了改变,和电台的要求正好相反,不能满足电台需求。
·ICM对SQL命令集和结果数据集的使用
ICM除了支持音频文件的传输还支持对SQL数据库的访问,只有支持对SQL命令
集和数据结果集才能使外网用户直接浏览内网的资料库,同时记者在远程可以看到自己传输的音频文件在资料库的结果,真正做到电台内外网的合一。
新闻采编网和播出网的连接
电台新闻采编系统是对音频、文字、图片资源的整合,其安全性、实时性、易用性需要得到整体实现,它的整个系统流程必须满足记者远程写稿发稿、编辑编稿选稿、编审审稿、播音员备稿、新闻录音等一系列新闻处理流程,最后和播出网络结合实现即时播出。在这个过程中其关键技术是和播出网的连接,实现即时播出。
对于广播电台,新闻采编网主要素材来源有Internet、记者采访、现场录音等。在电台中为保证播出的安全,通常播出网是不能浏览Internet,而记者采访的新闻稿件和现场录音最终需要进入播出网内才能播出。目前新闻的播出方式通常都是播音员直播或者录入工作站录播,这样在使用过程中新闻的实时性得不到满足,同时又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为了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新闻的及时播出,我们在新闻采编网和播出网中间通过ICM连接,极大的方便了新闻记者和编辑的日常工作,这样记者编辑通常在家中就可以实现办公,又保证了新闻播出的及时性。
如上图所示,我们在外部新闻采编网和内部播出网之间通过ICM的连接,新闻记者可以在外地将采访好的稿件直接传输到新闻采编网,编辑审核后通过ICM可以直接传输到播出网,播音员可以在播出网实时播出。在新闻采编网和OA网通过网络防火墙连接到互联网,这样新闻网和OA网通过ICM与播出网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在外网记者既可以审听播出站的节目也可以和播出节目通过网络互连,实现了资源共享又保证了网络安全。
广告网、财务网与播出网的连接
在电台中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广告管理系统,一套优秀的广告管理系统通常由广告部财务部节目部共同完成,广告部负责填写合同,财务部对广告财务审核收款,节目部负责广告音频的播出。在以前由于财务部、播出部、广告管理部各个网络之间不能互连,造成了大量信息资源的浪费和信息流通不畅,现在通过ICM在广告部、财务部和播出部之间连接,做到了资源的共享,而且方便了广告客户、代理商,他们可以在家中查看广告时间段了解每个时间段的剩余空间,方便了广告的安排。
ICM技术解决了电台自动办公化,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它的部分不足,ICM是基于Windows平台,如果操作系统受到破坏,在重新恢复ICM的过程中则会部分影响办公的使用。另外当有大量数据传输的时候,其速度会受到影响,所以最好在办公网和播出网之间使用两套ICM网关。
基于以上分析,通过ICM技术很好解决了一直存在于电台中各个网络系统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完全实现了电台办公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