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大陆与台湾对概念的不同表述,本文将会出现“数字标牌”与“数位看板”的混用情况
“只要有展会,一定会有台湾厂商”
不出所料地,台湾数位看板多媒体联盟(DSMA Taiwan)再次亮相今年的InfoComm China展会。
这家旨在通过垂直整合台湾数位看板产业的发展优势,以达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并形成整体解决方案输出的竞争优势的目的的联盟,其成员囊括了台湾的面板(显示器)、工业电脑(播放器)、软件平台、内容、系统整合及服务,以及媒体运营服务等数字标牌全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

“在全世界来说,只要有展会,一定会有台湾厂商。”再次召集包括铠应科技、瑞讯智能、威盛电子、精英电脑、OUiGO威够、日昇电子等联盟成员企业参展InfoComm China,台湾数位看板多媒体联盟会长郑乾池先生表示,“就面板、工业电脑、系统整合及服务等环节来说,台湾地区企业具有行业领导地位。我们希望通过诸如参加国内的一些代表性展会的方式,把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学习,通过产业链的形式带到大陆,快速和中国大陆以及整个亚洲市场衔接上;同时,我们也期望发挥台湾数位看板厂商在硬件、系统整合、零售渠道、创意和软件开发人才,以及全球市场把握能力等诸多优势,通过各式平台和渠道,寻找跨国合作伙伴,共同拓展数位看板新兴市场,以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
台湾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资讯长戴豪君博士对此十分认同,他认为InfoComm China势必会集结许多供应商、系统整合商与来自欧美等市场的买家,为联盟成员创造合作的机遇。
也正是基于此,首届“亚洲数位看板论坛”也在台湾数位看板多媒体联盟与InfoComm China双方的共同推动下,于展会期间盛大举办。论坛集合了中国大陆、台湾、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数字标牌领域权威,就数字标牌及其对即将到来的2020东京奥运会、东南亚智慧零售市场的影响,以及数字标牌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势与各种商机展开了广泛探讨。
论坛上,台湾数位看板多媒体联盟还与日本Digital Signage Consortium (DSC)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郑乾池会长坦言,“我们希望通过联盟整体运作和双方之间的密切交流,把双方技术、内容、创意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互补传递,进而加强、加速大陆和台湾厂商之间的合作。”

台湾数位看板多媒体联盟会长郑乾池先生(左)与台湾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资讯长戴豪君博士
数字标牌行业卫道者
本次InfoComm China展会,除了信颐、ONELAN等极少数几家之外,算得上传统数字标牌企业的,实际上就只有以台湾数位看板多媒体联盟名义联合参展的几家企业。
关于数字标牌行业的整体状况,我们大可以从历年的一些展会看出端倪:
从参展的数字标牌企业的数量来看,在数字标牌行业发展最热火朝天的2009-2013年间,数字标牌企业在InfoComm China这样的综合类展会上,其规模也堪称中流砥柱。不但有众多数字标牌专门的企业参展,而且有LG、三星、松下、索尼、NEC、飞利浦等显示巨头,也有相当量级的数字标牌产品展示。反观现在,颇有几分萧瑟凋敝的意味。
真的是行业凋敝了吗?显然不是。
抛开诸如Intel和一些市场调研公司等发布的各种“普大喜奔”的数据,我们在越来越多的场合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显示屏,播放着越来越精美的画面和我们需要的信息,这是我们对数字标牌应用越来越普及的实际感受。
戴豪君博士对数字标牌的前景非常看好,他指出:“亚洲是目前全世界经济发展最蓬勃的区域之一,大量的新兴城市建设和行业应用需求催生了包括数位看板在内的众多行业繁荣。我们看到,随着行业应用方面的逐步成熟,包括人机交互技术的提升以及音频和视频数据的无缝加入,数位看板已成为了教育、会展、交通、酒店、商业展示等各式应用场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郑会长提到说台湾数位看板多媒体联盟是中国乃至亚洲数字标牌行业的先驱者,诚然如此,然而我更愿意用“卫道者”来褒扬这一联盟。
毫无疑问,无论是技术的进步还是产品形态的演变,台湾数位看板多媒体联盟始终都走在数字标牌行业发展的前端。再进一步说,现在也只有以台湾数位看板多媒体联盟成员为代表的数字标牌企业所展示的,才更像“数字标牌”。
说远一点,被业内誉为国内数字标牌第一品牌的信颐,无论是数字标牌理念,还是产品和系统研发的能力,都首屈一指,可信颐展位最引人注目的产品,是外接了一个插满了各种线缆的黑盒子的电梯物联网安全保障系统。
只有铠应科技的的大屏幕上,在播放着麦当劳的菜单;瑞讯智能的显示器上,还中规中矩显示着航班动态;威盛电子的拼接屏上,展示的是智能零售解决方案信息;精英电脑的显示器上,还在显示热腾腾的咖啡和价目。逡巡展馆,这种像“数字标牌”的感受会让人对台湾数位看板多媒体联盟成员企业油然而生一种“傻”的印象。然而也正是这种“傻劲”,才始终在真正抓住数字标牌显示的精髓,让人肃然起敬。
近来年,随着产能过剩、市场饱和等问题愈来愈凸显,台湾电子产业面临着走出去的窘境。但这跟地域和市场相关,台湾数字标牌行业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