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长江源头的呼唤

2006-09-01 中央电视台 刘新 依马狮网


——《再说长江》赴青海长江源头拍摄纪实

    【编者按】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这首曾在二十年前常听的主题曲《长江之歌》,至今听起来依然能够打动人心。1983年8月,脍炙人口的大型记录片《话说长江》播出后引起全国收视热潮,在当时形成万人空巷的情景。长江两岸一幅幅美丽画卷,也点亮了电视机前亿万观众的眼睛。2006年7月16日,中央电视台历时两年倾心打造的3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在央视一套节目晚间黄金时间播出,《再说长江》以长江自西向东的自然流域作为贯穿全片的纵线,提炼多个长江流域主题性内容作为横线,它同时也唤起一代人对那个时代的记忆。

    《再说长江》的拍摄过程是艰辛的,尤其是长江源头的拍摄。中央电视台录制二部刘新两次进入长江源头,我们听听他讲述长江源头的拍摄经历……

长江源头的呼唤
向伟大的母亲河致敬

走近长江源头
    我一直充满了对青藏高原的向往,能够走近长江源头,实现我的梦想,是我一生最大的愿望。2004年7月30日,我们《再说长江》摄制组一行20人在海外中心主任刘文的带领下,浩浩荡荡来到了青海省的首府——西宁。作为此次拍摄的技术保障工作,录制二部派出我和王骞来完成这次任务,我们共携带了三套Sony-750P高清晰度摄像机,三套高清广角镜头,两套40倍高清长焦镜头,总价值700万人民币,这是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高清拍摄。7月31日,我们连夜乘火车赶到了格尔木,决定明天一早出发前往海拔4800米的沱沱河兵站。导演告诉我明天路上还要拍摄,我们马上准备设备,充电、检查摄像机内菜单、安装摄像镜头,最后清点设备清单。8月1日,8辆越野车和3辆东风牵引车,浩浩荡荡离开格尔木前往我们此行第一站——沱沱河兵站。经过5天休整适应高原反应,6日凌晨4点,我们连同当地协助我们工作的6名可可西里干警从沱沱河兵站出发,向着神秘而艰险的格拉丹冬雪峰长江的正源头进发。沱沱河兵站距离格拉丹冬雪峰200公里,看似不远,可这段路程及其艰险,有数不清的泥泞和沼泽,很多地方根本没有路。

    经过7个多小时的行程,在通过一条叫尕尔曲河时,最严重的陷车阻止了我们的前进。一辆满载11吨的牵引车过河时左后轮重重地陷到了河沟里,湍急的水流一下子跃入车箱内,大家被这一幕惊呆了!眼见河水渗进车箱,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考虑到车上摄像器材的安危,都忘记了身体缺氧的难受,纷纷跳进冰冷的水里抢救设备。经过9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把车里的所有物资全部卸了下来,看到这些 “湿淋淋”的宝贝,我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得了,什么也别说了,赶快清点物品,我和王骞在河滩旁迅速找了一处空地,把被淹的摄影箱全部打开,每个箱子至少倒出了2公斤的水。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我们忍着饥渴,又开始把设备一件件擦拭干净。还好,经历了一场严酷的“水”的洗礼,性能卓越的高清摄像机完好无损,保证了摄制组的拍摄使用。

长江源头的呼唤
长江源头的呼唤
沱沱河的早晨
云雾中的格拉丹冬雪峰

    8月10日,当早晨的一缕霞光洒下大地,我们重整精神,向着神秘的格拉丹东挺进!经过10个小时的艰难跋涉,摄制组终于抵达了雄伟的格拉丹冬雪峰脚下冈加曲巴冰川。

    从踏上这片土地开始,我们每一位同志都非常的激动,认识格拉丹东长江的正源头,若非你亲眼所见,怎能想象:在雄伟雪山的掩映下,连绵的冈加曲巴冰川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号称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只有靠近她,才能真正体会她的烂漫与纯真。第一次用高清晰摄像机拍摄到冰川融化成滴滴水流,形成小溪时的感人画面。我们这些历经辛苦终于来到源头的人,在完成了拍摄以后,都为自己能够走近长江源头而自豪,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长江之歌》。

长江源头的呼唤
长江源头的呼唤
玉树
“编辑”机房

再到长江源头
    要说起来,我和青藏高原真是很有缘分。2005年4月26日,中央电视台《再说长江》摄制组一行十五人,再次奔赴地处青藏高原的长江源头,拍摄长江正源姜根迪如冰川、“长江第一家”等。我作为随队技术工程师一同前往,有幸再次走进长江源头。

    4月的青藏高原,气温仍然很低,大地还没有解冻,花草还没有萌发,是驱车赶路比较好的时候。而最麻烦是这时的空气含氧量比八月份还要少,我们要带着大量的设备赶路,并要随时抓拍,其难度可想而知。

    由于摄像师高原反应严重,考虑他的安全,不能进行拍摄工作。在这个组里,只有我是既了解高清晰摄像机,又有使用高清晰摄像机拍摄经验的人,而我的身体状况又比较好。这时候,我理所当然成了组里的“替补”摄像师,担起随队技术兼摄像的工作。大家的信任和拍好长江源头的责任感,一路上,尽管我也时时因缺氧而气喘乏力,但我仍然坚持既留心照顾好设备器材,又及时按照编导的要求把洋溢着丰富情感的场面都一一记录下来。我已经忘记了身体上的不适,忘记了这里的寒冷,我的心里为能够多发挥作用、多为拍好长江源头出力而感到高兴,带着一种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拍摄之中。

长江源头的呼唤
长江源头的呼唤
我们的设备要淹了
牦牛前来助阵

    经过两天艰苦跋涉,在寒冷的风雪中,我们终于走进了姜根迪如冰川。海拔5800米的姜根迪如冰川是长江的正源,与格拉丹东相距60公里。在冰川下面,我们遇到了被称为“长江第一家”的藏族牧民,并和他们一起生活了两天。“长江第一家”是一个只有4口人的家庭,多年以来,他们一直在这里放牧牛羊,过着远离其他人群的生活。为了拍摄好“长江第一家”人放牧的情景,让人们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感受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 ,我们不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还追寻他们放牧的足迹,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里,长江源头是遥远的,“长江第一家”的生活是古朴甚至是原始的,但是他们和许多人距离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