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经技术在线
“康得新”(北京康得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Beijing Kangde Xin Composite Material:KDX)是一家积极向显示器用光学薄膜投资的中国企业。虽然没有明确具体的产品领域,但该公司称在提供给中国电视巨头康佳(KONKA)的产品中占据60%的份额,在提供给长虹的产品中占70%的份额,在提供给创维的产品中占50%的份额,在提供给TCL的产品中也占了50%的份额。现在,所占份额如此之高的康得新已开始发力三维(3D)显示器领域。记者就该公司的相关战略采访了董事长钟玉。

左为康得新董事长钟玉,中为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右为中国总理李克强
——身为一家光学薄膜厂商,贵司为何要积极致力于三维(3D)显示器业务?
其中一个目的是通过开展新业务,来促进公司进一步发展。如果只是单纯的材料厂商,以后技术成熟之时,就会被激烈的价格竞争所吞没。因此,我们正在考虑开展一种业务,将材料供应与其他部件或软件结合在一起,以“模块”的形式提供给客户。也可以称之为解决方案业务。
具体而言,生产出3D用光学薄膜之后,我们再把它粘贴到TFT基板上。而且,我们还打算把3D影像播放软件整合进去,一同提供给客户。也就是说,将开始采用被称为系统整合或系统解决方案的业务模式。
我们之所以把目光投向3D显示器,一个原因是以前我们就一直在开发3D显示器用光学薄膜,另一个原因是不需要专用眼镜的裸眼3D技术已日臻完善。
——贵公司是否开展面向3D电视消费者的业务或OEM业务?
我们不打算制造最终产品。原则上只向电视厂商提供模块。不过,估计其中部分电视厂商因打算开展品牌业务,会希望我们进行OEM供应。针对这样的客户,我们会以电视机的形式提供。
除了中国国内的电视厂商之外,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还希望与日本的电视厂商合作,共同促进3D电视普及。
——贵公司是如何获得3D显示器技术的?
4年前,也就是2011年,我们有机会以光学薄膜厂商的身份接触到了3D显示器技术。那个时候,我们认为光学技术对提高3D显示器技术非常重要。当时还无法显示高质量的裸眼3D影像。于是,我们开始着手开发裸眼3D显示器用光学薄膜。经过多次失败,我们终于在4年之后开发出了出色的技术。
另外,我们还与曾经开发出卓越裸眼3D显示器技术的荷兰皇家飞利浦的开发团队合作,购买了约600项专利。我们认为,飞利浦的技术处于世界顶尖水平,只有他们拥有量产技术。
而且,要实现3D和2D显示之间的切换,必须使用专门的影像播放软件。因此,我们在3年前(2012年)收购了一家影像播放软件公司。
——3D电视卖不动,人们对3D显示器的热情似乎已经完全消退。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不需要眼镜的裸眼3D技术。
阻碍3D电视普及的瓶颈是专用眼镜。中国的部分家庭也拥有3D电视,但3D功能却不太使用。原因是戴3D眼镜既麻烦又不方便。就算有3D频道播放节目,因为戴眼镜很麻烦,所以没有人观看。因此,广告也加不上去。从而形成了一个数字内容无法增加、硬件厂商的热情逐渐减退的恶性循环。
我们打算通过裸眼3D技术打破这种状况。热映3D电影《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曾说过,“上帝赋予了人类能够听到立体声的耳朵和能够看到3D影像的眼睛”。我们没有理由不利用这一点。
我们平时生活在3D空间中。但是,此前的影像都是2D平面的。这太遗憾了。我们想通过裸眼3D技术,使影像也能再现真实的世界。
裸眼3D技术已经非常完善。液晶面板是4K的,可以轻松实现高精细3D显示。通信网络方面,第4代(4G)高速通信也已经比较普遍。2015年是裸眼3D元年。明年(2016年)也许会迎来一个爆发性增长期。
——请针对3D影像的需求,介绍一些具体看法。
估计电子商务方面的需求很大。此前进行网购时,消费者看到的商品图片都是普通2D图。如果图片变成3D的,网购就会发生巨大变化。比如,把衣服的3D影像重叠到用3D相机拍摄的个人影像上,就能获得更加接近于现实的虚拟试穿体验。
预计智能手机也会配备3D显示器。我们预定与中国国内的智能手机巨头联合推出采用康得新裸眼3D显示器技术的产品。该手机配备两个摄像头,还能拍摄3D视频。
我们还打算以推出这款智能手机为契机,涉足数字内容市场。我们想制作一个网站,供用户下载智能手机购买者拍摄的3D影像,并打造一个用户社区。还打算使其具备可以下载3D电影的功能,由此打造成一个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