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五大“霸主” 集体陷落 2014彩电行业大事件盘点

2014-12-28


  2014年,中国彩电市场整体需求收窄,销量下滑。据业内一份数据调查分析,2014年彩电全年销量预计在4200万台-4500万台,同比下降5%-6%。这也是彩电行业在经历数年的高速成长之后,出现首个负增长的年份。

  面对国内彩电市场的竞争环境,各大彩电企业纷纷出招应对,或喊出“互联网战略”的口号寻求产业升级、或实行“黑白配”战略,加码白电业务,冲业绩、或角力彩电显示前沿技术,寻找产品变革的巨大机遇,从中我们看到了悲欢离合,看到了惊喜,还有价格战的惊悚。今天,我们就来梳理盘点2014年彩电行业重大事件,对彩电“磕磕绊绊”的一年做一小结。

  五大“霸主” 集体“陷落” 高端产品是良药?

  从1970年中国彩电正式拉开生产大幕,经历了40多年的告诉发展,而从各大主流彩电企业已经公布的业绩来看,集体“陷落”是最恰当的形容。

  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于11月底在香港公布截至2014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业绩。集团营业额184.78亿港元,比去年减少7.7%,毛利36.1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8%。集团整体毛利率19.5%,较去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集团总盈利9.0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7%。

  而此前四川长虹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度财报中报也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72 .65亿元,同比减少2.72%;实现利润总额1.81亿元,同比减少62.15%;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1亿元,同比减少179.73%。长虹公司称,主因国内家电市场需求下滑,导致彩电、冰箱业务国内销售未达预期以及“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政策退出等。

  海信2014年的中报显示电视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120 .4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同期减少2.76%,毛利率同比去年减少1 .38个百分点,而这已是海信连续第四个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下滑。海信公告认为,随着国家节能补贴等政策的陆续退出、电视的智能化以及互联网企业进入所带来的影响,使得行业从产品形态到产业生态迎来了新的挑战。

  深康佳公布了2014年上半年度业绩显示,康佳彩电业务营收为61.78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7.39%。康佳公司称,由于受到彩电市场销量和销售额下降的影响,公司彩电业务销售收入出现一定幅度下降,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TCL中报披露,TCL多媒体上半年营业额同比去年同期下滑15.9%至152.03亿港元,净利润同比去年下滑33 .5%至1.69亿港元。至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公司称主要由节能家电补贴退出、互联网IT企业跨界令竞争更激烈以及传统电视产业变革所导致。

  作为中国彩电市场的五家“霸主”,业绩的集体“陷落”表明面临的困境的不只是那一家企业,而是整个彩电业出现了问题。从其中的原因来看,后政策时代的透支效应即是其中之一,都提出了节能家电补贴退出对下滑的影响。

  此外,互联网企业的进入也对彩电企业形成了强大冲击,或许彩电企业也都明白只有持续产品技术创新、通过销售高端产品及紧缩生产成本,才能确保产品的利润率及创造更多的利润,因此下半年高端的海信ULED、创维GLED、康佳易TV slim、TCL量子点电视开始大行其道。

  彩电行业寒冬期在2015年还看不到结束,明年彩电企业将会向何方发展值得期待。

  互联网基因深入彩电企业心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基因也越来越深入平板电视产品,彩电企业的角色也正逐步发生变化,从“硬制造”到“软服务”,消费者开始掌握主权。彩电企业也纷纷将互联网基因注入产品和企业,“软硬结合”的商业模式也在快马加鞭。

  2014年年初,长虹隆重推出了首个家庭互联网终端产品—CHiQ电视,也是是长虹迈出“家庭互联网”战略关键性一步。长虹CHiQ电视的革命性的亮点在于用移动互联网的方法颠覆传统电视,它“扔掉了”传统遥控器,以手机为控制中心,实现手机对电视的无缝控制。你可以把电视里正在播放的广电节目,轻松转移到智能手机上“带走看”;可以回看漏过的好节目;可以通过手机端的自动分类功能,跳过选台,直达你想要观看的任何节目。

  3月,康佳布局易终端+易平台“1+1战略”,深化“专业化制造+开放式平台”的概念,通过极智易用的智能电视终端和开放易享的互联融合平台,将消费者从个人移动小屏终端拉回到客厅大屏终端中来,从“私享”转为“分享”,重新回归家庭娱乐生活,不做低头族,抬头看世界!

  VIDAA是海信从电视机行业跨界到互联网企业的一款优秀产品,2014年的VIDAA2在硬件优势的基础上吸引了众多视频网站联盟,强化了内容优势,以实际行动捍卫电视机家庭中心的传统地位。

  海尔在下半年选择和阿里巴巴一起推出全新互联网电视,这也是海尔阿里关于家庭生活生态布局的第一款落地产品,主打电视机画质、游戏、4K、购物等方向。

  几乎所有的彩电企业都在谈互联网转型,在2014年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的亮点,到底谁会在接下来的2015年竞赛中弯道超车呢?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后LED时代群雄四起 攻守互现

  依稀记得在四五年前,大家还在争论LED背光是否能够成为未来趋势,那是一款普通55英寸LED电视的售价都达到20000多元。而现在,OLED还未完全兴起,彩电企业的关注点开始转战“后LED”时代,2014年市场上出现了ULED、GLED、SLED、QLED等许多新名称,多是LED电视的升级版本。

  首先发力的是海信ULED,3月推出之后立即剑指OLED,并于年底推出1.5代ULED产品,进一步提升电视显示技术和画质表现,是海信在LED背光液晶电视显示技术发展中的里程碑产品。

  紧接着是创维召开的“见证奇G的时刻”发布会,首次推出了新一代“GLED”系列4K超高清电视。GLED电视在传统红绿蓝三色的基础上增加了白色像素,采用WRGB(白、红、绿、蓝)4色像素的全新4K屏体,屏幕的物理分辨率可达3840*2160,并内置4K MEMC+技术,通过更快的背光扫描以及更精确的模拟插帧计算,有效解决了4K片源图像抖动的问题。年底,创维也推出了第二代GLED G9200系列。

  年底,TCL也发力推出第一台量子点电视—TV+量子点电视H9700,这款产品也一举成为TCL TV+家庭娱乐电视家族中的旗舰产品。其率先采用了被视为全球显示领域最尖端技术的量子点显示技术和TCL真彩显示技术,色域覆盖率高达110%。

  无论电视机向何种方向发展,画质是摆脱不了的关键一环。经历了液晶电视背光从CCFL向LED转变的高潮之后,接下来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呢?2015年一定会见分晓。

  百吋影音享受 无屏/激光电视时代开启

  彩电的发展进步就是显像技术的进步和突破。10多年前,平板电视以其超薄、节能、色域广、寿命长等突出的优势特点迅速替代了CRT电视。而在2014年,我们看到被冠以“新一代显示技术的”的激光电视成为了一个很火的话题,业内海信、长虹、LG、索尼等彩电大佬纷纷发布激光电视。

  2014年,“无屏电视”也开始涌现,比如极米、艾洛维等品牌,画面可以在30—300英寸之间自由切换,辅以较高质量音响系统,在客厅完全能营造出家庭影院的效果。当然,无屏电视要想去掉传统电视机目前还不具备条件,可以作为传统电视之外的一个补充。

  对于用户来讲,无论是激光电视还是无屏电视,关注的核心在于效果、价格和售后。无屏电视、激光电视对消费者的大画面、高清晰、护眼、智能等功能需求基本一致,但价格相差巨大。想尝尝大屏鲜的朋友可以关注无屏电视,对于大房间想获得影院效果,激光电视更适合。

  相信随着激光等新一代显示技术的进步,进入家庭客厅,让客厅变为私人影院的现实将会加速到来。

  •OLED电视驶入快车道 名称/规范确立

  被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OLED技术已经诞生多年,而在2015年OLED电视真正拉开了彩电行业的新一轮更迭大戏的序幕,驶入快车道。

  随着OLED的发展必定会对电视行业产生深远影响。2014年,OLED电视的中文名正式命名为“OLED有机屏”,这一中文名称的确立也让消费者更好的认识和理解OLED技术。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已有LG、长虹、创维、康佳多款OLED电视销售。

  在2014年,中国电子商会联合清华大学色彩研究所、LG电子、LG Display以及创维、康佳、长虹等国内主流彩电制造企业,共同发布了《OLED新一代显示技术规范》。

  《规范》从显示可视角度、色彩饱和度、对比度、响应速度、机身厚度和重量、曲面设计等6个方面,对OLED电视进行了全面界定。其中,规定色域覆盖率可达到115%以上;对比度可达到无限对比度;响应时间可低于1微秒;厚度可达到5毫米以下;呈现最佳曲面设计。

  《规范》指出,OLED电视特有的自发光技术构造,能够实现无限对比度,远远超越LCD电视5,000:1的有限对比度;OLED电视相比LCD电视,其观看视角堪称完美,从各个角度观看,画面始终清晰不失真,没有画面歪曲的现象发生。OLED电视的响应时间仅为0.001ms,比LCD电视5ms的响应时间快5,000倍,其响应速度完全超出了人眼可以辨识的范围,可以忽略不计,即显示的动态画面无“拖尾”、影像无重叠;OLED电视能够呈现高达115%的广色域,色彩显示更加丰富多彩,完美展现最真实的自然色彩。

  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价格的逐渐下探打破了OLED电视曾经的发展桎梏,我们也更加期待2015年OLED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等离子电视陷困境 走到谢幕边缘

  “外行看液晶,内行看等离子”,这是平板电视领域之前非常流行的一句话。但在2014年,与液晶电视并肩“战斗”10余年的等离子终于败下阵来,在家电卖场也很难寻找到等离子电视的踪迹。

  在2014年,松下、三星、LG纷纷发表过推出等离子电视领域的言论,长虹也于2014年年底转让了持有的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61.48%股权,而这个虹欧公司主要负责四川长虹等离子业务。作为等离子阵营的最后一员,长虹的放弃显得有些悲壮。“长虹退出了等离子业务,也就意味着等离子电视在全球画上了一个句号。”刘步尘遗憾地说。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以日系厂商为首的等离子联盟亲手断送了自己前进的命途。

  想当初,押宝支持等离子产品研发的包括松下、日立、先锋等巨头,而韩国三星和LG则是采取液晶、等离子并重的发展策略。不过,在市场地位仍占据上风的时候,这少数几家掌握等离子制造技术的电视玩家,却并没有利用大规模生产建立起更大的规模与成本优势,反而固步自封,做出了最致命的错误选择,即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牢牢垄断等离子技术及上游面板资源,整个产业链完全拒绝向其他厂商开放分享。即便是同属日系等离子阵营的索尼、东芝等成员,也未能获得更好的上游资源,更遑论韩系、台系与国内一众厂商了。

  这样一来,无奈投奔液晶门下的厂商越来越多,市场份额亦逐步向液晶电视倾斜。

  由于厂商的垄断,等离子产品始终无法大量普及,致使生产成本过高,同液晶显示比起来,曲高和寡,根本毫无价格优势可言。这也给了液晶队伍绝佳的超赶机会。

  更加残酷的事实是,随着苹果等智能设备的发布,移动互联网浪潮正席卷而来,不合时宜的“大尺寸”成了压垮等离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悦me电视高调上市 遭遇风波 期待2015年突破

  在2014年,智慧家庭的打造被提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许多企业从之前的隔岸观火到今年的全身心投入。无论是芯片、设备还是应用企业,都加入到智慧家庭的市场中。今年年中,海信、创维、海尔、TCL、长虹、康佳等多家电视机厂家就与中国电信联手,推出了悦me电视。除了彩电企业之外,还有Marvell、高通等6家芯片厂家,华为、中兴、烽火等36家终端厂家参与其中。

  据悉,悦me电视除了智能电视常见的点播功能之外,还提供了许多新兴服务功能,比如说大家熟悉的网上教育、社区服务、网络购物等等。除此之外,甚至还可以进行水、电、气的查询和缴费服务,还可以查到交通违章信息、航班信息、公积金、社保等缴纳的情况。

  可悦me电视好景不长,在上市前夕就遭遇风波。多家电视台向爱上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发去“叫停函”,要求其不得向悦me电视盒子传送电视台的相关内容,并请爱上电视转达给相关合作方中国电信,不允许向用户转发传送相关信号,否则需承担相关法律连带责任。开响头炮的是北京电视台。

  遭遇风波之后的悦me上市成为泡影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势头已经大减,彩电企业推出的悦me电视在产品和宣传上已经不是重点,但也不会停掉。据悉,直播、点播功能等受到了很大影响,而基于App的电视信息和应用服务,比如水电煤费用的支付、远程挂号等等还是没有问题,这样实用性也大大降低了。

  不过笔者相信对悦me期待很大的电信不会因此就放慢自己的步伐,但和不同电视台商谈成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15年或许是非常重要的具有突破性的一年。

  广电总局发函整顿互联网电视 视频App 互联网电视集成牌照停发

  在2014年,广电总局针对互联网视频打出了一系列的组合拳严管。

  6月23日,广电总局发文点名要求互联网电视牌照商华数和百视通进行整改,关闭其所有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中各类视频app及视频聚合软件、互联网浏览器软件的下载通道。

  7月9日,广电总局要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大力开展tvos1.0规模应用试验”,同时要求有线网络公司不得安装除tvos外的其他操作系统。

  7月14日,广电总局要求所有互联网电视盒子必须停止提供电视节目时移和回看功能。

  7月15日,广电总局下达了一项“盒子最严整改令”:不仅要求境外引进影视剧、微电影必须在一周内下线,更表示未经批准的终端产品不允许推向市场。

  8月20日,广电总局在批评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旗下未来电视整改不力时,指出与之合作的小米、乐视的机顶盒ui(用户界面)违规。

  9月19日,广电总局再次约谈各家互联网视频企业,要求本周内所有视频网站开发的电视端APP下架,下周还未整改的,将取消其互联网视听牌照,并停止服务器。

  目前,广电已经发放了7张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和14张内容服务牌照。广电表示,只有经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广播电视机构,才能开展互联网电视内容平台。其中集成服务牌照将不再发放,内容服务牌照鼓励省级以上广电机构进行申请。

  面对视频网站TV版彻底停止服务,用户也可通过智能电视无线传屏功能(多屏互动),将手机、平板设备上的内容推送到电视机屏幕上,但便捷性大打折扣。

  游戏机解禁 XBOX,PS4进军中国 或推动彩电升级

  2014年年初,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出台,有关“允许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内容审查的游戏游艺设备可面向国内市场销售”的相关政策 事宜开始全面铺开。这代表着历经14年的游戏机禁令终于解除。

  瞄准中国超过5亿玩家的市场,微软旗下的热门游戏机Xbox One今年9月与中国媒体业者百视通(BesTV)共同合作开卖,抢攻中国用户的客厅大屏幕电视。

  Xbox One 国行版与首发的10款数字化版本的游戏现已发售,不含 Kinect 感应器的 Xbox One国行版售价为人民币 3699 元,带有 Kinect 感应器的 Xbox One售价为人民币 4299 元。

  继XBOX One入场之后,微软最强劲的游戏主机对手索尼PlayStation4也在国内上市开售,确认2015年1月11日正式上市,其中PS4主机2899元起,PS Vita掌机1299元。

  在PC游戏逐渐趋向精品化的时候,市场上的端游几乎都表现出了画面精致、视觉冲击感十足的品质。玩家对于游戏的需求也逐渐偏向这个方向。而此时电视游戏的优势更是显现出来,比电脑显示屏更高清的大屏体验足以带给玩家视觉上的高享受。

  电视游戏对于硬件的要求也相当高,因此在2015年彩电企业或许会根据大屏幕电视游戏的需求进行一系列的升级,笔者也希望电视游戏能够真正回到中国游戏市场主导。

创维 长虹 海信 康佳 TCL 彩电 盘点 OLED LED 无屏 激光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