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大银幕上频频上映唯美之作,《英雄》中点剑蓝湖、策马黄沙,《十面埋伏》里竹林花海、满天飞雪,而最新的《千里走单骑》则洗净铅华,用高原红土与雪山澄静映衬人间真情。与电影相比,中国广电业的包装制作虽不那么喧哗艳丽,但也佳作不断,令人耳目一新。CCTV刚刚隆重推出的大型历史文献《故宫》第一次在传统记录片中运用情景再现、情绪性的景象处理等创作手段,让远久的历史在光影变化中再现当年雍容。在一轮接一轮的大手笔制作的视觉冲击下,人们逐渐深刻地意识到,包装制作不再是一道简单的附属工序,而是影视制作具有战略意义的竞争利器。
包装制作是种态度
包装制作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在过去的观念里,包装制作无非是片头制作,字幕点缀,或其他简单的润色和美化。大家并没有把包装制作的理念融入到栏目及整个频道的节目策划和经营中去。而实际上今天的包装制作还包括对主持人风格的设计,对播出时间的安排,对节目结构的调整,乃至对节目内容的建议。
从理性的角度上来说,包装制作增强了电视产品的识别功能,使其朝着整体营销的方向发展。而从感性的层面上来讲,包装制作将文化与精神视觉化,使公众通过对图像的消费产生对目标的接受、认同与喜爱。在这个讲究“眼球经济”、强调“视觉整合”的时代,视觉镜头的力量甚至可以远远超越内容本身。
“包装制作是整体功能的诉求。真正的包装制作是频道内每一个栏目、每一个细节上风格与情感导向的统一,是一种无处不在的鲜明‘态度’。包装制作是节目营销战略的必要构成”,深谙包装制作之道的欧特克传媒娱乐部大中国区总经理曾启柚先生,对此作出了精辟的诠释。
包装制作大于引力
传统观念中,包装制作只是用来吸引观众的手段,这种功能如今仍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BTV 10“卡酷”频道为例,它营造了一种包装制作氛围,塑造出五个生动活泼的动画角色代言人,以明快的色彩、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特效演绎出动画频道欢乐、谐趣的特色,使频道一推出便赢得了广大儿童和青少年的喜爱。
然而,除了引力之外,包装制作其实还有更大的能量,能从多个层次更主动地作用于收视人群。
首先,包装制作可以帮助电视台主动与观众沟通,使他们对频道产生亲切感,从而培养忠实收视群体。比如“卡酷”频道为了在提高收视率的同时,帮助家长督促儿童准时休息,特别推出了名为“卡酷小孩的一天”的宣传片。该片选用“手机小强”的配音,以说唱的形式,生动活泼地对儿童进行作息规律化的教育,不仅圆满解决了收视率与保证儿童睡眠时间之间的矛盾,也体现了频道的公益性与爱心,得到家长的广泛好评。
其次,包装制作可以培养人群的收视习惯。一方面,通过调整节目播出时间,和引人入胜的节目预告,刺激观众定期收看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节目之间富有创意的衔接,降低观众换台的几率。例如湖南卫视超级女生节目的末尾会唱出接下来将要播放的“大长今”的主题歌,这实际上是策略上的滚动宣传,是更高级的包装制作。
再次,包装制作甚至可以改变收视人群,通过颜色、图像、音乐、节奏、播出时段等元素把握节目形态,吸引不同年龄、职业、性格的人群。由此,包装制作便能更直接、主动地参与到整个节目与频道的市场营销中去,在频道的定位、转型、提升广告收益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包装制作实施要点
在广电业激烈的竞争下,为提高收视率,树立独特频道形象,各个电视台纷纷开始重视包装制作,或重金出击,大手笔制作,或标新立异,独辟蹊径,其中也不乏成功案例。虽然形式各有不同,但几乎所有成功的包装制作都离不开对以下几个要点的把握。
第一,准确定义包装制作的核心概念。包装制作并不一定要大投入,花哨的外观也不代表成功的包装制作。如果希望得心应手地运用“包装制作”这件利器,首先便需要领悟:它的精髓不是“漂亮”,而是特色。视觉效果,音乐背景,最终都只是手段,只有寻找到节目和频道的DNA核心概念,之后的一切美化方才有意义。比如90年代后期的一套节目“北京特快”,并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特效,却凭借主持人飞快的语速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一个“快”字让整个节目脱颖而出。该节目成功的关键,就在“不同”二字上。
然而对于“不同”,在节目包装制作人员中间也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所谓“不同”不是地域的差异,而更多应是文化的差异。如果能结合当地景致拍摄些宣传片花故而不错,但如果全国上百个电视台全都希望靠当地名胜做文章,那便又落俗套。只有结合文化特色、人文风情推出的节目才能经久不衰。例如贵州电视台的《天元围棋》频道,就凭借其扎实的市场调研,看准围棋的发展潜力和围棋爱好者的忠诚度,大胆创建全方位围棋特色频道,弘扬国粹。此举不仅让贵州电视台成为明星电视台,同时也让贵州市通过围棋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自己的动人魅力。
第二,确保包装制作的可延展性。包装制作需要从策划阶段就选好成长点。国内从前的包装制作都是“点式服务”,即委托策划公司或制作公司制作一套包装制作,之后付款获得使用权,仅此而已。而如今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包装制作需要维护,需要成长。北京电视台动画节目中心频宣组负责人张翼对此谈到:“任何一个节目或频道从创建起都要经历一个品牌成长的过程,没有延展性的节目或频道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在创建初始,就要考虑到此后定期的更新计划,在对收视人群的分析的基础上调整战术,不断刺激观众的收视兴趣。”
奥运节目“通向2008”便是一个成功案例。节目定位复杂,集体育、文化、访谈于一体,为包装制作人员对节目的整体基调把握提出了挑战。此外,更让制作人员绞尽脑汁的是,“通向2008”是一个慢热性节目,如何在奥运到来前的4年中,创造一个可以长久维持,同时又能常用常新,随机灵活变动延展的包装制作形式?经过反复推敲,最终的创意是一个舞蹈的女孩和她手中飞扬的红绸,形象地表现出“迎奥运”的动态概念,和万众一心的期盼。之后的几次版本调整中,红绸的DNA一直保存了下来,成为所有相关宣传节目必不可少的代表性标志。
此外,包装制作的可延展性除了体现在节目本身的出现形式上,还包括节目与频道的市场营销,例如“卡酷”频道策划人就曾经考虑将频道的卡通人形象与今后的玩具授权生产联系在一起。
第三,建立合理的包装制作团队结构与科学的人员配置。在深化对“包装制作”的认识的同时,电视台还应建立高效的工作流程,如此才能保证创想的实现。传统的包装制作流程是让一到两个包装制作师和策划师独立完成设计,然后再由这个包装制作师与三维师、合成师一起进行制作,通常一个项目由两到三人从头至尾负责完成。在这种流程中,包装制作只被当作一个简单合成和加工的工具,并没有把包装制作贯彻整个栏目/频道定位和经营的始终,显得零乱、分散。
为更好地从整体上统一把握频道的风格,BTV动画制作中心将制作团队分成三大板块。其一是评审组,负责制定节目策略,确定宣传重点,从而确保各个节目组制作风格的一致性,更集中有效地利用资源。其二是执行组,负责编排每天80个时段的结构,以及广告与栏目之间的结合。其三是企业文化建设组,负责制作台内的宣传片。这三大板块间的合作与分工,使频道的节目在精彩纷呈的同时井然有序,成就了“卡酷”作为一个整体的鲜明特色。
第四,战略性地配置、并整合产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独具匠心的创意与高效合理的机制,最终还是要借助先进的工具来完成包装制作。正是独具这样的全局视觉,Autodesk一直对广电事业的后期制作流程管理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研发投入。据曾启柚先生介绍,目前国内的部分电视台正在使用Autodesk研发的Backdraft,Burn, Stone,Wire来理顺节目部与制作部的工作流程。这些系统能有效降低制作成本,缩短了项目时间,让编辑和艺术工作者拥有更多的时间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