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被业界称为高清元年,这一年,高清网络摄像机对传统的模拟摄像机进行了一轮全新覆盖。又是四年过去了,当年的高清需求成了基本需求,而用户对清晰度的追求永远是更清晰。
现今,200万像素摄像机已经是家常便饭,而具备300万或500万像素的摄像机也不断出现,变得常见起来,而更高像素的4k(约830万像素)也并不少见了。说起4K,大家首先可能想到的是各大家电卖场里的4K超高清电视,巴西世界杯赛场内的大屏幕也采用了4K的显示技术。当前的4K电视,更多的标榜是在硬件材质上,但并非是整体的解码技术都与之匹配,说的再简单一点儿,大家都避谈了解码技术和4K片源这两项对于4K观影效果极其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说到这里,我们首先要谈到的是编码技术,我们没有注意到H.265的到来,这一比H.264几乎领先一代的编码技术,才是4K是否真的能达到4K的关键。没有H.265就没有视频行业的4K,硬件分辨率提升不容易,但是编码技术的领先更是关键。
回顾一下编码技术的历史,H.263可以2~4Mb/s的传输速度实现标准清晰度广播级数字电视(符合CCIR601、CCIR656标准要求的720*576);而H.264由于算法优化,可以低于2Mb/s的速度实现标清数字图像传送;H.265 High Profile 可实现低于1.5Mb/s的传输带宽下,实现1080p全高清视频传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H.263支撑起了720P,H.264带来了1080P的黄金时代,回想一下H.264已经诞生十几年了,今天在4K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能忘了背后关键的H.265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未来几年,或许是H.265的天下。
谈到高清,大家也会想到网络。而对于4K这样的超高清来说,网络传输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带宽。以目前主流的H.264压缩技术来看,能够将1路4K@25fps的图像传输保证在15Mb/s以内就已经很好了。那么对于我们目前国内的网络条件来说,这样的带宽需求,显然还是太高了。
H.265编码是4k技术在未来能够得到进一步推进的一项重大技术,H.265是目前公认的未来4K编码技术,支持该编码意味着可以更流畅的编码/解码4K视频。但是和现在主流的H.264来对比看, H.265提供了更多不同的工具来降低码率,以编码单位来说,H.264中H.265助力超高清发展
2010年被业界称为高清元年,这一年,高清网络摄像机对传统的模拟摄像机进行了一轮全新覆盖。又是四年过去了,当年的高清需求成了基本需求,而用户对清晰度的追求永远是更清晰。
现今,200万像素摄像机已经是家常便饭,而具备300万或500万像素的摄像机也不断出现,变得常见起来,而更高像素的4k(约830万像素)也并不少见了。说起4K,大家首先可能想到的是各大家电卖场里的4K超高清电视,巴西世界杯赛场内的大屏幕也采用了4K的显示技术。当前的4K电视,更多的标榜是在硬件材质上,但并非是整体的解码技术都与之匹配,说的再简单一点儿,大家都避谈了解码技术和4K片源这两项对于4K观影效果极其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说到这里,我们首先要谈到的是编码技术,我们没有注意到H.265的到来,这一比H.264几乎领先一代的编码技术,才是4K是否真的能达到4K的关键。没有H.265就没有视频行业的4K,硬件分辨率提升不容易,但是编码技术的领先更是关键。
回顾一下编码技术的历史,H.263可以2~4Mb/s的传输速度实现标准清晰度广播级数字电视(符合CCIR601、CCIR656标准要求的720*576);而H.264由于算法优化,可以低于2Mb/s的速度实现标清数字图像传送;H.265 High Profile 可实现低于1.5Mb/s的传输带宽下,实现1080p全高清视频传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H.263支撑起了720P,H.264带来了1080P的黄金时代,回想一下H.264已经诞生十几年了,今天在4K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能忘了背后关键的H.265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未来几年,或许是H.265的天下。
谈到高清,大家也会想到网络。而对于4K这样的超高清来说,网络传输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带宽。以目前主流的H.264压缩技术来看,能够将1路4K@25fps的图像传输保证在15Mb/s以内就已经很好了。那么对于我们目前国内的网络条件来说,这样的带宽需求,显然还是太高了。
H.265编码是4k技术在未来能够得到进一步推进的一项重大技术,H.265是目前公认的未来4K编码技术,支持该编码意味着可以更流畅的编码/解码4K视频。但是和现在主流的H.264来对比看, H.265提供了更多不同的工具来降低码率,以编码单位来说,H.264中每个宏块(marcoblock/MB)大小都是固定的16x16像素,而H.265的编码单位可以选择从最小的8x8到最大的64×64。但事实上,H.265和H.264标准在各种功能上有一些重叠,例如,H.264标准中的Hi10P部分就支持10bit色深的视频。另一个H.264的部分(Hi444PP)还可以支持 4:4:4色度抽样和14bit色深。在这种情况下,H.265和H.264的区别就体现在前者可以使用更少的带宽来提供同样的功能,其代价就是设备计算能力:因此H.265编码的视频需要更多的计算能力来解码。目前行业内各个编解码芯片厂家也在逐步推出基于H.265算法的产品,但是居高不下的成本也从一定方面限制了H.265的普及。
4K视屏的分辨率是1080P的四倍,带来高清效果的同时,影片体积大小也到了足以让人所畏惧恐怖的地步,多年前的蓝光,使得光碟容量大幅度上升,之后1080P进入千家万户,但是今天如果依旧用H.264来压缩影片,那么一部《哥斯拉》的大小很可能会突破30G,这对于任何存储设备都是灾难性的。
同理,如果用H.265来压缩视频,在同样的情况下,起体积将会大大缩小,这对于主打互联网概念的智能电视来说是无比重要的,当前中国的平均网速只能排全球第90名,平均速度只有1.4MB/S,这样的水管速度,对于4K来说更是捉襟见肘的。
当然,好处不仅仅是如此,H.265可以编码4K,但是他可以编码1080P么?又或者其可以编码720P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H.265编码1080P或720P会使得压缩率更高,传输更快。
当有一天,如果你聊天不掉帧数,电视直播也能用1080P,这一切都要感谢H.265。每个宏块(marcoblock/MB)大小都是固定的16x16像素,而H.265的编码单位可以选择从最小的8x8到最大的64×64。但事实上,H.265和H.264标准在各种功能上有一些重叠,例如,H.264标准中的Hi10P部分就支持10bit色深的视频。另一个H.264的部分(Hi444PP)还可以支持 4:4:4色度抽样和14bit色深。在这种情况下,H.265和H.264的区别就体现在前者可以使用更少的带宽来提供同样的功能,其代价就是设备计算能力:因此H.265编码的视频需要更多的计算能力来解码。目前行业内各个编解码芯片厂家也在逐步推出基于H.265算法的产品,但是居高不下的成本也从一定方面限制了H.265的普及。
4K视屏的分辨率是1080P的四倍,带来高清效果的同时,影片体积大小也到了足以让人所畏惧恐怖的地步,多年前的蓝光,使得光碟容量大幅度上升,之后1080P进入千家万户,但是今天如果依旧用H.264来压缩影片,那么一部《哥斯拉》的大小很可能会突破30G,这对于任何存储设备都是灾难性的。
同理,如果用H.265来压缩视频,在同样的情况下,起体积将会大大缩小,这对于主打互联网概念的智能电视来说是无比重要的,当前中国的平均网速只能排全球第90名,平均速度只有1.4MB/S,这样的水管速度,对于4K来说更是捉襟见肘的。
当然,好处不仅仅是如此,H.265可以编码4K,但是他可以编码1080P么?又或者其可以编码720P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H.265编码1080P或720P会使得压缩率更高,传输更快。
当有一天,如果你聊天不掉帧数,电视直播也能用1080P,这一切都要感谢H.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