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已经无处不在,已深入广电的各个领域,云媒体备受关注。
云媒体的未来在三网融合推动下,未来发展能够在务实原则下进行创新,云媒体的未来可以用泛在、透明、智慧、和谐这四个词来概括,未来云媒体会变成智能化多媒体互联网平台,并实现物联网门户技术、社区应用与服务平台。
媒体云平台就是基于云化架构的互动媒体服务平台。以云化基础设施为依托,以高速光传输链路为支撑,有机结合云存储和智能分发体系,集成与兼容云化特征业务,实现对海量、大并发服务的支撑,提升用户体验,实现更深层次的开源节流。
发展云平台是大方向
三网融合与移动互联网将以视频为主导的互联网应用推向了前台。在强调多屏合一的应用过程中,互联网电视成为了关键一屏。作为广电系三网融合的核心筹码,如何将内容精准快速的推向终端,已是竞争的关键所在。
以全世界最大的视频制播平台Netflix为例,它就是典型的利用云平台提供制播平台的虚拟化。Netflix拥有3600万用户,可以说美国33%的用户是属于Netflix的,但是如此巨大的用户量却没有自己的硬件平台,它就是租用亚马逊的云平台服务,全部的硬件都是亚马逊来提供,然后在亚马逊的基础设施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球的平台。
有关知名电信专家认为:与把大量的服务器集中在一个地点相比,如果我们把服务器分散在各地,这是最经济最好的办法。而今天云计算的出现,为我们发展互联网电视的基础设施,实现区域化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对于广电来说,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管理中心,所有数据统一存储在前端云服务器中,所有的用户授权信息、节目信息都将存储在高度设防的服务器群里面。广电运营商只需安排专业的服务器维护人员进行更新和保护,即可在前端实现所有数字电视业务的管理。
因此,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是广电系可以考虑的新的发展方式,以此来建设互联网电视的基础设施。但广电云平台的建设却不能完全照搬互联网的模式,而要因地制宜的融入广电特色。
广电行业首个云平台
2014年年初,北京电视台新媒体云平台成功投入使用。这是广电行业第一个按云计算模式建成的制、编、播全媒体支撑平台,将有力地支持北京电视台的新媒体转型和全媒体运营,为整个广电行业媒体转型探索新路。
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变革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广电传播领域,受众、用户正在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转移,广电媒体行业面临着重新构筑生态产业链的过程。北京电视台率先出发,从技术体系、商业运营到用户沟通方面开展新的尝试。目前,北京电视台已经与北京联通合作提供IPTV业务,新网站北京广播电视台(www.BRTN.cn)正式上线,移动客户端、OTT业务正在推进中。除了新媒体业务外,北京电视台新媒体云平台还将支持传统的电视节目制、编、播工作,引领整个电视台向全媒体转型。
云计算技术给北京电视台的技术支撑工作带来了四个优势:第一,敏捷适配,可以方便的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动态适配不同的资源支持。第二,运维更方便,通过人性化的界面可以轻松管理各种软硬件资源。第三,扩展更容易,可按需无缝扩容,在进行资源扩展时,增加的资源可以自动进入云计算资源池。第四,节能环保,可节约大量能源消耗。
互联网经济下,商业模型、产品类型、用户诉求快速变化,业务方向快速变化。如果采用传统模式构筑我们的技术体系,我们的资源投进去,不管这个业务好和坏,我们都没办法把它的资源拿回来跟别的业务共享。云计算模式可以很好的适配这种场景,能让各个平台之间很灵敏地调度和共享资源,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无论从技术上、管理上还是投资回报率上都是一个质的飞跃。
北京电视台新媒体云平台是业界开创先河之举,是媒体行业第一朵真正意义上的云,实现了云的五大要素。
广电厂商大力发展媒体云平台
大洋媒体云是全新的全媒体解决方案,采用混合云架构,主要包括基于私有云的基础计算平台、构建在公有云上的媒体服务、统一的全媒体资源环境,以及面向媒体加工处理的能力组件和应用工具,帮助用户轻松应对媒体融合转型的挑战。
基于强大的大洋媒体云,大洋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具备了一系列新亮点,开发了新的业务模式:构建了统一的应用和资源门户,将各种应用软件、数据资源、互联网资源统一展现给用户,可一站式工作;提供基于公有云的大数据收集与分析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用户进行节目内容的挖掘策划、衍生调整以及优化提升;配备一系列移动终端应用工具,涉及视频编辑、稿件编辑、内容审核等方方面面,为用户打造了完整的移动办公解决方案;提供面向个人的互联网式贴身服务和协同工作环境,用户可随时随地访问个人空间,全面提升使用体验……
BIRTV2014上,采用混合云架构的大洋“媒体云”将横贯全场,它致力于提供弹性的计算和存储服务、随时随地访问的数据资源服务、灵活高效的媒体数据加工服务以及多渠道多终端的媒体分发服务,为用户构建基于“云端”的全新业务环境。基于强大的“媒体云”,大洋重点规划了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全媒体演播室等展区: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的展示将一改常规,通过模拟电视台的工作场景打造体验式的展示效果——“台内生产”、“外场协同”、“移动创意空间”等场景囊括了新时期电视台的各种业务应用,而且各区域布局精巧、环境开放,将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全媒体融合生产体验;
新奥特展示新一代的电视云解决方案,将实现电视媒体采集、制作、存储、播控全流程联网。通过电视云,江苏电视台已率先实现体育赛事转播,加速向全媒体转型。
据悉,本次南京青奥会赛事转播,即采用了新一代的电视云解决方案。现场拍摄信号,直接通过网络接入电视云平台。媒体记者无需到赛事现场拷贝,只需一个账号、一台普通电脑和足够的网络带宽,即可随意调用云端的各种视频素材,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编辑制作。经过剪辑、特效等后期加工,节目内容可以在电视、网站、手机等各种终端中播放。
这一电视云平台由新奥特和阿里云联合研发。该平台可帮助传统电视台摆脱各种繁复的设备,在一周内变成多屏网络电视台,支持电脑网站、手机APP、电视机全终端流畅播放,且可以实现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运营。
阿里云总裁王文彬表示,电视媒体需要进行大量的视频渲染和存储,云计算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提供海量、弹性的计算能力。比如电视台经常会在某一个时段,需要集中使用非编工作站,这时便出现大家排队抢机器的现象。通过电视云,媒体人员可以按需随时增减计算资源,通过一台普通联网的电脑,就可以完成以前复杂的制作流程。采用云计算技术,电视媒体可以大大降低节目制作成本和时间,拓宽内容覆盖率几十倍,在当今激烈的新媒体竞争中获得优势。
联汇科技全新推出了AirLink广播业务云平台解决方案由计算资源池、SAN存储资源池、NAS存储资源池、计算资源的监控和管理、备份资源池、连续数据保护组成,为广电客户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业务云平台。通过构建计算资源云化、存储资源云化、内容资源云化的生产、存储、发布平台,实现系统按需扩展,业务在线升级扩容,服务零中断迁移维护,资源利用最大化,以及业务建设模块化并满足分期上线。
该方案使用专为广播业务订制的Airlink ThinkServer服务器,充分发挥了ThinkServer服务器良好扩展性的优势,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完美实现了服务器虚拟架构的整合。
AirLink广播业务云平台解决方案的展出现场吸引了大量的广电用户驻足,现场有我们资深的技术人员进行讲解,通过详细讲解与交流,都对AirLink广播业务云平台解决方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致认为云计算、虚拟化是广电业务平台的发展方向,也希望在今后的系统部署中能够得到联汇科技有力支持。
永新视博旗下视博云带来的“全媒体云服务平台”,鼎力支持总局力推的TVOS系统,并能够助力TVOS快速丰富应用数量、完善生态圈,赢得了业界嘉宾强势关注。
视博云秉承母公司在CAS业务上的发展原则:打造自主民族核心技术、维护国家广电信息安全。此次参展BIRTV2014,视博云的“全媒体云服务平台”鼎力支持TVOS系统,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据悉,8月11日,视博云与上海东方有线就云服务平台展开合作。东方有线是TVOS的首批试点,早前有报道称,总局力推TVOS系统,东方有线承担了50万套推广任务,今年年内进行实质操作。据视博云CEO韩坚透露,此次与东方有线合作的云服务平台项目,在底层架构上支持总局的TVOS系统。“TVOS刚刚推出不久,生态系统尚未完全建立,云平台的好处是能够帮助TVOS迅速引入丰富的应用内容,从而带动其整个生态的建设与完善。”
视博云工作人员介绍,全媒体云服务平台上所有应用均在云端存储和运行,终端无法复制、篡改和破解;并且在终端支持具有安全管控机制的TVOS操作系统,既能够保障运营的网络安全,又能保证所有内容的可管可控。平台集结了Intel、NV、华为、中兴、EA、育碧等国际一流的产业链伙伴,打造应用聚合的绿色生态系统,携手TVOS一起,支持广电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业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