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让烟成为演员

—— ——《救火英雄》PO朝霆特效团队专访

2014-02-13 汪稳功 电影中国


  烟也要有个性,还要成为演员?没错,这就是才上映的《救火英雄》导演郭子健所要追求的效果,也是负责后期和特技制作的PO朝霆创作人员利用ACES新流程制作出来的效果。据悉,此次PO朝霆采用了最新的ACES流程与Film Master协作,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里,完成《救火英雄》紧张而繁复的主要场景CG和特技制作,把最令特效制作头痛的烟与火做得栩栩如生,为影片平添不少精彩。

  最近,《电影中国》(简称CC,下同)对制片人吕嘉、CG总监黄树基和首席调色师梁家杰进行了独家专访,了解该片CG、三维和特技制作的相关过程。

CC:这部特效电影调色似乎很有特色,据说是采用了 ACES流程,为什么采用它,又有什么好处?
  梁:
ACES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才出现的新的东西。正因这部电影有很多特效需要很高层次和高反差的效果,譬如烟和火都是虽要很高层次的东西,所以我们决定用ACES来作业,我们也有测试过不用ACES来作业的话会损失很多层次,再者,也发现没有用ACES作业的电影看起来反差层次不够分明。

CC:那么,用起来是否好用呢?
  梁:
由于是第一次,有些困难,但还是算很好用的。

  吕:ACES流程本身蛮好用的,但在硬件和软件上都需要有很多配合,毕竟我们是第一次在Film Master上用ACES,整个后期做CG、做三维的时候也都是用ACES,输出也要用到ACES,而ACES用的是.EXR这个格式,文件大小也大一些,输出时间也比传统方式更多,所以我们在硬盘、服务器和所有软件、硬件的速度上都做了调整来配合新的流程。由于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尝试,所以我们都是一边在摸索,一边在做,同时还要配合电影那边胶片的时间,DI也需要同步协调,对于我们来说, 要统筹,还要一边做,一边改善。

  黄:重点是在香港,很多三维公司都还没开始用ACES,还是太新了,大部分会给我们10bit的DPX文件。与之前的系统相比,ACES的表现范围很夸张,比.DPX大很多。

CC:是否碰到什么大困难,还是很顺利地做下来了?
  黄:
谈不上什么大困难,主要就是因为文件大了,三维渲染时间长,渲染之后,需要不同的合成软件。我们现在用的三维软件,在用.EXR的情况下会慢一点,所以需要去找新的软件来做。

  吕:是的,我们也就是花了很多时间去找新的合成软件。以前都是用AfterEffects,但配合ACES的.EXR的话,AE算起来速度会很慢。所以我们转用Nuke,因为它跟.EXR配合比较好,处理的时候速度也快很多,所以我们最后处理都转到Nuke去输出了。由于在做后期的时候,时间已经很紧张,我们又在花许多时间去学习新的软件做整个CG和输出部分。DI可能好一点,因为还是沿用Film Master,只是在处理档案的时候时间要多花一些,所以他们发挥的空间仍然比较多。三维部分碰到的问题,就是因为要考虑配合ACES流程,需要学习新的软件。

CC:在整个电影色彩、色调上是寻求什么感觉呢?
  梁:
在调顏色时候跟ACES流程没什么关系,整部电影裡的颜色色调都是寻求真实,调色过程都是跟导演一边调一边研究,一个场景代表一个什么故事。ACES能帮助我们在调的时候,到底留多少细节,比如暗的部分和亮的部分要留多少出来。当然,拍摄的时候如果碰上很暗的地方,因为太黑,拍出来是没有细节的,那就无法调色了;ACES不是万能,不是几乎没有的东西都能提出来,重点是,用ACES流程,无论拍的时候有多少细节,我们都可以一一保留下来,而不会因为反差过大和顏色过度鲜明而丢失细节。比如火,亮的时候曝光曝得很厉害的,如果用ACES的话,细节都在。当然,如果拍出来的火本身就曝掉了没细节了,那就没办法了。

  黄:只要是拍出来有细节的,就都能保留下来。比如三维做出来的火,到调颜色的时候,所做的场景反差可能要调得很大,自然火就曝掉。但因为用的ACES,细节还都可以保留。

  吕:用与不用ACES最大的区别在于,由暗到亮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不是突然之间的跳跃过程,不会突然就变白了。细节的表现颜色的层次可以清晰地表达。

CC:那么预算如何呢?
  吕:
超过了电影公司对于这部戏的预算,因为特效比导演预期的多。坦白说,电影整个预算不是很低,但如果预算更多的话,我们可以发挥更好,质量可以更好。

CC:这个是2K的数码电影吧?
  吕:
这个是2K,因为现在一般的数码电影包括香港的电影院全都是2k。4K我们现在做得不是太多。另外,香港电影一般还都做一份菲林的拷贝,不过只是备份。

CC:能否整体说一些所使用的设备的状况?
  吕:
主流设备调色用的是Film Master,合成用的Nuke。公司对设备投资一直希望是最前线的,因为我们有很多客户都来自大陆和外国。外面一直都在用前沿技术,大陆用的也很高端,要三维,都用的DCP,我们都能做,一定要跟上潮流。

让烟成为演员

ACES的画面
让烟成为演员

传统DPX画面
让烟成为演员

ACES的画面
让烟成为演员

传统DPX画面

用了ACES的画面你可以清楚看到在同一亮度下
A ﹣ 背景有更丰富的层次
B ﹣ 黑位有更多细节及层次,火也有更丰富的层之。相反,传统DPX的暗部只能保留部份细节,火也相对平了。

CC:在效果方面,是否满意?我觉得打80分就很好了。
  黄:
我做的,当然还是比较满意(大笑)。真要打分,觉得可以打85分吧。如果有更多时间的话,其实我们可以做得更好。还有,这是我们第一次用ACES, 这次经验,可以帮助我们下一部电影有更大的进步。

  吕:这一套系统是我们第一套大型的系统,而这部电影特效很多,我们团队就说,不如拿这个作为挑战吧。他们觉得在能力上完全有信心可以做得很好,只是因为工作量很大,时间很紧,担心来不及完成。但我们团队抓住这个机会,尝试新的东西,跟导演积极沟通,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得很好,从三维到DI配合的整个流程,做出来的水平我们还是蛮满意的,而且不比好莱活差。当然,如果时间更多一点,我们能够做得更好。

CC:你们提到时间很紧,那么这部电影工作量到底有多大,工期多长?
  吕:
前期到后期大概一年,包括拍摄,但到我们这儿,包括最重要的戏拍好送到我们这儿差不多两个月,时间很紧。一般来说,制作火和烟之类的特效需要的时间都比较多,就这部戏来说,给我们的时间还是一个蛮大的压力。

  吕:大概有2000多个特效镜头,这在香港来说,这是很大CG工作量了。有500多个A-Grade的镜头,有很多火爆炸,全部都是CG做出来的。导演很想烟在电影里作为一个角色,烟表达看起来跟一般的不一样。而且也涉及到演员的安全问题,所以电影里所有的烟啊、火啊都用三维来做。一般如果在三维里,做烟做火就是一个比较重的技术工作,牵涉到许多计算、要很多时间去测试。《救火英雄》整套戏都是做烟做火,挑战蛮大的。最难做的就是烟了。因为导演希望烟能有性格,有诡魅的地方,就像一个演员一样。烟有不同形态,不同速度,不同颜色,单单在烟的形态上,导演就有很多想法,我们做了很多形态,做了很多测试,供导演去参考。

CC:那么具体地是怎么去表现烟的诡魅、诡异呢?
  黄:
通过形态和流动情况来表达。

  吕:一般来说,烟在场景中都是白蒙蒙的。电影中会看到烟出来就像一头怪兽似的,在做的时候,就要把烟想象成怪兽,把它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让观众根据我们的想象和思维,赋予其个性。

  黄:还有,做的烟要可信,不能太离奇,太过稀奇古怪。在可信和拟人之间要平衡好,不能做得太过分。

  吕:最起码要让观众看起来说,啊,这是拍的,给人第一感觉就应该是这样。可能形态是真实的,但它出来的效果跟表现又是超现实的。

CC:以形态、色彩和速度这三者来表现,那在色彩和速度上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吕:
烟其实从一个地方飘到另外一个地方,都是有固定速度的。但有一种“怪兽烟”,我们会让它走得很快,突然就走出来。本来这个镜头是没有烟的,它会突然冒出来,然后很快又散掉。我们做了一些这种创作。颜色方面,我们也按导演的意图作了一些创作。有的是毒烟,有的是浓烟,有的是散掉的,就是水分多一点的,都是有要求在里面的,在三维和DI都有做一些调整。有一场毒烟,导演想要把它表达得很毒,好像吸进去就有问题的样子。我们就把它调成黄色,在做DI的时候,也要把它调得浓一点,让观众看起来就会觉得这个烟不一般。

CC:还有什么呢,譬如人的处理上有什么特别的呢?
  黄:
特别的地方就是,电影里很多烟,现场是一点烟都没有。大部分烟都是后期加上去的,演员很安全。导演也花了很多工夫,让演员去想象环境,进入角色。

CC:有没有做得最得意的镜头呢?
  吕:
有2个场景我们做得挺满意的。一个是谢霆锋出场救火,突然就进入烟的世界,然后迷失了,旁边有很多烟,出来很多变化,我们叫它“入梦”。这场烟的效果,我们跟导演商量很久,怎么去创作虚幻的环境,因为本来是一个现实的场景,而他迷失了,好像碰见了自己的心魔。因为他想象的,变成了另外一个场景。我们花了很多心思。还有一个差不多到中段,任达华牺牲自己去救别人,在发电厂有一个大的发电机组坍塌下来,因为太大,根本拍不下来,所以要建模做CG,我们觉得做出来的效果能够震撼到观众,我们很满意。

让烟成为演员

CC:最后,你们对ACES有哪些期望,是不是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梁:
ACES还是很新的,我们也是在尝试,相信厂家也会不断改进,过两年应该有不少新改进,应该会更加完善。我们这部电影用下来,对ACES还是很满意的。也很感谢提供ACES系统的远东信达,我们碰到什么技术问题,他们的支持都很及时。

PO朝霆 救火英雄 专访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