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智能电视进入生态体系战

2013-12-04


  近两年彩电产品技术更新速度突飞猛进,智能电视仍成为主流热点,以电视作为载体,形成新互联网生态,与电脑互联网、手机互联网成鼎立之势,且软硬件技术升级并相互支撑, 推动产业链全面建设。

  各路资本纷纷挤入智能电视领域,爱奇艺、阿里巴巴、小米科技、乐视网等互联网企业各施奇招;海信、创维、长虹、康佳、TCL等传统电视厂商积极应战;同洲电子、兆驰股份、百视通、华数传媒等公司股票凭借智能电视概念,得到资本市场追捧。未来,智能电视行业如何突破瓶颈,实现快速发展,将取决于各大企业整合资源、构造家庭互联网生态体系的速度和效率。

智能电视的市场有多大?

  客厅里,吸引企业的蛋糕是什么?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中国家庭数量4亿户,电视数量高于4亿,彩电每年销量是4000万台,其中40%是智能电视,按照300元一台盒子计算,盒子的市场规模是400亿元。一台智能电视按照5000元计算,智能电视的市场规模是800亿,加起来是1200亿元的市场规模,并且这1200亿只是硬件的市场规模。市场成熟后,还会有视频点播等增值服务,包括电视游戏等想象空间。

  在传统时代,全球彩电企业是基于面板资源争夺硬件的覆盖份额,而在互联网时代,企业争夺重点不是硬件,而是信息份额,这也是互联网企业征战客厅的优势。

智能电视的各种模式

  在家庭互联网时代,客厅电视机将成为新的互动终端,提供整套家电互连、互通、互控的解决方案,不仅家电产品之间可以进行信息共享,同时用户还能通过电视享受互动娱乐和资讯,并实现更多为家庭服务的增值应用。

  目前客厅的市场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四大运营商市场, 电信、联通、移动、有线。

  目前电信倾向于IPTV+OTT模式,移动和联通则直接采用OTT模式运作,有线网的最佳方案应该是DVB+OTT。

  第二类是零售的电视机和机顶盒市场,分为如下几种模式:

  ①电视机厂商与牌照方、视频网站合作的模式(目前规模最大的主流模式);

  ②付费会员模式(部分家电厂商正在探索);

  ③完整生态链模式(乐视超级电视); 

  ④非电视机的硬件厂商模式(如联想和小米智能电视机); 

  ⑤牌照方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如华数、百视通以及未来电视与易视腾合作做机顶盒)。

  除此之外,山寨机顶盒目前也占了产业一席之地,单其未来只有两条路:被招安或被取缔。

智能电视产业链各方实力比较

  如今,智能电视已从一个简单的硬件制造转变成了生态系统的建设竞争,在这个领域,单纯靠硬件公司或单纯靠互联网公司都无法完成,必须有企业能合作打通整个产业链才能驱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智能电视是内容与硬件的集合体,目前进入智能电视产业的互联网企业、硬件制造商和传统电视厂商,在竞争上各有所长,可通过资源硬件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智能电视产业链包括上游电视内容和软件应用提供商,中游电视平台运营商和下游终端、配套硬件生产厂商。根据不同角色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和受益情况,分为:传统内容提供商、(广电系)平台运营商、电视品牌厂商以及大型 IT/互联网企业。

  结语:未来,跨界的智能电视必然是生态之争,要想占领智能电视产业的制高点,必须在内容服务和硬件制造两个领域下功夫,单凭一家电视机制造商的力量是很难建立“内容服务”平台,必须与产业链上的各方合作,满足用户真正需求,才能促进智能电视产业健康、迅速发展。如何超越传统家电企业的边界,形成有竞争力的高效新生态系统,会是一道分水岭。正如外界所预言的那样,一些拉大旗的“假生态”或松散联盟,很难形成规模化,退潮后“裸泳”的会浮出来。

智能电视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