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电视发射机的遥调技术

2005-09-06 沈宏 张跃进 苏州广播电视总台 依马狮网


    【摘要】 本文通过对电视发射机微分增益校正电路及微分相位校正电路的分析,介绍了使用单片机技术,由远程计算机实现对发射机主要技术指标进行遥调的技术。

    随着21世纪信息化的到来和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也日趋成熟,并进入到各个行业,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广播电视发射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模块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成为电视发射机的发展方向,其中计算机遥控、遥测技术已为现今大部分电视发射机所使用,而作为技术含量更高的计算机遥调技术,也已为一些厂家所采用,开发出一些具备初步遥调功能的电视发射机。
计算机遥调技术,就是通过远程计算机对设备各项指标进行调整,相对传统的本机调整,其具有调整简便、直观,调整精度高,效果稳定、可靠等特点。
    1.遥调时无须打开机箱,可通过计算机通讯口对设备进行远程调整,适合各种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设备调整。还可将发射机内调整单元密封在金属小盒内,不仅加强了对单元的屏蔽、隔离,而且也消除了本机手工调整时因分布参数变化而受到的影响。
    2.采用遥调后设备调整单元内大量使用数字电路,如“电子开关”、“电子电位器”等,从而彻底消除了传统机械触点式开关、电位器等元器件因自身参数变化引起的设备指标不稳定。
    3.随着今后技术的发展,可以以现有的遥调技术为基础,加入信号插入行和射频解调单元,从而实现对发射机主要技术指标的在线测量,并实现自适应自动调整使发射机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电视发射机的调整,究其本质可分为对电压的调整(如对晶体管工作点的调整)及对各类电阻、电容、电感量的调整(如阻抗匹配、信号衰减量、谐振频率等),其中对电压的调整可很容易地通过计算机遥调实现,因为数字电路输出的不同数字码流经D/A转换后就呈现出不同的电压值,再经放大就能得到设备所需的调整电压。对各类电阻、电容、电感量的调整在计算机上较难实现,但只要通过转换电路,如使用可编程衰减器、变阻二极管(PIN管)、变容二极管等器件,将调整量转换成电压变化的电路,即可实现计算机的遥调。
    电视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可分为:一般性能及标准化规定,如功率、调制度、图声比等;非线性失真主要包括微分增益失真、微分相位失真、低频亮度失真及互调失真等;线性失真包括振幅频率特性、群时延频率特性和各种波形响应;信杂比和干扰包括对本机信号有影响的指标,如低频杂波信号比、视频随机杂波信号比等以及对其他频道干扰的指标。
    在发射机各项技术指标中,我们考虑最多的是设备的非线性失真,它们一般是由末级高频功率放大器因工作在非线性状态而引起的,这种失真直接关系到图像和伴音的质量。因此发射机遥调技术首先要考虑对非线性指标的调整。下面就以平时最常接触的DG、DP校正电路为例,说明计算机是如何对电视发射机指标进行遥调的。
    由电视原理可知,彩色信号是叠加在不同亮度电平上传送的。若在传输系统中,增益是恒定值,则对不同亮度电平而言,将不会产生增益的差别,彩色信号的振幅也就不会产生失真。但在实际传输系统中,总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非线性器件,这时,传输系统的增益将会随着不同亮度电平而变化,它不仅对亮度信号会造成灰度畸变,而且对彩色信号的振幅造成随不同亮度电平变化而出现差别,表现在重现彩色图像时,随不同亮度电平变化,彩色的饱和度发生变化,我们将这种失真称为微分增益(DG)失真。同时,随着不同亮度电平的变化,彩色电视信号还会产生相位的偏移,表现在重现的彩色图像将随着不同亮度电平变化而发生色调上的变化,我们将这种失真成为微分相位(DP)失真。在电视发射机中,一般都是采用对信号进行预失真的方法对DG、DP进行校正的。
    目前,对微分增益失真进行校正主要采用合成型校正电路,就是将两路或多路信号经非线性放大之后进行合成而实现的,最常见的是两路合成型校正电路,既将中频输入信号先经过倒相放大后送出一对相位相反的中频信号,并分别送至两路非线性放大器,然后由加法器将两路非线性放大器输出中频信号进行合成,以实现对微分增益失真进行预校正。然而这种校正电路需分别调整两路非线性放大器的拐点,调整涉及器件较多,相互间牵制较大,用计算机实现遥调相对困难,因此我们采用一路线性信号与一路非线性放大器合成的校正方法,其组成方框图及波形图(如下图)。

电视发射机的遥调技术

    在白扩张电路中,因为由中频信号分出的两路信号经放大后在加法器器中进行合成属于反相合成,故要求两路信号的幅度至少应相差一倍。
    对电视发射机一些主要指标的调整均可通过对电压值和开关量的调整来实现,现在要解决发射机遥调技术的难点及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通过计算机遥调获得校正电路所需的调整电压及开关量。
    我们以单片机AT89C2051为核心,通过接口电路与计算机相连接,再经一系列转换电路,就能实现上述各项功能,下图为控制电路的简单原理图。
电视发射机的遥调技术

    AT89C2051是美国ATMEL公司将闪烁存储器与MCS-51微控制器相结合开发生产的新型8位单片机,可编程闪烁存储器数据保留时间可达10年,芯片内带两级程序存储锁存和128×8位内部RAM,没有P0口和P2口,P1口是一个8位双向I/O口,管脚P1.2至P1.7提供内部上拉,P1.0和P1.1需要外部上拉。P3口管脚P3.0至P3.7是7个带内部上拉的双向I/O管脚,而P3.6已硬连为片内比较器的输入,不能作为通用I/O管脚访问。由电原理图可见,从上位计算机发出的调整指令,通过485接口电路转换后传给单片机AT89C2051,这种接口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抗雷击和ESD保护功能,最多可挂128个结点。单片机对控制信号进行分析、识别、运算,分别从P1.0和P1.1口输出SCL(串行时钟)信号和SDA(串行数据)信号(需外部电阻上拉),两路串行信号传送给8路、2线串行8-bit数模转换电路MAX521,一方面为转换电路提供控制信号,同时也提供了供转换的数据码流,“数模转换器”输出的模拟电压信号根据控制信息从不同的输出端口输出,经运算放大器驱动后就得到了随计算机控制信号而变化的调整电压,最高调整电压可由电位器调整。另外,从单片机P3.5输出的串行信号经8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164转换成并行信号,锁存在8位锁存器74LS373中,使用74LS164是为了解决单片机输出端口不够多的问题,使得单片机仅仅用1~2个端口便能够送出8个“0”或“1”数据。锁存器根据单片机提供的控制信号将锁存信号送至缓冲驱动器74LS06,最后输出调整开关量控制发射机调整电路中可编程衰减器、电子开关等单元,实现对发射机相关指标的调整。
    苏州台购置的具备计算机遥调功能的电视发射机,自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与其他设备相比,此发射机各项技术指标相对比较稳定,调整较为方便。相信随着“三遥”技术在电视发射领域的全面使用,电视播出的安全性、可靠性及设备技术指标将得到大幅提高,为以后真正做到“无人值守”提供了技术保证,对我们的安全优质播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