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全台网下播出系统的发展与变革

2013-06-25 黄学军 传播与制作


【摘要】在分析播出系统时,人们往往从系统结构、对外接口、业务流程、软件框架等方面进行分析。而本文从播出系统内部的微观出发,提出了在现代播出系统中发生的安全性、编单多样性、高控制精度、快速应急处理等等变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播出系统的发展和变革。
【关键词】 异地容灾  机动备播  合并  授时  守时  应急处理

引言
  现代的播出系统,除了为适应全台网环境下出现的格局变化以外,还有一些别的变化,这些变化虽然并没有影响播出系统的结构,也没有给播出系统的发展带来一些革命性的理念,但是,这些变化依然会给播出系统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些在全台网环境中播出系统内出现的一些变化。

一.更高的安全要求
  众所周知,安全性是播出系统中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在现代的播出系统中,针对安全性方面又有了一些的变化。
  1.建设异地容灾系统
  广电总局62号令中明确指出,省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卫星地球站应当配置完整、有效的容灾系统,保证特殊情况下主要节目安全播出。
  那么异地容灾系统与主播出系统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又有哪些联系呢?
  首先,异地容灾系统是一个与主播出系统完全独立的播出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可以跟随主播出系统播出的系统。这看似有些矛盾,其实不然。异地容灾系统在正常情况下需要跟随主播出系统播出,但是当主播出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异地容灾系统可以脱离主播出系统,独立进行播出。
  其次,异地容灾系统虽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播出系统,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自动从主播出系统获取节目素材信息、节目单信息和控制信息,做到真正的无人值守。
  “克隆播出”就是目前比较好的异地容灾系统,一方面其可以完全跟随主播出系统播出,另一方面也可以断开与主播系统的联系独立进行播出。目前已有多个省级电视台开始使用“克隆播出”系统建设其异地容灾系统。
  2.灵活的机动备播
  以往,在播出重要节目时,电视台除了主备硬盘播出以外,还会再准备一个像录像机这样的播出设备,跟随着重要节目播出。但是像录像机这样的播出设备,仅仅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跟随播出,如果出现长时间跟随播出的情况,那就还需要一个视频服务器通道作为第三备份播出了。
  然而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真正用到第三备份播出的情况是非常少的,在卫视频道上配置第三备播是有的,但在所有的频道上都配置第三备播显然在经济上是不太划算的。正式基于这样的考虑,如果有一个视频服务器通道能够在几个频道时间动态的跳换播出,将会同时满足经济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的要求。机动备播技术就是可以满足这种情况的技术,在使用了机动备播技术以后,即增加了系统安全性,又没有大幅提高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全台网下播出系统的发展与变革

二.更灵活的编单模式
  在传统的播出系统中,由于播出系统是一个“孤岛”,节目单的编辑必须要在播出系统中进行,节目单的编辑主要遵循两种逻辑,一种是先上载素材再编单的模式,另外一种是现编节目单再上载素材的模式。
  但是在新的环境中,节目单一般是由总编室发起,而播出系统一般是接收节目单,而且播出单中包含的一般节目和广告节目分别属于总编室和广告部两个部门管理,这时,不仅需要播出系统不但可以实现传统的编单模式,而且还要适应新环境下的节目单编辑和修改方法。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播出系统可以接受外部系统发送的节目单,例如总编室编辑的节目单、广告部门编辑的广告单等。
  第二,播出系统可以自动合并接受的节目单和广告单。合并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一是根据广告时段的开始时间进行合并,只要总编室节目单中预留的广告时段开始时间与广告部提供的广告单的开始时间一致,就进行合并;二是根据广告时段的名称合并,同理,只要两个单子的广告时段名称一致,就进行合并;三是顺序合并,即将一天中的广告时段按照顺序填入节目单中。这三种方式各有利弊,但都能够实现节目单与广告单的自动合并。

三.更精确的播出控制方式
  我们知道,播出控制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播出控制机的时钟精度,而播出控制机使用的普通PC平台其内部的RTC晶振的精度很低,每天会有几秒甚至几十秒的误差,这样的误差显然是无法直接使用在播控系统中的,这就需要对播出控制机的系统时间进行校正,而校正的过程又分为两个部分,授时部分和守时部分。
  顾名思义,授时就是将标准时间赋予播出控制机,使其系统时间与标准时间保持一致,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现在的校时基本上都采用网络方式校时,校时信息在网络上传递是会产生延迟的。为解决网络延迟的问题,现在大部分厂家在网络校时中都采用NTP授时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网络授时延迟的问题。
  第二,现在大部分的播出系统都是采用GPS时钟作为系统的标准时间的,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我们并不能保证GPS时钟永远都是正确的,在某些特定的时候,GPS时钟可能会产生跳变,例如,在跨年、闰年等特殊时刻,时间或者日期会出现跳变,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播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网络校时中设定一个校时的最大误差范围,这范围一般为几秒钟或者十几秒钟,如果播出控制机的系统时间与标准时间的误差超过的这个范围,则不校时,并发出警报,由人工来判断到底以那一个时间为准。
  如果说授时大家还都比较熟悉的话,那么守时对于一般的技术人员来说可能就比较陌生了,为了避免标准时间产生时钟跳变对播出造成影响,可以在播出控制机上增加守时装置,守时装置需要接入同步信号BB,通过获取BB信号中的行同步信号来对时间进行精确守时。这样播出控制机仅需在某一时刻获取精确的时间信息以后,就可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甚至是24小时内不再跟系统的标准时间校时,而是通过播出控制机内部的守时装置进行精确授时。这样,不但播出控制机的时钟精度大大提高,而且基本上不会受到时钟跳变的影响。

四.更快速的应急处理手段
  在传统的播出系统中,播出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日常的一个操作处理,例如:每天开始播出、结束播出、临时修改节目单、延长当前播出节目、手动TAKE、字幕操作等等;另一方面的工作就是观察播出状态以及发现问题以后的应急处理,包括:切备路信号、切应急信号等等。不过,不论是哪一方面的工作,值班人员大部分的操作都是在播出控制软件上进行的,如果是常规操作,在时间比较充裕的情况下,一般还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是应急操作、时间比较紧急的情况下,在软件上操作就会带来一定的不便,这主 要包括:
  第一, 一些操作按钮在软件上的界面比较小,在紧急情况下不容易点到;
  第二, 一般会有多个操作按钮并排排列在软件界面上,在紧急情况下还有可能出现按错的情况;
  第三, 在播出软件中,一般出于保护的需要,在点击这些操作按钮以后,还会再弹出一个确认窗口,让操作人员确认,这就增加的软件操作的步长,延迟的故障处理的时间。
  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需要在新的播出系统中增加快速应急处理的手段,而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种叫“特殊功能键”的设备,可以将播出系统在使用中常规的和应急的几个操作定义上,用来实现快速的应急处理。同时,设备中还配置了一个锁定/解锁键,用来在正常时段内锁住面板,避免误操作。

小结
  以上从四个方面分析的当前环境下播出系统出现的一些变化,也映出播出系统的发展和变革。其实我们在关注系统在结构上、流程上、系统上变化时,也应该关注播出系统内部的细节问题,关注这些变化。播出系统中出现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大的变革。B&P

贵州广播电视台 异地容灾 机动备播 合并 授时 守时 应急处理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