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管虎:《厨子戏子痞子》不是一个正常的叙事电影

2013-05-14 丁仁山 电影中国


突破:首次商业尝试 极致风格喜剧

  管虎作品屡获业内叫好,但票房上始终未能大火,一直是他有点遗憾的地方,毕竟在电视剧领域,他可是拍出过《黑洞》这样超热门电视剧的导演。《厨子戏子痞子》是管虎真正意义上第一部商业化电影的尝试,谈到这个他说:“我以前其实有点喜欢跟人对着干,心想为什么要拍你们喜欢看的东西?!但这次是尝试了解一下别人喜欢的,看看能不能稍微带一点。”商业的靠拢,从最早演员阵容的选择,到片名经过广泛调研从《虎烈拉》更改成《厨子戏子痞子》,再到学习好莱坞试片制度提前请观众看“毛片”,管虎的努力是看得见的。
  但有着强烈管虎烙印的极致风格化,在《厨戏痞》这样的商业喜剧上依然有鲜明体现,比如电影在一个“游戏”式的环境下,各种奇思妙想、过关斩将的整蛊愚人,其间不乏妙趣横生的计谋、机关、酷刑、陷阱等整蛊桥段,和贯穿始终的戏中戏剧情设计,就远不是洒狗血式的市场上常见的喜剧风格。对此管虎有自己的坚持:“我觉得拍一部完全符合观众要求的电影是特别愚蠢的事情,因为每个观众的看法和需求都不同,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要求。”
  最早的出发点是,我想尝试着纯粹做一个商业故事,首先是好玩好看,有新鲜感。是纯纯粹粹拍给观众看的。其次,是属于我自己的商业故事,而不是常规大众范围里认识的那种单线叙事的商业片。我觉得今天的电影市场,形态其实很单一,电影的叙事,形态营造,基本上都是一类的。我觉得有一点点自己的特色,有一点点自己的表达,有一点点给观众的挑战感,包括类型上,我们得尝试。这就是这个戏的成因,就是我们想试一下。能使观众接受,又有一点点不同,又有一点点管虎特色,这有什么不好?
 

行业:中国“零片酬”合伙人

  导演管虎,主演刘烨、张涵予、黄渤不仅是主创,更摇身一变成了投资方,四人透露,这次他们“零片酬”参与这部电影,“不收拍摄片酬,以片酬入股的方式参与投资,将制片投资放到最大,演好了,拍好了,观众爱看,我们再提票房分成。”《厨子戏子痞子》的模式吸引了包括光线、星美、华谊等国内电影力量聚合,组成国产电影“联合舰队”。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电影要发展下去,这么样不是一个办法,三分之二的钱都被演员拿走了,你只剩三分之一去用做制作,我觉得这事不对,应该大钱全用在制作上,这个我认为才是对的。其实也不是我们独创,纽约也有独立制片形态,大演员就给小电影演去不要钱,欧洲也有,中国现在也开始有了,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成不成地淌一条新路,对电影有好处就行。我们这次是哥儿几个都是这感觉,那就算一拍即合了,那有一个人说我不管,我该拿多少,拿多少,那这事成不了。所以我们都有勇气尝试,那说明白了,最多是一分钱不挣,这片子败了怎么办,聚一块哭一鼻子,该干嘛干嘛,白干一个活呗。”
 

其它:《厨戏痞》不是一个正常的叙事电影

  电影中国是什么样的动机促使您想要讲这样一个故事?
  管虎:鼓捣电视剧的途中鼓捣出一部电影
  第一,是因为正好我们有一个电视剧,快拍完了,仨演员的档期都空下来了,就有这么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次是真的破例了,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就把故事编出来了,生编出来(笑),跟好几个人讨论,然后剧本迅速落成,非常快,这完全属于那种商业操作里的工业化流程的一个必需元素;第二,我喜欢老电影,从小就看,像什么《地雷战》、《地道战》,还有《小兵张嘎》,是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希望有一个致敬感,能够拍出一个不一样的老电影,就是现代感强的老电影,用现代的人眼睛去看的那种;第三,整个故事形态它是有点儿拘在一个环境中,这个难度特别大。作为电影来讲,这个基本算是挑战了。我特别有兴趣尝试,在一个固定环境中,怎么能够把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各种奇思妙想、各种过关斩将。好玩儿嘛,这个也是兴趣使然,所以决定这事儿就非干不成了。
 
  电影中国:为什么会有厨、戏、痞这样的组合设置?三个角色有着怎么样的深层次代表意义?
  管虎:打造少见的“神经英雄”,设置角色性格,与演员形象,完全反向。
  我是这么想的,设置这么几个人物,跟他们本人给观众的形象其实是反着的。这几个演员其实大家都很了解,我们也特别熟悉,我们那时候就觉得要是再演一个什么《蓝宇》、《斗牛》就没什么意思。有没有那么一种可能,忧郁小生刘烨能耍起来,撒开了耍?涵予,他平常生活中有一种比较正经的劲儿劲儿的感觉,能不能拿出来,放大成阴阳怪气提溜着,黄渤的侉,能不能拿出他那种痞劲儿,发散成神经质的江湖气?我觉得都可以。我了解生活中的他们,挺像的(笑),其实,是本色。
 
管虎:《厨子戏子痞子》不是一个正常的叙事电影
 
  厨子、戏子、痞子,这三个人,是中国银幕上少见的“神经英雄”。我们都有兴趣尝试,给观众不一样的形象,从演员自身,看能不能挖掘出好玩儿的东西,这是创作的乐趣,也希望观众能感叹说“呦,不像我认识的涵予呀”。
 
管虎:《厨子戏子痞子》不是一个正常的叙事电影
 
  电影中国:电影还有梁静的“疯婆子”、脱线的“汉奸侦缉队”、以及非常抢眼神出鬼没的“日本小红人”,您能具体分析一下他们的作用和表现吗?
  管虎:其他角色设置,是增加趣味性,否则会太闷
 
管虎:《厨子戏子痞子》不是一个正常的叙事电影 管虎:《厨子戏子痞子》不是一个正常的叙事电影
 
  如果仅仅围绕着这三个人(指张涵予、刘烨、黄渤)把电影拍完了,没什么趣的,就看他仨就闷死了。他们是这个固定环境里的闯入者,起到视点的作用,他们有一种功能性,把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给大家慢慢展示,同时也是一种节奏上的调整。然后人物上,不能总是一味沉浸,要额外支出一个杈儿来。
  他们三个大老爷们形成一个组合,里面总得有一个异类、一个女的,总得有调剂。她又不能是一个常规女性,所以干脆她就是一个傻子。光是三个男人的戏,其实不好拍,梁静加入,确实能起到一定作用。其他角色的设置,都是中间环节,是过渡。
 
管虎:《厨子戏子痞子》不是一个正常的叙事电影
 
  电影中国:“十大酷刑暴虐日本人”的段落是观影中笑声最密集的,这样有趣的段落的设计灵感是什么?
  管虎:就是为了给观众个好玩的点
  这就是我瞎想,日本人不是老虎凳、辣椒水嘛,反正是商业电影,要带给观众个点,就像《叶问》一人打一百个,效果比较会好。
  《厨子戏子痞子》不是一个正常的叙事电影,从角色设置到故事线索,反着来,不是什么坏事。正好前提条件设计好了,日本人居于弱势(笑),这几个中国人“愚人”居于强势。这个前提,别的电影也没有。我们就试试,就是希望好玩,什么烧烤手法啊、刺身鱼手段啊,就这些东西都用上,就为了图一好玩儿。
 
  电影中国:最新“毛片”试映后,网友发微博说“这是管虎的转型之作”,你自己怎么解读
  管虎:我不会文艺到底,这无关转型,我什么都想尝试。
我差不多有八年时间在做电视剧,有很多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电视剧是什么?它是站在跟老百姓打交道的第一线,像二人转一样。观众不喜欢,你马上就失败,没下次。我的八年,是在锻炼,也是在测验自己是不是有为老百姓讲故事的能力。我觉得我身体里是有的。
  有机会拍电影以后,我想把自己最想要的品牌式作者化的东西表达出来,但这跟转型并无太大关系,是我早晚会做的,我早晚会走进做商业电影的主流里。一是因为我觉得我是这样的人,我有这样的爱好,我早晚会做自己真正想表达。所以说谈不上转型,骨子里都有喜欢。坦率的说,我不会文艺到底,文艺到底这不是我的性格,我什么都想尝试,失败了成功了没关系。二,如果我一直坚持所谓的文艺气质,目前看来举步维艰。在今天的市场,票房唯一的标准下,做电影是一件很难的事。我觉得自己有做商业片的素质。
  事实上,今天这个电影你说变化很大,在我看来不是。是我一直想做,甚至这个电影只是试水的小台阶儿,将来会更大(笑)。那也许更符合我想要的。所以可能别人看上去有点变化,两个原因,一是其实没变化,一直想做,二是市场,严格的说是被逼的。如果不是这么严峻的话,我可能还在延续一种自己的喜好。
 
  电影中国:如果用一句话的卖点来形容《厨子戏子痞子》,您会怎么来向大家推荐? 
  管虎:看不一样的三个演员呗。不一样的三个好演员,一个好玩好看的故事。这是我自己的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管虎:《厨子戏子痞子》不是一个正常的叙事电影
 
 

管虎 厨子戏子痞子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