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北仑电视台高标清 综合制播一体网络的建设之路

2013-01-21 贺佳 传播与制作


  一. 系统建设背景

  北仑电视台编辑制作设备经过近几年的数字化、非编化改造,目前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已拥有各种数字摄录一体机、数字摄像机、数字录像机,非编制作网的规模接近20台,新闻后期合成、专题、广告制作等已基本实现非编化,同时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电视节目制播的效率、质量、媒体资产的管理利用及共享、新业务的拓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节目的生产、管理、运营等经营管理方面和广电高清化、三网融合等新技术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已有设备已经满足不了制作需求;上送高清节目的制作与加工;节目制作效率低下、制作时效性差、生产成本偏高;文稿系统写稿、审核的流程单一,影响节目加工速度;直播演播系统压力大,操作反复,故障点多;节目生产管理工作异常繁杂,人为安全隐患多,系统安全无法保障;设备系统间孤岛现象普遍,依然靠传统磁带的交换方式;高标清同播系统的设计;原有节目资源的保存手段不科学不合理,使用率低下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北仑电视台建设全台网的总体思路是:站在三到五年的高度,综合考虑网络基础平台、存储核心平台、数据交换及总线平台的可靠性、安全性、高性能、扩展性等因素,做到系统基础平台、功能扎实全面,既满足目前使用需求,又兼顾今后从工作站数量上、新业务及功能上的无缝扩展,避免重复投资整合、“抛弃式升级”等现象的发生。

  本文着重介绍北仑电视台高标清综合制播一体网络从系统架构上具有的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及其节目制播运营等技术特色。

  二. 系统总体设计

  在2009年前北仑电视台全台网建设启动时,台内就定位将建立一个以内容产业为主体的数字化网络平台,能够实现素材采集、节目制作、资料存储、播出分发等各环节中最优化的生产方式、最有效的资源整合、最精细的流程管理;能够采取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实现海量的节目生产能力,实现节目低成本制作,实现可控的节目内容市场化运作;实现北仑电视台产业链技术服务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的愿景,实现总台整体竞争优势新格局、新模式、新动力的形成。

北仑电视台高标清 综合制播一体网络的建设之路

图1 北仑电视台全台网总体规划枝术架构

  通过前期国内广电行业的发展状况,基于北仑电视台当时的基本情况,结合国内广电发展状况,我台将高标清制播一体网络系统将建设分为三期工程:

  1. 一期新闻网的统一改造及与播出系统的互联(2009年)

  一期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建设升级新闻制作网,重新整合台内现有制作网设备,形成全台统一制作系统,北仑电视台改造制作网的目的就是能够利用现有的成熟的视音频处理以及网络技术实现节目的高效,高产,高质。完成台内的节目制作任务,同时,采用采用全新的非编工作站产品,将为台内以后全面平滑升级到高清带来很大便利。

  在与方正播出系统互联方面,采用直连通道,实现无带化的播出。

  建立收录系统,完成接受卫星、传输等基带信号的自动收录并向制作网络系统自动分发。

  启用文稿系统,一期的文稿系统部署于业务网内的CS架构,主要让台内记者适应基于电脑写稿、审稿等工作。可以为台内无纸化节目制作带来极大便利,而且采用计算机网络自动流程控制、版本管理等功能,可以充分提高北仑电视台新闻、专题节目制作效率和质量,避免人为工作流程所带来的弊端。

  建立生产型媒资,先解决日常节目的归档问题,避免珍贵资料的堆积和重复上载。

  2. 二期媒资系统、主干系统的建设及互联互通(2010年)

  在一期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将现有制作网混乱的编辑设备进行整合,统一管理、统一界面操作、统一流程管理,不仅可以充分实现协同工作、资源共享、流程控制,而且对于台内设备的管理及利用业带来好处,也为今后台内技术维护降低资金、人力等投入成本。

  建立媒体资产内容管理系统,促进北仑电视台内容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全面提升媒体资产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媒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同时采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大幅度降低现有资料保存成本,简化资料保存流程和工作量。

  为了解决多个信息孤岛的互连互通问题,构建基于ESB、EMB双总线的主干网络平台,通过主干平台完成各个系统之间的消息传递和数据迁移任务。

  同时完善文稿系统,构建办公文稿服务,使记者在办公网络中就可完成文稿的报题、写稿、审稿等工作。

  3. 三期实现全制作网面向全高清的升级(2012年)

  在三期工程中,将全面升级一期项目中的非编工作站,在不修改原有网络的基础上,通过替换部分IO通道板卡,升级现有实现全台非编软件,使其支持高标清混编模式;同时优化全台节目制播流程,使其支持高标清同播;升级扩容存储系统,带宽和存储容量支持高标清节目制作加工。

  三. 系统总体流程特点

  在以往的小规模节目制作中,受节目特点的限制及系统功能的制约,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流程化制作,或者说无法提萃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流程。为了适应北仑电视台制作网络子系统的网络化节目制作环境,为大规模节目制作引入规范的流程,是系统深化设计时的一项重要任务。

北仑电视台高标清 综合制播一体网络的建设之路

图2 北仑电视台高标清制播网络高标清协同工作流程示意图

  因此在三期扩容改造时,从系统层面要强调的是数据流的节点最少,避免节目文件的多次复制甚至是打包合成,最大程度的保证文件的原始质量。实现的办法是采用高性能共享存储体,同一素材在存储体中只存在一份,编辑工作站对素材仅仅是引用关系。只有在成片审查和入库时,才会产生实体文件的迁移。

  如果把某一期节目或一档栏目的制作视为一个进程,那么在这个进程下的每个工位就是一个独立的线程,多个线程可并行服务于一个进程。从宏观面上看,一个综合制作网络内将包含包括:标清、高清多个节目制作进程。

  为了管理制作网络内的多个制作进程,必须部署一套强有力的工作流引擎,而且对现有的制作网络引擎会做调整。工作流引擎将任务分发给各工位后,随时监控各工位上报的线程进度,并参照事先制定的流程模板,对线程进度做出判断,对进度过慢的线程做出警示。

  1. 高清信号的采集通过高清非编进行高清的采集,采集的同时生成高清和标清两个版本,高清和标清都记录在FC存储体中。

北仑电视台高标清 综合制播一体网络的建设之路

图3 北仑电视台高标清制播网络高标清采集示意图

  2. 素材上载完成后,进入现有标清的制作流程,完成文稿、配音、包装、剪辑等工作。

  3. 标清节目审核通过后,标题同时生成一个高清的工程文件,打包合成服务器先对审核完成的标清工程文件进行后台的自动打包合成,并送播。

  4. 标清节目审核通过后,在高清的非编打开AUTO.NET标题时,系统会自动打开高清的工程文件,打开时,系统自动将工程中字幕信息进行上变换,同时轨道上素材也将自动关联变更为FC存储上的高清素材。

  记者对轨道上的高清素材和上变换的字幕等信息进行浏览微调,调整后通过录像机进行信号的下载,并送播。

  节目剪辑的素材来源主要是从通过基带信号进行上载到制作网络系统中,其中标清为25Mbps素材,为高清Mpeg I 100Mbps素材。

北仑电视台高标清 综合制播一体网络的建设之路

图4 北仑电视台高标清制播网络高标清同播流程示意图

  为了提高今后节目生产加工的效率,制作网络改造完成后,节目的剪辑也全部采用高清素材进行剪辑,剪辑完成后通过网络打包送到高清新闻演播室直播系统,直播时再通过演播室切换台下变换器输出定义模式的标清信号,完成标清的同播。同时在送高清打包时,打包服务会再打包生成一版标清的素材,打包完成的高标清素材会送至方正播出服务器作为备播或重播素材。

  标清工程上变化高清工程文件,字幕、图片、NVE动画等比例放大,放大后的字幕、图片、NVE动画等图文任然在4:3的安全框中,这样无论是首播还是复播的高清节目字幕相关文件都在4:3的安全框范围内,高清复播节目播出时通过下变化器采用切边的方式变化为标清,又确保字幕、图片等文字信息完整。

北仑电视台高标清 综合制播一体网络的建设之路

图5 北仑电视台高标清制播网络高清下变换标清示意图

  四. 演播室直播系统设计特点[page]

  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二期扩容时,在一期已经建设的新闻制作网络中的建设一个全流程的新闻直播演播室系统,新闻直播演播室与已建成的新闻制播网紧耦合,演播室能接收现有新闻制播网的节目串编单形成直播串编单、能接收新闻网的文稿素材。

  同时通过MOS协议完成播出控制工作站、提词器、字幕机、在线包装等系统的联动,也就是说串编单调整工作站所做的各种操作,都实时的输出到播出控制工作站、提词器、字幕机等软件中,同时也会收到视频各种状态的反馈信息。使在导控室控制责任编辑,能实时的、直接的了解播出中的各种状况。

  在演播室直播系统中还首次尝试切换台与播出控制工作站采用GPI触发联动,让导播通过切换台的切换自动完成播出服务器的播放、停止、下一条的播出等指令,使演播室的工作人员,减少工作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北仑电视台高标清 综合制播一体网络的建设之路

图6 北仑电视台新闻直播演播室各控制协议逻辑关系示意图

  五. 总结

  北仑电视台采用了一流的节目制播和运行管理平台,同时为其他各种媒体的信息发布和交互提供了优质平台;创新的文稿系统,突破传统文稿系统的壁垒,使记者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意终端在第一时间完成文稿的书写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节目制作时效性; 基于双网架构和分布式体系架构,为县级台提供实现了一套高性价比全台网案例,并符合广电总局的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要求。

  北仑电视台全台制播网络系统共有近25台(套)编辑站点、近15台服务器以及超过50TB的存储容量,全面支撑起北仑电视台全台2个标清频道、1个高清测试频道、6多个栏目全面数字化、网络化、流程化的节目制播和管理业务,到目前为止,北仑电视台全台制播网络系统全流程上线已安全播出近100天,每天播出近1小时自办节目。

  北仑电视台全台制播网络系统项目实现了ESB、EMB双总线架构以及高标清同播等系统的技术集成,在演播直播、系统运行监控管理的设计和应用软件开发上有所创新,希望能给县级市电视台全台制播网络的建设提供借鉴参考。B&P

北仑电视台高标清 综合制播一体网络的建设之路

图7 北仑电视台高标清制播一体网结构示意图

北仑电视台 电视台网 全台网 多元化文稿审核 高安全区 双总线 SOA 监控管理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