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广电2012年十大关键词

2013-01-17 威可多尔 传播与制作


  1、OTT

  OTT是指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机顶盒、PAD、智能手机等等。意指在网络之上提供服务,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通过互联网传输的视频节目,如PPS、UUSEE等平台的内容传输到显示屏幕(包括电视)上。

  OTT传输的基础网络是IP网络,在具有基础设施的网络里开展OTT业务没有太多的限制,在通过广电的有线网上去开展OTT服务不需要建专网,节省了网络建设费用。同时OTT对内容的质量要求并不高,不需要保证那么高的质量,内容的生产制作成本就低,这为传输内容的极大丰富提供了可能,而丰富的内容正是吸引观众的基础。

  广电总局181号文件的下发,标志着中国可管可控的OTT模式的建立,通过牌照制方式实现对OTT的可管可控,由广电总局认可的集成牌照方负责提供内容播控,且互联网电视与牌照方客户端完全绑定,通过牌照方的集成播控平台对客户端实行控制和管理。

  这三种模式都是通过IP网络来传输电视节目,突破了内容传输在地域上的限制,它将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的潜能激发了出来。OTT可以面向全球用户提供电视播出服务,其终端类型也不受任何限制,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机顶盒、PAD、智能手机等,通过互联网,就可以享受OTT服务,Google TV、Apple TV就是典型的OTT服务。

  OTT成熟的商业模式、完善的产业结构、低成本的运营,已经得到了业界的认可,是符合我们广电发展要求的。我们相信OTT和智能终端的解决方案一定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吸引电视用户,很好的应对来自互联网视频网站和IPTV的挑战,带给广电巨大的提升和改变。

  2、高效率视频压缩

  高效率视频编码(HEVC)做为联合工作组—视频编码(JCT-VC)——ITU-T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和ISO/IECE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的一个合作项目组——当前正在制订的最新视频编码标准。现在标准化正在进行中,2012年中技术达到稳定,2013年1月完成。爱立信积极参与此标准制定工作。

  此新标准的目标是具有与以前的视频压缩标准相同的革命性影响,有助于支持提供给消费者的新兴数字娱乐内容的制作。

  随着融合、多屏电视世界的出现,HEVC将有助于增加DSL上IPTV视频的服务覆盖,并且在带宽受限的场所增加新闻采集点对点链路。在更基本的层面,HEVC能够增加家庭中使用的多种屏幕数量,并且用较低的回传和分配网络成本建立“多屏家庭”。

  3、云计算

  2011年,云计算继续位居全球十大战略技术之首,发展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国家投入15亿元支持15个云计算示范项目,30余个地方政府推出了云计算产业规划。在“云计算广电应用与发展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的推动下,云计算逐步为广电领域所认知,南京20余万用户已用上云媒体电视,天华传媒云分发平台已经在多地部署,cStor云存储系统试水媒资系统和播出系统,歌华、文广、同洲、华数、数码视讯等纷纷抛出云计算战略。2012年,云计算将继续助推三网融合、四屏合一,打造云电视、实现云服务将成为广电发展主流方向,云计算将成为NGB的重要支点。

  2012年,云计算继续助推三网融合、四屏合一,打造云电视、实现云服务将成为广电发展主流方向,云计算将成为NGB的重要支点。

  4、伦敦奥运

  2012伦敦奥运会,广电又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

  除电视外、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观看赛事直播和点播成为流行。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提供给转播商们一些“转播数据信号”,数据信号包括时间表、启动列表、结果和奖牌以及常规的赛事数据,还包括一些一转播特殊信息,如IBC分销渠道、日志信息,ONC纲要和转播商新闻公告,这使得转播商真正推动第二屏观看。最值得一提的是BBC、NHK和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在奥运会期间试验的8K超高清电视奥运转播。16倍HDTV分辨率和22.2声道环绕声,在图像质量、音质和细节表现力上都实现了大幅跨越,在现场看过的观众都惊叹SHV(Super Hi-Vision)的清晰度。

  同时,伦敦奥运会把3D电视体验最大规模地推向体育赛事,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制作了开闭幕式、男女体操、跳水和游泳田径赛等3D节目,使得全球观众首次有机会观看3D奥运会。3D技术在奥运会也得到了一些扩展,共制作了约230小时的3D内容,一共有33台摄像机,包括集成设备的组合,现场采集和现场制作设施上,伦敦奥运会的部署内容也有不少特色。包括多种特殊摄像机采集,慢动作录制,中央媒体归档以及先进的内容管理,媒体共享制作流程系统和现场图文包装等等。

  5、3D和超高清

  2011年3D电视技术飞速发展,国内广电人通过学习与探索,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3D电视节目。为了2012年元月一日中国3D电视试验频道的开播,广大电视人投入了无限的热情、智慧和汗水,中国电视技术发展从此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应该看到,现阶段帧兼容方式的3D电视技术还有待完善,3D节目制作与节目交换标准有待确立。3D电视试验频道的六家电视台共同努力,迎接3D电视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中国3D电视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最近,电广传媒旗下湖南有线电视集团在国内率先同步上线3D高清电视回看和3D高清视频点播,标志着湖南有线电视全面进入3D高清点播时代。业内人士指出,此次3D高清电视回看和3D视频点播的同步上线,表明电广传媒的有线网络业务已步入全新的发展时期,增值业务种类和服务将成为发力重点,预期业务规模和收入将逐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4K,是新一代好莱坞大片的分辨率标准。它不同于我们在家里看的高清电视(1080P,1920×1080分辨率),也不同于传统数字影院的2K分辨率的大屏幕(2048×1080分辨率),而是具有4096×2160分辨率的超精细画面。简单地说,在家里看到的高清电视是207万像素的画面,而在传统数字影院里看到的是221万像素的画面,在4K影院里则能看到885万像素的高清晰画面。4K超高清电视机放映的影片相当于电影原片的视觉效果。

  在遍布全国各地的诸多电影院线,顾客已经能够欣赏到震撼的4K影像;在广电领域,工程师在配合电视节目创作团队探讨4K节目制作的可行性;在北京天文馆的4D剧场,5台4K投影机将4K影像投放在33米宽的巨幕上,给科普爱好者带来身临其境的观感。这是索尼4K技术已经成功应用或正在探索的领域。去年4月,索尼在中国内地发售的首款家用4K投影机VPL-VW1000ES,开始了4K技术在家庭娱乐领域的首次尝试。而4K电视机KD-84X9000的上市,则是彩电行业技术竞争的升华。

  就在大家都把1080p监视器作为高清标准时,对更高分辨率监视器(包括消费产品)的关注正不断增加。制定分配乃至广播此更高分辨率内容的下一代标准的标准组织是推波助澜者。

  此技术的正式名称为“超高清电视”(UHDTV),其基础并不新鲜:早在2006年NAB展览会上,NHK就展示了UHDTV。

  ITU公布了与超高清电视(UHDTV)发展有关的质量标准建议。此建议(ITU-R)来自ITU的第六研究组,提议分两步走过渡到UHDTV:首先转到4K图像,然后到8K视频。第一阶段是800万像素(3840x2160)的图像,第二阶段是约3200万像素(7680x4320)的图像。8K超高清电视系统被国际电联(ITU)批准为下一代全球电视格式已成定势。随着4K电视机上市,而内容几乎不存在,制造商现在将必须开始瞄准此新8K格式,它被认为是人眼能够处理的极限。

  值得一提的是BBC、NHK和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在伦敦奥运会期间试验了8K超高清电视奥运转播。16倍HDTV分辨率和22.2声道环绕声,在现场看过的观众都惊叹UHDTV的清晰度,认为比3D更3D,但又比看3D轻松多了,觉得它应该是下一代或下下一代电视格式。据悉,NHK正在考虑2016年开始试播其8K超高清,比原计划快4年。

  预期在2015-2016年,当欧洲付费电视广播机构接受此技术,欧洲观众将成为最先体验超高清电视的观众之一。同样,美国的DirecTV也表达了对UHDTV的热情。

  6、行业整合[page]

  距离2012年结束还有一个月时间,广电总局年底前“一省一网”的整合目标和国务院推进的三网融合试点都将进入总结收官阶段。

  前者意味着尚未完成整合的省级广电网需快马加鞭,后者意味着广电运营商将要直面强大的电信系运营商的竞争。走完2012年最后一个月,不论整合是否完成,广电运营商都将置身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2010年初,国家广电总局曾提出2010年底基本实现“一省一网”的目标,不过当时并未完成,此后,“一省一网”时间表推迟至2012年底。截至2012年年底,大多数省网公司都进行了一些整合,包括注册成立省级公司、省级公司挂牌成立等等,但真正意义上的省网融合最终要达到人、财、物三位一体的整合,只不过这条路会比较漫长。

  问题是时间不等人,无论广电运营商能否在年底前完成整合,他们都将从2013年起被抛入与电信系运营商的完全竞争中去。

  国务院在去年11月份正式下发国函184号文件,同意组建国家级有线网络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广电”。根据规划,中国广电将负责全国范围内有线电视网络有关业务,并开展三网融合业务。中国广电将对全国广电网络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中国广电注册资本45亿元,将由财政部出资。广电系统近年来一直期待的“全国一张网”即将正式进入实操阶段。

  7、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是国家战略,核心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提高公民的净福利,而且“三网融合”是一个长期发展或演进的过程。以此作为判断标准,“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广电方面,试点城市纷纷启动了双向网络改造,加快了有线电视数字化的进程,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还试验了交互电视;不仅使老百姓的电视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而且在逐步实现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从2D到3D、从单向到双向、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这些转变不仅增强主流媒体——电视的竞争力,也提高了党和政府主流舆论阵地的竞争力;而且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提高了公民的净福利。电信方面,大幅度提高用户接入带宽,每兆带宽价格大幅度下降;同样达到了“三网融合”的国家战略要求。互联互通与社会进步、国家竞争力和公民净福利相比,后者更为重要。

  8、全媒体

  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媒体向“现代、新型、综合”的方向发展。即建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媒体形态,是综合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的全媒体。其特点是在制作方面媒体内容的综合采集、综合制作,同一主题是音视图文的综合制作、综合发布。在传输方面是在数字化的广播或电信网上,以互联网或广播协议为基础,综合传输音视图文的新型媒体形态。在便携终端、电视机及计算机终端实现音视图文融合的新型媒体的综合呈现。全媒体是三网融合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之一。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传媒业的变革与创新,全媒体发展是媒体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2010年,全媒体得到了传媒业广泛的关注与讨论,2011年,全媒体运营已经成为不同类型媒体机构的核心发展战略之一,得到了广泛的部署与实践。全媒体的发展得益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而全媒体运营更需要创新的技术支撑体系。全媒体运营是传媒变革、打造传媒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方向。

  9、社交电视

  社交电视就是将社交媒体同电视进行无缝地结合,让电视成为社交媒体的重要终端。社交电视的目的很简单:让身处不同地方的电视观众能够方便地共享和讨论他们正在观看的电视节目。这样,观众既可以评论热播电视剧的下一季,也可以一起庆祝进球等,用户也可以更容易地找到想看的节目。

  社交电视是近年整个电视行业的热点,根据粗略统计,全球有超过1000家公司在从事与社交电视相关的业务,包括平台建设、运营、数据分析、广告、技术提供等等,随着数字电视运营商、内容集成商、内容提供商、电视台、电视栏目、广告赞助商等已经在电视产业中的企业加入进来,使得社交电视的形态千变万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二十多家初创公司获得了总计超过三亿美元的风险投资,预计在4-5年内会形成超过12亿美元的收入规模。另外,国内也有超过100个团队从事与社交电视相关的创业。

  10、多屏互动

  多屏互动所指的是基于DLNA协议或闪联协议,通过WIFI网络连接,在不同多媒体终端上,如常见基于Ios,Android,Symbian等不同操作系统上的不同智能终端设备如手机,PAD,TV等之间,可进行多媒体(音频,视频,图片)内容的传输,解析,展示,控制等一系列操作,可以在不同平台设备上同时共享展示内容,丰富用户的多媒体生活。简单的说,就是几种设备的屏幕,通过专门的连接设备就可以互相连接转换。比如手机上的电影可以在电视上播放,平板上的图片可以在电视上分享,电脑的内容可以投影到电视上。是一种时下正在悄然兴起的高级技术。

  2012年度广电热门关键词,“多屏互动”当仁不让位列其中。在APP市场,几乎所有的智能电视机生产商都对“多屏互动”技术垂涎三尺,把实现电视、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的信息互动视为产品的一大亮点。随着各项技术的突飞猛进,多屏互动成为未来发展不可逆转之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等不同屏幕之间的内容切换和分享,成为用户日益迫切的需求,不少厂商都推出了形态各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比如,互联网电视是让电视机本身具有直接上网的功能,从而实现海量互联网内容尤其是网络视频在电视上的延伸;机顶盒让用户不需要升级电视,获取网络内容的功能由外置的“盒子”来完成,苹果的Apple TV、小米“盒子”以及早前的盛大“盒子”都是这种思路。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是个全民“多屏互动”的时代。B&P

传播与制作 广电 2012 关键词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