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火热的3D,4K对于电影观众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这丝毫不影响厂商们推进的热情,毕竟4K并不是一个花哨的宣传噱头,而是实实在在能给观众带来超越以往的视觉体验。当前数字电影流行主体为2K,分辨率是2,048×1,080,而4K的分辨率高达4,096×2,160,总像素超过800万,清晰度是2K的4倍,而且图像质量还超越了当前35mm胶片放映的水平,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特写,观影效果将更加清晰、流畅、逼真。

先行者
索尼是4K数字电影最早也是最为强力的推进者,自2004年推出第一台4K数字投影机开始,已经发展成为可以全方位提供4K放映系统的设备制造商。截至目前,索尼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了10,000台4K投影机的安装,是部署4K系统最多的设备厂商。在中国,索尼从2009就开始与金逸、橙天嘉禾等院线合作4K应用,2011年9月更是与橙天嘉禾签订了百余台4K放映机供应合作协议。到2012年上半年,已在橙天嘉禾、金逸院线等多家客户安装了112台索尼数字影院投影机,下半年这一数字还将继续攀高,预计到2015年,供应总数将达千台。为了促进4K的推广,使4K投影机的安装、调试、应用、维护能够得到高品质的技术支持服务,索尼还搭建了4K数字影院业务支持平台,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大型观影活动,力图将4K引为潮流。
4K分辨率对显示器件的技术水平是极大的挑战,索尼采用的SXRD(硅晶体反射显示)技术率先获得突破,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商业用4K数字放映机,从而获得先发优势。而DLP技术提供商德州仪器TI公司直到2009年6月才正式对外宣布,4K DLP技术将用于DLP数字影院投影技术中,并向其授权厂商巴可、科视和NEC提供DLP影院增强型4K芯片。当年10月上旬,三家厂商纷纷发布4K DLP放映机并开始接受客户预定,由此拉开了放映机厂商全部冲击4K的序幕。

索尼SXRD技术的4K数字放映机
4大厂商全亮相
2011年3月,在北美电影放映业展览会CinemaCon上,索尼、科视、巴可、NEC四家公司首次全部主打4K产品。索尼通过展会赞助在展厅显著处、会场指南手册上进行大量宣传,播放4K电影片段内容演示,希望利用先发优势抢占主动。巴可的DP4K-32B、科视CP4200系列、NEC的NC3240S都在醒目处摆放并重点推介,表示当年开始发货,同时巴可、科视、NEC三家还推出了2K升级服务,可将原有2K放映系统升级为4K系统。这一幕在8月举行的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上重复上演,掀起了业内对4K的极大关注。当年巴可的DLP 4K放映机开始在美国Cinemark院线安装,总计计划安装4,600套,最先安装的是位于普莱诺的德克萨斯影院,这是全球4K DLP数字放映机的首次商用安装。在中国,巴可的4K放映机先后落户沈阳美嘉欢乐影城和成都王府井百货电影院;科视方面则与万达集团签订350台科视放映机的销售合同,其中70台为4K放映机。今年6月巴可还展示了超高亮度4K的激光放映机,预计2013年正式供货。此产品对未来影响深远,因为在数字影院放映机后期维护费用中,仅1,000小时寿命左右、昂贵氙灯光源的定期更换是最大的支出,替换为数万小时寿命的激光光源后将完全免除更换灯泡的巨大费用。



科视、巴可、NEC各自展示的4K放映机
推进步伐不一
从目前推进情况来看,4K销售最好、最为积极的是索尼。因为前些年全球数字影院发展并不快,多元化的索尼并没有参与2K放映机的竞争,巴可、科视、NEC成为了2K数字电影放映机的主导者。随着近些年全球数字电影出现井喷式发展,强烈吸引索尼投入其中。考虑到如生产2K产品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于是直接以4K切入。为了尽快占领市场,索尼4K放映机仅以比同类2K机型高20%-30%的价格进行销售,降低了影院的升级改造成本。启动初期4K片源十分有限,但3D十分火热,因此索尼设计了独特的3D双镜头装置实现单机3D放映功能,这个3D系统有别于目前市场上的双机3D放映系统以及单机时差式交替显示3D放映系统。放映3D电影时,索尼4K放映机可以用单机达到几乎等同于双机放映的亮度和高清画质。同时为了解决4K片源少、拍摄成本高的问题,索尼还发布了F65型号4K数字摄像机,实现了4K制作流程的拍摄数字化。索尼方面表示,这些举措使索尼4K销售情况相当不错。

索尼F65 4K摄像机
相比索尼,DLP阵营厂商虽然对4K也相当重视,但仅把它作为多项产品中的一项来对待。如德州仪器TI公司目前有四款数字电影芯片,覆盖了从6米到32米银幕的需要,其中1.3英寸4K芯片于2010年夏季发布。德州仪器DLP Cinema产品事业部经理Dave Duncan称,数字影院市场的需求是多样的,没有一款芯片能够满足所有需要。因此TI提供了多层次产品阵容,满足差异化需求。
Dave Duncan先生说,目前整个数字影院系统中,2K依然是主流,市场中80%以上的份额是2K产品。虽然4K产品这两年在不断涌现,但是由于产品成本以及内容源的缺乏问题,4K数字影院投影机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4K和2K相比,在亮度上和投影画面上却有一定提高,但是在实际观看动态画面时,4K和2K的效果差异并不明显,只是在静态画面时4K的画面在边角部分更有层次感。当然当未来行业对更大画面、分辨率更高的产品需求更旺盛时,4K产品将会有机会,TI会持续关注。
4K电影要想获得超越2K的清晰度,必须在20米以上大屏幕上才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也就是在巨幕上才有更好展现。事实上近几年巨幕数量增长也很快,2011年全球巨幕总数达到了1,000块,其中数字巨幕占据700余块。巨幕调研公司LF Examiner提供的数据表明,2011年巨幕影院协会(GSCA)旗下巨幕数量已经达到718块,比2010年增加115块,增长率为18.5%。在此情况下,科视、巴可都积极开展了巨幕技术研发与试验。巴可在2012年初进行了4K高帧率3D巨幕放映演示,科视公司不久前针对巨幕放映也推出了双机解决方案套件。
就中国来说,数字电影下一步发展重点在国内二三线城市,这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指出。在未来5年内,中国二三线城市将增加电影屏幕5,000到10,000块。“这对于中影巴可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中影巴可(北京)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栩翔表示,“我们应中国市场而开发新产品,使全产品线更加丰富,让中国小型放映厅到中大型影厅都能获得完整的一体化放映解决方案,包括2K和4K。” 同时他认为中国2-3级城市由于资金有限,更适合小影厅建设,2K在这些地方会比4K获得更广泛应用。
科视中国区总经理肖亮称4K一定是未来发展方向,除了数字电影,在模拟仿真、主题公园、租赁舞台等商用场合都会有需求。科视的目标就是使客户以最少的投影数量达到更高亮度、清晰度和自由度,除了4K,现在科视的8K投影也在研制中。但4K在数字影院短期内还不会很快普及,虽有高分辨率、可以展示更为细腻的画面,但当前4K影片少、设备比2K也贵出不少,同时还会造成存贮、传输等相关成本急剧增加,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4K发展。

佳能C500 4K摄像机
前景看好阵容强
当前业界也基本形成共识,4K发展前景广阔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任何新生产品都会面临的。令人欣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4K产品阵容中来。佳能、JVC、RED、索尼、松下等均发布了4K摄像机,专注于电影摄像机的RED居然还出品了4K激光投影机来延展其电影产业链。夏普、佳能、TVLogic都已经推出了支持4K分辨率的显示器产品,LG、三星、东芝的4K电视也即将上市,就连英特尔也确认下一代Ivy Bridge GPU将支持4K。
4K产品链现已基本形成,厂商们将4K作为重点开始了广泛的市场预热,尽管暂时还未被公众所熟悉,但4K时代距离我们已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