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云计算飘进NGB 点缀三网融合一片天

2012-08-20 传播与制作


  一.云计算是三网融合下提供服务的支撑

  “我们对三网融合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不管怎样中国将会很快实现三网融合。不久以后,用户将看两样东西:一是物联网使每个商品都有一个无线标签。另外就是云,这是我们的目标愿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委会副主任倪光南在7月19日“第三届云计算广电应用与发展研讨会上”讲到。他强调,三网融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三网融合后,从获取服务的角度来看网络将是统一的,而提供服务的计算资源高度共享,采用云计算是大势所趋,所以云计算是三网融合下提供服务的支撑。“三网融合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和物都可与云计算相联,获取所需的云服务。”

  云计算的发展是一个演进的过程。据IBM研究表明,IT历史上大约每十五年计算模式发生一次重大变革。云计算需要很多技术支撑,一系列技术相互整合最后变成云计算。云计算技术目前还在持续发展、不断完善,包括安全标准等一系列问题。现在有一种说法叫做“大数据、大用户、大系统”,预计未来20年信息量将增长44倍,2009年数据量为0.8ZB,而2020年将达到35.2ZB(1ZB=1021),这样大的规模必然用云计算来解决。

  二.构建自主可控的云计算产业链

  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标准、解决方案等均未成熟,市场也未被跨国公司垄断,有利于构建自主可控的云计算产业链。

  目前引领云计算的大型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的技术成果主要用于支撑其自身业务,没有形成通用化的云计算基础软件产品以及各类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不能满足我国大部门、大企业、大城市建设云计算的需求。因此国产云计算软硬件、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有广阔的市场,可以为发展中国自主可控云计算产业链提供有力的支撑。云计算带动了IT架构的变化,整个产业链需要重组,包括平台供应商、服务提供商、应用开发者。

  倪光南院士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没有赶上工业化、电气化,现在赶上了云计算的浪潮。这是中国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北京亦庄开发区的云基地,发展仅仅几年的时间就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大型服务器到制作核心软件、提供各种服务。”云基地内环境优雅,前来的参会者数量也不少。云基地分为云端、云箱(模块化数据中心)超云(云服务器)、云系统、云已落地(云计算行业运用与案例)、云服务六大展区。这说明中国完全可以抓住云计算这个机会发展。

  三.云计算的到来宣告了PC时代的终结

  2011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75445亿元,同比增长21.1%。但这个产业大而不强,属于低附加值、低利润产业。当前对节能减排、绿色IT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扩大产业规模已面临瓶颈。

  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国家将大力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抓住云端设备兴起的机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由工业大国变成工业强国。

  云计算的到来宣告了PC时代的终结,现在真正进入了后PC时代。云端设备将是多样化的,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等。如果计入各种物联网设备则更将达到海量规模。云端设备不是PC的延续,而是新一代信息设备。云端设备的总量将很快超过PC,尤其是与PC被Wintel架构垄断不同,云端设备将是多种架构并存,这为中国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移动互联网领域新业态

  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后,苹果公司拓展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成为头号高科技企业,引发了产业链垂直整合的趋势,改变了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游戏规则,其他公司竞相效仿,市场重新洗牌。这也为中国企业等后来者提供了机遇。计算机早期主机时期产业链是垂直整合,到PC时期是水平整合,现在又发展到更大范围的垂直整合:围绕一两个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整合了上下游生产链得更多环节,纳入了更多的企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使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的竞争发展为生态系统的竞争。

  目前,移动互联网领域已有三大生态系统并存,他们的营造者分别是苹果、谷歌和微软,未来 与它们竞争的新生态系统可能有三星、中国营造的生态系统。

  比如苹果,最底层的零部件虽然不是自己做,但供应商都跟着苹果走。硬件和核心技术都是苹果自己的,IOS是自己的核心技术,富士康为苹果加工整机。苹果的iPad、iPhone、iTV,都是通过专卖店销售,有很高的利润。苹果的商业模式能够和内容商分成。苹果的应用基本上都是其他人帮它开发的。苹果最大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现在苹果有自己的地图,最终它会变成一个主要服务提供商。苹果比IBM在主机时代的整合更厉害,已经螺旋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中国还没有类似于苹果、谷歌、微软那样的企业,也缺乏类似于iOS、Android、Windows 8那样的核心技术。当务之急,中国应倾国之力支持一种自主OS和一种自主CPU,围绕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发挥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内需市场优势,营造自己的生态系统,力争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应及时改革陈旧的科技管理体制,使其适应IT的新变革。

  五.以云计算推进可靠、低成本信息化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支持下,云计算在中国已成为一个热点。发展云计算需要统筹规划,防止重复建设。应纠正“重硬轻软”倾向。采用自主可控的国产云计算、云服务是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可靠、低成本信息化”的关键。依托自主可控的云计算产业链为在政府和重要信息系统中替换进口软硬件创造了条件,也将大大降低信息化成本并加速信息化推进。

  在当今信息时代,几乎所有领域的安全都以信息安全作为基础,例如金融安全、能源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国防安全等。因此,评估信息化水平、信息系统,必须强调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制度建设、标准、管理技术等方面。安全应分等级,需要付出不同的代价。保障信息安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贯穿于信息系统的全生命周期。

  “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还有很多不发达、欠发达地区,不强调低成本的信息化会造成数字鸿沟,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倪光南院士强调。[page]

  六.云技术在NGB中的应用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科技与标准处处长盛志凡在第三届云计算广电应用与发展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云技术在NGB中应用的一点考虑》的演讲。他指出,SAAS、PAAS、IAAS是三个典型的云技术形态,大方面来说,产生了多种不同的云平台,云平台的构建改变了广电和媒体界的运行模式。

  他总结了四种不同的云平台。平台一是设备厂商构建的,这一平台我们所看到的苹果是很典型的例子。这个平台所支撑的业务在国外被叫做OTT,我们国家称之为互联网电视、互联网视频,但我国还没有这种由设备厂商构建的平台。平台二和终端厂商无关,更多的是与内容提供商、网站有关,典型的有雅虎。平台三是我国电信、移动、广电也都要建设的平台,这类平台由运营商来提供。平台四是独立的业务运营商。这4类平台都会综合采用SAAS、PAAS、IAAS。就这四个平台来讲,目前云视频技术在广电领域已经有比较大的应用。

  NGB的云平台在中央、各省搭建,全国联起来,然后提供服务。广电运营商也可以建一片云,通过这片云来为客户服务。盛志凡处长讲到:“不光是天上飘的云才叫云平台,在实际的构建当中,采用云技术概念、云技术方法,能够使我们构建一个全新的技术体系和技术平台,使我们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云这个技术平台很重要的是要具有开放性,能够对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开放,使得其能够快速地开发、部署,使这个新的业务形态能够很好的创造出来。而目前我国每个业务系统都是独立的,互相之间没有交往,这样一个架构在三网融合条件下是不合适的。“因为,三网融合未来的业务不光是个通讯形态或宽带信息的业务形态。如果现有的平台按照现有的业务系统像蓄水式的架构来构建,是不利于整体的业务开发,所以我们需要探索个新的业务体系,来构建业务平台本身。”

  搭建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包括了一个中心、三个系统、六类基地。即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内容分发交换中心、全国有线电视网络运营支撑系统、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内容监控系统、全国有线电视骨干网传输交换系统、广播电视内容集成基地、文化资源集成基地、数字电视出版物集成基地、数字电视互动教育内容集成基地、综合资讯服务基地、数字电视互联网内容集成基地。

  云平台的业务平台功能体系包括业务体系、能力体系和管理体系。业务体系将负责内容的加工、集成,业务的开发、运营和为支持业务运营需要的外部支撑条件,由内容集成域、业务集成域和业务执行域构成。能力体系将负责提供编码、转码、流化等基础业务服务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能力的聚合和调度,同时负责提供基础资源的接入和管理,网络资源的接入和管理,由公共能力域、内容储存与分发域构成。管理体系将为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健康运营需要的管理功能、管理支撑和安全体系,有业务管理域、传输控制域、安全域构成。

  最后,盛志凡处长呼吁,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能把这个产业做得更好,促进广电行业的发展。“就像app store一样,我们将来形成一个TV store,我们这个业务平台是开放式的、跨平台式的,也能够起到聚合的作用。云计算在NGB里面大有作为,我们可以运用云这个概念和技术架构,来构建全新的技术体系,同时我们也将制定相关的标准。”B&P

苹果 谷歌 云计算 三网融合 NGB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