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演播室进行空间艺术创作的技巧和要求

2005-04-19 刘中枢 山东教育电视台 依马狮网


    电视台演播室是利用光和声进行空间艺术创作的场所,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基地。除录制声音外,还要摄录图像。演员在里面进行表演。因此,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声、光设备和便于创作的条件。

    一. 演播室分类
    电视台演播室根据用途不同一般从面积上分为大型(400平方米以上);中型(号150平方米左右)和小型(50平方米以下)。
    大型演播室,多用于场面较大的歌舞、戏曲、综艺活动等节目,也可拍电视剧,在一个大型演播室内可以分割成若干个小景区,一个接一个顺序地拍下去,拍过的景区随即更换布景再拍另外场景的节目,以提高演播室利用率。中型演播室,以小型戏曲、歌舞、智力竟赛或者座谈会等为宜。电视台在制作形象化教学节目或编排一些带情节的教育片时最适用。小型演播室,以新闻、节目预告、板式教学等动作不大的节目为主,更多的是用于插播、配解说和拍摄小型实物为主。
    电视台一般都建设有中型演播室,可设置多个景区,以达到综合利用演播室为目的。可制作专题教学节目,如家庭辅导,外语教学,教育新闻等各种栏目的节目都置于一个演播室,各有自己的布景、道具,同用一套摄录设备,同用一个控制室,只要把时间排开,只需移动一下摄像机,即可方便地到每个景区前去拍摄节目,这样可以提高演播室的利用率,还可节约设备。
    电视台使用的中、小型演播室的内部结构,最好呈非对称长方形。以减少声音在墙壁之间的多次反射。演播室的层高一般为4米左右,高的可达9米以上,因为在天幕之上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安装灯具走行机构、空调管道和容纳多余的热量。演播室周围用房的安排最好是两层。一层为库房,存放摄像机、照明灯具和传声器、音响设备等专用器材,各有门与演播室相通便于各自的管理。二层为控制室,墙侧有观察窗,可供导演或灯光师在必要时了解现场情况。正常情况下则以监视器为主。因此,观察窗不一定非要放在中央位置上。为了控制室不至于离地面太高,一层各库房的高度应设计在2.5米以下。小型演播室与控制室也可以在同一层地面上。

    二. 演播室声学要求
    演播室声学要求既不像摄影棚那样简陋,又不像录音室那样考究。因为,电视制作不像电影那样先在摄影棚里拍摄画面,然后再到录音室里去配音。往往采用同期声,一气呵成。为此,只要提出最主要的指标就可以了。
    1.混响时间
    在声源停止辐射以后声能下降60dB所需要的时间为混响时间。它的大小与房间容积、墙壁、地板和顶棚等界面的吸声系数有关,电视演播室的混响时间一般设计在0.6秒左右,电视台建造的中小型演播室为了减少混响时间只有加强吸声措施入手。通常的做法是:室内墙壁和顶棚全部用吸音材料,装饰无需华丽,注意各个频段的吸声要均匀,颜色也以灰暗色无反光为宜。常用的材料有空心砖、岩棉板、岩面袋、穿孔石膏板、钙塑板和防火绝缘板等。按照声学要求,除了吸声外,还要有反射,扩散声场和利用腔体共振吸收相关的低频声能的装置。为达到防火性能的要求,制作上述装饰体时,选材一定要符合防火规范。
    混响时间测量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J76-84“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执行。
    2.隔声
    建筑隔声包括空气声和撞击声两种。空气声是指建筑物中经过空气传播的噪声。如门缝、穿线孔和通风管道等透过的声音。由环境噪声构成的背景噪声称为底噪声。隔声性能差,本底噪声必然高。正常情况下,演播室本底噪声应该低于40dB。撞击声是指在固体上撞击而引起的噪声。尤其是楼板下的室内噪声、脚步声是最常听到的撞击声。需采取措施以减少以上声音。
    控制室与演播室之间的观察窗也是需要进行隔声处理的关键部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双层玻璃,夹层空间不要造成两玻璃平行的腔体,玻璃要有一定的厚度。

    三. 演播室内的照明和布光
    演播室对灯光的要求实质上是体现电视设备,特别是摄像机对灯光的要求。第一,色温要稳定,即灯的稳定性要好。无论是单个灯或同种灯,在使用中,色温不应有明显变化。包括从时间上、电压稳定性两方面因素。第二,色温要单一,原则上只能用一种光源。在选灯时只要注意灯泡的品种和每个灯性能上的差异不要太大就可以了。
    1.布光技巧
    运用灯光的技巧,由初步掌握到运用较好,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多是围绕如何满足电视设备的要求,如:照度基准、色温容差、亮度对比(光比)、不光滑程度(差异在10%以内)等,然后再考虑所需光源的配备和灯位分布等;第二阶段开始注意画面质量,如:图像是否明快、影子处理的怎样等。通常是要千方百计地消除影子,然后,有时又要设法加以利用,以显示主题感或面部质感等;第三阶段属于表现手法的提高,如:利用灯光模仿自然界的不同季节、气候、场所、时刻和各种环境气氛等。通过这些达到衬托人物心理状态、抒发感情的目的;第四阶段是尽量利用技术手法,产生一些艺术效果,节省灯光、能源等的尝试。如:利用图像信号可以改变黑电平和g校正电路等参数的办法,在普通自然光下(利用黄昏)制造夜景气氛,利用改变彩色矩阵电路的参数得到不同色度校正,色调变化或产生幻想的艺术效果等。
    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当前两个阶段的基础就可以利用下述六个基本技法,通过相互组合进行创作。
    a.基本光(或称底光)
    全面无死角的照明。从地面起1.5米高处的水平面上各点都能得到均匀的照度(平均照度500lx以上),常使用平光灯从多方、照射铺底。
    b.主光
    有明确的方向性,对准被摄主体用光。着眼点在于表现主体表面凹凸的形态和质感。为了防止使用聚光灯产生不必要的影子,往往以斜射为好,角度以偏离摄像机光轴水平35°角和垂直30°角最好。使人物面孔得到1000lx的照度。当被摄主体为两人时,可使用两台聚光灯交叉投射。人物再多时,则可用远摄大功率聚光灯(聚光灯2-2000W),保证面孔得到1000lx照度。
    c.逆光
    沿摄像机光轴从人物的背后强光投射的方法。着重表现人物的轮廓、发髻等。角度以60°为好。照度要超过底光,视情况在1200~2000lx左右。
    d.压光
    用于抵消主光照射主体所产生的不必要影子。照射方法恰与主光对称。强度以抵消阴影为准(或看上去合适为止),在大范围人物较多的情况下,无法大面积抵消,也可以省去这种方法,而代之以打底光的方法抵消不必要影子。
    e.置景光
    通过布景或背景照射光强的变化来改变光比,靠明暗差异来取得远、近不同的距离感等效果。平均起来表面照度以400lx左右为好。也是利用天幕灯时常用的数据之一。
    f.高调式低调光
    也称“眼神儿”光。专门用于勾划局部特征的用光方式。如,表现一个人的眼神,可在暗特写镜头中突出眼睛部分的用光,以描写其神态。有时也用于家庭栏目的电视节目中。上述的一些基本技法可以构成很多传统的表现方法。如,表示时间的早晨光、中午光、黄昏光、夜晚光等;表示季节的春、夏、秋、冬光;表现气候的晴、阴、雨、雪、雾、雷等;表现场所的室内、室外、森林中、洞穴中、水边等;表示不同的光源,如,太阳、月亮光、窗户光、电灯光及手电筒、灯笼和火炬光等。
    2.布光方法
    电视台演播室布光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三点布光,即利用主光、逆光、辅助光,表现主题;
    b.多主光布光,对摄像机的各种位置都能表现出主要光源;
    c.软正面光,加强逆光的作用,使整个表演区的照度比较均匀;
    d.利用侧主光,从布景两侧来的硬光,提供侧主光和侧逆光。辅助光从布景的正面来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