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5月18日,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协办的“增强信心,迎接挑战——国产电影发展策略研讨会”在京举行。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副局长张宏森、毛羽,与来自制、发、放各领域的40余位代表,就如何正确认识存在的差距、进一步提高创作质量、迎接国产电影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等话题,进行恳切的交流座谈,探讨国产电影在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的自强之路。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会长、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制片人协会执行理事长明振江,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马维干,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陆红实,中国电影合拍公司总经理张恂,国家电影专项资办主任姜涛,及电影监制、制片人代表;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会长杨步亭,发行与院线分会会长、中影股份总经理韩晓黎,城市影院分会会长陆遥,农村电影院线分会会长耿西林,华夏电影发行公司副总经理张虹远及院线、影院代表;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导演黄建新、冯小宁、何平、王红卫、贾樟柯、张杨、陆川、宁浩及电影公司代表,共40余人参加会议并发言。
认清形势 增强信心 迎接新挑战
童刚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看到中国电影整体发展和国产影片不断进步的令人欣慰的形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这表明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总体发展的战略层次。中央高度重视,各行业持续关注,广大观众对国产电影给予热切的期待,中国电影发展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各项产业数据稳步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童刚指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我国的主流市场票房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二是我们还有巨大的中小城市市场、农村市场及电影后产品市场等尚待开发。面对今年以来国产电影所遭遇的新考验,绝不能被眼前现象所迷惑,一定要看到机遇与困难同在,而且机遇大于困难。他强调,“我们现在没有退路,也不能退缩,应该正确认清形势,积极增强信心,勇敢迎接挑战。”
张宏森介绍,2011年全国故事影片产量为558部,相信今年还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当今更加开放的电影产业化发展背景,为中国电影进一步提升质量、提高水平提出了迫切要求,要正视我们与好莱坞电影的差距,扎扎实实在提高质量方面下工夫,对此我们既要有清醒的认识,也要有饱满的信心。
毛羽向与会代表通报了今年截至5月中旬计算机售票系统的相关市场数据,总体票房已超过58亿,国产电影的票房在进口电影冲击下面临着空前压力,但国产电影仍然在顽强拼搏,捍卫着本土电影市场中的应有阵地。虽然压力巨大,但信心不能泯灭。
韩三平表示,十年来的高速增长和高关注度,显示出中国电影巨大的市场基础、文化基础和人才基础,汽车、家电等其他行业也曾遭遇过改革开放带来的冲击,但都挺过来了,我们电影行业同样要有信心,相信通过积极调整,一定能实现更大的发展。
耿西林介绍,自引进进口分账大片的1994年到2011年这十多年间,进口影片票房过亿的40多部,国产影片则达到60余部。万达院线总经理叶宁则对近期万达院线的人次和票房数据展开分析,他认为,中国观众作为支撑电影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电影的热情正呈现出乐观的上升趋势。
立足现实 同舟共济 携手促进国产电影发展
童刚在讲话中指出,制、发、放作为电影市场的主体,拥有统一的目标,希望各方加强沟通,换位思考,互相理解,冷静思考,共同探索促进国产片繁荣发展之路。
目前各界正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重温“讲话”精神,对当下电影创作依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童刚强调,制片创作者依然要牢固树立“为大众拍片”的思想,心中要时刻装着观众;要拓宽视野,把创作者的艺术追求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对于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为广大观众服务,韩三平认为,“为大众拍片”,拍大众化的电影和主流的电影,要考虑满足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心中的英雄情怀。好莱坞电影的“英雄情结”,是国产电影在内容创作上需要学习的方面。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主任王红卫建议整合行业资源,每年选择几部国产片,在类型和题材等方面进行尝试。大地院线总经理方斌提议,类型片可以借鉴以个别突破带动整体发展的策略,比如从爱情、喜剧等类型片入手,做出精品,继而带动其他类型的突破。
“创作为了市场、为了观众,我们应该从整个电影产业的高度来观照电影创作”。童刚表示,希望发行放映界与制片创作者加强沟通交流,换位思考,切实体会电影创作是整个电影业的“源头活水”,切实体会到创作者的艰辛,增强发行放映好国产影片的责任心。
童刚指出,不能忽视3D和巨幕等高新技术给电影创作和市场带来的深刻变化,目前在主流院线超过一万块的银幕中,有6000多块可以放映3D影片,IMAX等数字巨幕增长也很迅速,这恰恰对比出中国电影制片业的短板。要认清我们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不足,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同场竞争,注重用高新技术发展国产电影,是中国电影制片业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
童刚表示,要重视我国庞大的二级市场和农村市场,重视科学排档、重视多渠道和多元化发行方式,比如有些影片可以定向发行,通过一条院线或一座影院买断、承包发行,为国产电影创造更多渠道的盈利模式、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
中影发行公司总经理程阳也提出,可以尝试推进国产影片的分线、分区发行策略。他介绍,去年内地市场规模上映的新片约200多部,而香港市场每年都能够容纳400多部影片,分线上映是其主要手段之一。而分线发行在数字化发行放映十分发达的当下更易操作,“如果分线发行,一些没必要全国铺开的中小影片,片方可以提出希望上映的银幕数,作为发行方,更容易做出相应的保证。”耿西林也建议,中国电影到了该细分市场、开辟多元市场的时机,要让电影从各市场各方面实现回收,保证产业的良性循环。
叶宁介绍,在座谈会举行前夕,八条院线的总经理也召开了一个会议,共同研讨如何放映好国产片的措施,并表示将继续大力支持国产电影,愿意与片方及时进行市场沟通,为片方提供参考信息,同时进一步规范院线放映市场。
积极探索有效措施 努力争取支持政策
为国产影片创造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
童刚指出,即将出台的《电影产业促进法》,直接促进的主体就是国产电影,国家广电总局会为国产片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希望行业各方积极探索提供有益于国产片发展的措施,电影局会尽力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争取让国产片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为国产影片保驾护航。
他表示,电影专项资金设立目的是为了促进国产电影的全面发展,当时启动影院建设时设立了电影专资“先征后返”的制度效果很好,今后,还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国产电影发行放映、电影海外发行、青年导演创作等方面的扶持机制和奖励机制。
韩晓黎认为,扩大国产电影的放映空间问题,首先要提高影院的放映积极性,比如可以采取放映国产电影“专资返还”等措施,发挥杠杆作用。陈连宝、黄群飞等院线人士也提出,在“杠杆”的撬动下,一些多厅影院可以尝试开辟一个专门放映国产影片的影厅,形成国产电影放映联盟。
童刚最后强调,中国电影市场备受世界瞩目,中国电影也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我们要发挥本土电影的“主场”优势,一定能够品尝到胜利果实。希望电影行业各方团结合作、密切沟通、形成合力,为推动中国电影大发展大繁荣、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