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即将来临,秋风缓起 ,凉意淡淡袭来,月儿越来越明。景色改变,不禁让人感怀。在这个时候,作为一个文化宣传单位的合肥电视台也应拿出自己的应节之做 。中秋宣传片就在这个时候应时而生。请看下面的画面截图,充满了中国的风韵。

中秋节是一个特别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节日,一轮明月,让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无不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中秋节的宣传片就以此为契机 ,开始创意。在古今的诗句中寻找灵感。寻找到看到这首: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又想起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有这样的句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想起大海明月的场景,如果是动画,应该有浓厚的意境。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样脍炙人口的好句,我也想体现在宣传片里。
有了诗词的韵味,电视包装更需要把设想变成现实。在灵动的镜头里诉说、表达。
首先,要确定基本元素,然后,展开思路,把各个元素串接起来,变成一个流畅的文章。
继而,用二维、三维动画,用精秒的特技变现出来。
中秋基本元素不外乎月,海上升明月,如此之美,我不能错过。月饼,国人庆祝必有之物,还有就是体现出中国传统的美。另外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文化元素众多,只需寻其一二加以表现,就会有很丰厚的感觉。安徽的南部的马头墙,给人印象深刻,恰也体现了安徽特色;而传统的茶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元素已定,开始通篇。
开篇是 一朵浓艳的荷花,告诉这里曾经是夏季,镜头移走,水天一色,芦苇荡漾, 在苍茫的水天之前是一道道的马头墙,墙上有中国的花纹在缓缓绽放,时时刻刻有动态事假发生。走过几层的墙,却看到一道墙后,有一轮明月正在升起。此段表现月亮升起。竹子马头墙层层叠叠,烘托月亮的升起。尽显古韵之美。 在墙上有: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正在书写, 竹影摇曳,有许多竹叶纷纷落下,有月光淡淡隐隐约约。
忽而,镜头推到旁边的小花窗里,又是一道马头墙,月更大,墙上有许多诗句。忽而,墙飞起来,落到了一个陶土的茶壶上,只见有茶有花,有月饼,原是开始了中秋赏月。镜头绕了半圈到月饼处,只见月饼变成了一轮明月升上天空,大海波涛起伏。正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本作品中,尝试使用了ae自带的粒子系统,完成竹叶飘零的设计。

设置中,把粒子设为采用下一层的叶子图片(下图)即可。然后把叶子的大小,速度设置出一定的变化。加上重力场,风力场等等变化。

本作品中,制作出中国韵味的物品是一个难点。需要动用三维的手段制作茶壶,茶具,月饼,托盘,玫瑰花。


[page]
其实,第一步建模都不是太难。茶壶可以用现成的茶壶稍改,看起来更可爱浑厚一些即可。月饼完全自己建,要建出圆的感觉,还有边缘的凸起要表现出来。可以用nurbs线条建模。直接就可以出现一种凸起的感觉。不需要太多的修改。玫瑰花,需要每个花瓣都是单独的物体。需要的时候,可以让它们都动起来。花瓣也是nurbs线条建模比较好。

建模以后,如何设计画面的感觉是一个重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反复尝试多种风格,多种色彩。最后采用偏黄的色调,与前面的马头墙相协调。茶碗的设计也思考再三,白瓷碗,还是陶土碗,上面是否需要花样,等等。开始使用瓷碗加上花样,发现本来托盘上的物品,就比较多,加上花样反而显得凌乱,故而去掉,但是,仅仅是白瓷 ,缺乏韵味。还是选择了陶土碗,略有一点纯朴的气息。托盘选择了传统的青花图案,对复杂的图案进行了修改,简化。只在茶碗之间出现一点图案,有那么一点感觉。多了就会让画面杂乱。月饼反而简单了,选了一个合适的月饼图,一放即可 ,色调上稍微调整,偏黄一点点,看起来比较柔和。玫瑰花开始为鲜艳的大红色,非常抢眼,为了不让它与月饼竞争,改成了黄色。全局感觉对了,才好。
本宣传片中,茶碗里面的水有缓慢的波动,花瓣有缓慢的开放动作,因为镜头较短,为了避免杂乱,其他物品没有设太多动画,以镜头表现为主。前期准备还做了一段荷叶荷花的镜头。那是一段镜头在荷塘穿行的动画,荷花荷叶在风中轻轻摇曳,因时间所限,未加使用。

音乐的选择上,颇为头疼,因为传统的古筝往往缺乏动感和心意。寻觅许久,尝试了《春江花月夜》,班得瑞的good night、千江月(选自何训田【波罗密多】、明月千里寄相思等等乐曲都不是非常合适。后有偶得的音乐,反而配的正好。有点喜庆,又能体现主题。当然音乐也不是拿来就用,还需要后期的处理,比如拼接,变一点节奏,加一些效果等等。加上音乐的片子,看起来才真正有了韵味。
纵观全片,起承转合,无不合适。思路,技术,艺术,把握节奏,调节色彩。做电视就是这样的有趣,有味。希望能把日常的技术积累和艺术加工结合起来,创作出更多更美的电视节目。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