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翘首以盼的我国首个3D频道将在2012年1月1日正式上线试运行,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好消息,相信将推动我国3D电视广播进入快车道。
当前,3D电视许多技术难题已经得到解决,但它真正普及依然任重道远。目前3D电视台第一大难题当然是缺乏高质量的舒适节目。即使假设这一问题可以解决,也还有诸多困难。
首先,有研究表明,对于部分观众来说,观看3D内容很困难。原因是他们或一只眼睛残疾,或大脑很难处理3D图像。此外,10%-15%的观众观看3D时将有明显的生理症状,最常见的是头疼,可能会发展为偏头痛。
约10%的观众可能会有类似于晕动病的症状,原因之一是立体感的产生是由于两只眼睛除了瞄准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虽然差距很小,但经视网膜传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之二是调节——两眼的焦点变化,它在现实生活中是变化的,但当所有画面都在屏幕平面上,则不变。
当然,更严重的是还有传闻称这种迷乱可能导致诱发精神分裂症,甚至于加重病人原有的精神疾病病情,据说这是由于深度错觉产生真实感的矛盾。这个问题在家中比在电影院中可能更严重,因为在电影院中除了银幕,没别的好看。
鉴于这些担忧,如何才能尽可能把3D电视服务做得最好?
目前,3D电视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图像上,像不要快速切换、不要跨界线以及不要大变焦这样的规则众所周知,而音频的重要性不常听说。
SMPTE研究尝试量化音频的重要性,指出“44%-48%的观看体验由音频增强”。总之,考虑到3D错觉脆弱,采用能够获得的任何手段都是合理的,而准确置入音频以匹配视觉元素是一个附加工具。
难题在于即使非常关注5.1甚至更进一步环绕声内的细节,制作人也无法控制家中会出现什么情况。用户不见得能够正确布置一套家庭影院,或每次都坐在理想的位置欣赏,而对于广播的电视节目,他们甚至不一定打开此系统,只是利用电视机内置立体声扬声器。
在电视机方面,存在着标准大战的风险,可能阻碍3D在家中的发展前景。消费电子制造商们面临是选择顺序帧显示器(这种技术可以几乎无成本地加到现代电视机,但观看时必须佩戴昂贵的主动式眼镜),还是选择生产成本增加、但观看时所需眼镜非常便宜的偏振式显示器。目前裸眼3D显示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消费电子制造商选择最多的解决方案是顺序帧显示器,包装箱内往往不带或最多两副主动式眼镜。如果每个制造商都采用不同的同步协议的话,则意味着消费者无法佩戴自己的眼镜去观看朋友家的电视。反过来看,邀请周围一些朋友一起观看如世界杯这样的大赛直播,你可能需要购买不少3D眼镜,而且其中一个朋友可能有偏头痛病症,还有一个有晕动病症……。
总之,家庭中的3D电视不可避免将是一种难以维持的幻觉。屏幕并非完全沉浸式,因此在视野内将有加大大脑中图像处理压力的真实世界3D物体。很大程度上精确布置的音频很有益,但在制作中很难实现,并且对其在家中的再现也无法控制。 对于3D电视,有医学问题以及根本不能看到幻觉的观众的纯粹光学问题,还有就是社会不利条件:许多人对在家里戴着3D眼镜感到不舒服。如果你调到3D频道,大家都得戴眼镜,不管他们想看还是不想看。
最后是成本问题。消费电子制造商当然对使3D电视机成为新高端产品感兴趣。需要眼镜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规模经济对价格只有有限的影响。
考虑到所有这些担心以及还只有一小部分观众正在看高清(这与拥有一台HD电视机的家庭数量截然相反)的事实和3D电影观众数量下降的事实(大家对新3D大片已经见怪不怪),我们认为3D电视观看相当长时间内依然是小众的需求。观众将缓慢地接受3D,而广播机构的商业模式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清晰和拓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