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CES的困境

2012-02-29 Judy InfoAV China


  CES的困境

  1月10-13日,消费业界年度盛事——CES在拉斯维加斯如期举行。据主办方称,2012年CES在规模上再次刷新历史纪录:186.1万平方英尺的展示面积,超过3,100个参展商、15.3万的观众和2万余件新产品。尽管这一周的拉斯维加斯热闹如常,但新形势之下,这个已经举办44年、吸引过无数朝圣者的展会,也正面临扑面而来的各种挑战。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重量级厂商开始游离于CES之外,一方面也难以有革命性产品引爆展会,CES展会影响力的下滑已成为不争事实。

  巨头的退出  

  CES已不再是年度明星产品首演舞台。近年来最畅销的新产品——无论是iPad、iPhone、Kinect,还是亚马逊的Kindle Fire,首次亮相都不在CES。随着新媒体以及展会业的成熟,催生了更专业化的平台,对于很多业界领导者来说,更愿意避开大流,在能够真正成为焦点的、主题切合的场合发布新品。CES的坚定支持者,微软已经宣布,2012是其最后一次参展,与此同时微软的CEO鲍尔默也决定在今年发布最后一场CES开幕演说之后,将终止微软公司连续14年发表开幕演说的惯例。虽然微软的展位很快就被卖出,但微软的缺席还是会给日渐式微的CES展蒙上一层阴影,进而会影响到其他大厂的参展心态。美国福里斯特研究公司分析师罗特曼·埃普斯表示,“微软的决定将促使其他厂商审视出资参加这一展会的回报,惠普已经实质性地减少了其在消费电子展上的存在。”

  技术与现实的脱节

  1967以来,CES一直被视为消费电子界的圣地,是诸多厂商发布新品的重要场所,是一年当中技术发展的风向标。但是近年来,展会上已难觅革命性技术,更多的都是对已面世产品或技术的修修补补。而最近几年展会上的热点产品,更是遭遇市场冷遇,未能如预期被消费者买账进而成为潮流。在2010年CES展上,很多厂商都希望借3D电影火爆之力来掀起3D电视热潮,展会中到处可见3D电视,然而由于未能做好眼镜、内容源等准备,使得3D电视至今仍在苦苦挣扎。2011年,随着iPad的热销,CES上刮起平板电脑风潮,从通讯、电脑到电视厂商都在CES上扎堆推平板产品,然而大部分产品都未能成功打入市场,能与iPad抗衡的产品更是少之又少。技术与市场的差距越拉越大,也令CES技术“风向标”的名头遭到质疑。厂商在一窝蜂地押宝某项技术,更像是拉斯维加斯的一场赌博。有业内人士表示,“对许多业界高人来说,这个展愈来愈不重要了。”

  时间的尴尬

  CES举办的时间也一直为厂商所诟病,1月份与美国年终购物季相隔太近,对于厂商来说,缺少充分准备的时间,而且销售业绩要等到夏天才会回温;对消费者来说,每年一月发布新产品会令刚刚在年终进行促销大采购的消费者感到不悦。微软在宣布淡出时,提到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产品研发时间表和电子展每年的举办期(1月)相冲突。”因此,很多厂商展出的都是已经发布过的技术或产品,而在随后的各种专业展会或论坛中才会有新产品信息发布。

  市场重心的转移

  虽然经济困扰仍未消除,但整个消费电子业界的总体形势仍然向好。业界分析称,受到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的推动,今年全球消费电子品销售额将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但市场的重心已经发生转移,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将占据今年全球消费电子品销售额的46%,高于四年前的37%。美国和西欧购物者因为资金拮据降低了对高科技产品支出。这也就是为什么像CES、CEDIA这样的展会也开始在中国等亚太国家拓展市场的一个原因。如果能有一场可满足该新兴市场需求的展会,对于业界而言,或许会变得比CES更为重要。

福里斯特 CES CEDIA 展会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