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的生命,是广播电视宣传担负的重要责任,“字字千斤,秒秒政治,天天考试”,“在如履薄冰中拼搏”是我们目前最真切的工作状态。虽然,现在我们面临着体制改革、制播分离,我们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大做强广播电视产业,其最根本就是要做好每一项工作,特别是我们安全播出的这根弦不能松。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坚持成功经验,健全长效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努力做到全面动员、全方监控、全民防范,万无一失。同时,要加强人防与技防有机结合,落实各项技术保障措施,建立有效的智能化管理体系。
一.建立广播播出智能管理系统的背景
SMG广播播出目前承担着11套自有频率和4套转播频率的广播播出任务,工作任务相当繁重。怎样确保安全播出的任务,对于管理人员和值班人员来讲都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通过分析事故形态——我们发现:
值班违纪事件的发生,会造成人为违纪事故;
应急违规操作的发生,会造成人为操作事故;
系统设备无有效控制,会造成设备责任事故。
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有效控制:
值班纪律如何控制? ——可以通过抽查、教育来控制。
操作规范如何实现? ——可以通过检查、培训来实现。
绩效考核如何合理? ——可以通过主观、量化来合理。
传统的管理模式只能片面的了解值班纪律、操作规范的情况;操作流程是被动控制的,绩效是主观考核的。

图1 网络化智能播出辅助一体化平台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我们提高广播安全播出等级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建立网络智能播出辅助一体化平台,通过后台式管理模式,可以达到:
1)实现对员工友情提醒、友好协助、友爱关怀,体现管理人性化;
2)实现安全播出操作、应急规范,体现操作规范化;实现操作流程持续改进,体现流程合理化;
3)逐步实现绩效考核的合理、有效,体现考核科学化;
4)实现数字化管理,进行播出数据的统计分析,提高播出管理能力。
以上所述就是我们建立广播智能管理系统的背景。
二.构建广播播出智能管理系统的目的
构建“广播智能管理系统”是我们从“人管” 到“人管+技管”再到后台式管理的改变,目的是提高播出管理能力。
播出智能管理系统将实现规范操作、客观考核、合理评估的目标,它将协助管理人员分析播出系统流程的合理性,监督值班人员操作的规范性,统计播出各类数据的完整性,以提高广播安全播出的等级。
通过后台式管理模式,实现日常操作的规范化、操作流程的合理化,最终达到绩效考核的量化和客观公平性。
1.广播播出智能管理系统的操作核心
整个播出智能管理系统以“标准模式”为核心,每个岗位的“工作卡”与值班表结合,将责任和任务落实到每个具体值班人员。
我们把“标准模式”的管理定位于基于PDCA循环的管理模式。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① P(Plan):计划。在我们系统里,我们把播出岗位的工作卡作为我们执行的标准;
② D(DO):执行。我们的每个岗位按照工作卡的要求执行操作,并返回操作结果。
③ C(Check):检查。管理人员对于操作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不合理的工作卡进行建议改善;对于员工执行力度。
④ A(Act):行动(或处理)。针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形成工作标准,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图2 操作核心—“标准模式”
PDCA不断地旋转循环,一旦达成改善的目标,改善后的现状,便随即成为下一个改善的目标。PDCA的意义就是永远不满足现状,因为员工通常较喜欢停留在现状,而不会主动去改善。所以管理者必须持续不断地设定新的挑战目标,以带动PDCA循环。通过PDCA循环,“标准模式”将运行的越来越完善,值班人员的效率将会越来越高。
(1)任务提醒:系统根据“工作卡”及时提醒值班人员操作任务。
(2)操作记录:每一条任务操作都有系统记录。
(3)重要事件:转播或临时任务作为“任务包”。
(4)代班机制:长时间离岗系统依然保证任务操作。
(5)分数统计:每人每天会有一个工作得分。
系统通过值班人员对“工作卡”任务的响应和执行各类操作、应急情况进行自动记录、自动汇总,建立数据库,最终由系统对每个人员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定量评估(即自动打分),来实现对安全播出各类操作规范的定量分析。
2.系统实现的基本原则
系统在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必须满足以下基本原则:
(1)操作有记录:值班操作有记录,并且对操作进行模型匹配,确保操作规范性。
(2)过程可评估:对所有值班操作与规范操作模型进行匹配,不符合规范要进行分析和评估。
(3)越界要申述:每个操作都定义一个界,对于操作中不合规范的应该立即进行申述,管理人员应该及时进行处理。对于好的建议可以采纳,并修改操作规范。
(4)情景须还原:遇到应急操作或者操作差错等特殊情况,能够快速进行情景还原(包括音频录音、相应岗位的视频录像、值班人员的操作日志等),这有助于分析播出事故和应急流程。
通过以上几条原则,就可以对播出的各种情况进行数据的汇总和统计,分析和评估播出管理的效果:对播出故障、事故进行数据分析,写出评估报告,并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建议;对值班人员和值班操作进行分析,有效改善值班制度,提高值班效率。
3.实现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
系统中体现了管理人性化的一面,如同开心网式的发送生日祝贺、心情自定义等,让员工感受到工作时的乐趣和人性化的管理。同时也让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值班人员的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图3 员工登陆欢迎界面

图4 工作卡提示
三.广播播出智能管理系统的实现
1.实现日常操作的规范化
将日常的操作规范化,做成“工作卡”形式,提醒操作人员,便捷简化操作工作。系统以“工作卡”为核心,围绕每个岗位的“工作卡”通过和值班表结合,将责任和任务确定到每个具体值班人员。系统根据“工作卡”及时提醒值班人员操作。 将PDA引入到巡检流程中。PDA的巡检方式,不仅实现了巡检流程的规范化,而且利用数字技术客观地记录了整个巡检过程,为人员的日常工作考核提供了又一参考依据。
2.实现操作流程的合理化
对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情况,系统都会记录下来。
通过操作人员对不规范情况的申述和反馈沟通,改进流程。申述通过值班员提交值班长,再由值班长初审后提交科长。从实践者到管理者,发现一些流程中的问题,反馈解决这些问题。让实践来验证已有流程的规范性,使其更加合理化。

图5 PDA 巡检流程图

图6 申述流程
3.实现绩效考核的量化和客观公平性
用数字来说明考核的科学化和客观化。
每位工作人员每天的岗位工作都有一个分数统计,“实际操作完成情况”除以“标准规范完成情况”,得出与规范操作模型匹配的百分比。此数据累计后,将作为人员管理 “规范” 考核的客观依据之一。

图7 值班人员“规范度”考核——匹配度
4.后台式管理——提高广播安全播出的等级
广播播出智能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分析系统,后台式管理模式,能够协助管理人员分析播出系统流程的合理性,管理值班人员操作的规范性,统计播出数据的完整性。
广播播出智能管理系统记录所有的值班操作,并且对操作进行模型匹配,确保操作规范性。能够快速对不符合规范的操作进行提醒,最大限度的确保广播的安全播出。该系统不仅能够记录和提醒值班人员的操作,而且能够根据对操作结果的分析和统计,对现有的流程进行改进和完善,更好的为安全播出服务。
广播智能化管理系统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多种统计数据,能够辅助管理人员对值班人员进行评估,对播出情况进行分析,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广播播出的情况。[page]
四.广播播出智能管理系统的优势
1.广播播出智能管理系统与广播总控辅助系统联通
广播总控辅助系统是以先进的嵌入式监测模块为核心,结合TCP/IP网络,形成对上海广播播出模拟/数字音频、监控、直播室环境、节目情况等相关信号的一体化智能监控平台。系统面向和处理的对象是以音频数据为主,视频数据为辅,完整的解决了广播电台在节目播出、信号调配、信号传输等环节的人工和智能化监测与控制。在上海广播电台的播出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值班人员的应急和监控帮助非常大。

图8 广播智能化管理系统网络示意图
广播总控辅助系统为播出值班人员提供了非常好的硬环境,而广播播出智能管理系统则是为广播播出的值班工作提供了优秀的软环境。为此,把这两套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达到1+1>2的效果。考虑到广播总控辅助系统在播控中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允许出现丝毫的问题。所以我们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基于以上的思路,我们为广播智能化管理系统单独建立一个子网,通过一个防火墙与辅助系统子网相连。
通过两个系统的联通,广播播出智能管理系统将获取大量的播出辅助数据,包括各种值班操作、播出数据等,有助于对智能管理系统的操作数据分析和统计。
2.引入PDA巡检系统
传统的巡检是利用巡检日志表进行播出区设备巡检,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也无法保证巡检的质量。广播播出智能管理系统引入了PDA巡检的方式,不但可以设计巡检线路,而且可以记录值班人员巡检时间和到位情况,设备状态情况等,便于数据分析和统计。
为了方便PDA的记录,我们采用了RFID的技术。采用RFID标签,PDA扫描一下就可以进行记录。对于巡检线路的设计,我们采用了以下方式:
1)一条完整的巡检线路由多个巡检房间组成;
2)每个巡检房间由多个巡检区域(RFID)组成;
3)每个巡检区域可能有一个或多个设备组成;
4)不同的设备的提示界面不完全一样,主要有两类:状态确认;数据填写。
5)每一条巡检线路(即岗位班次:如总控甲夜班),可以对每条路线里的每个房间设置分数。当巡检来不及完成时,按完成的巡检房间来算分数,部分完成的房间按任务完成量的百分比来算分。

图9 巡检线路的构成
考虑到巡检的内容会根据巡检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我们对巡检路线采用模块化设计。我们设计了常规线路模块和特殊时段线路模块,这样大大方便了巡检路线的管理。
3.利用情景还原,分析和还原越界事件
广播播出智能管理系统设立了情景还原子系统,完成对播出报警事件、操作违规事件等的快速还原系统,提供事件相关的音频、视频和相关场景日志的回放功能,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分析播出事故、评价值班人员等。

图10 情景还原界面
情景还原可通过对已记录事件的搜索寻找所需的事件场景播放点,对于未被记录的事件或错播等无法记录的事件,可通过手动输入检索条件对日志数据库进行查询来确定场景播放点。播放时实现对单个播出通路的2路音频,最多4个相关机房视频,信号流向框图的同步播放再现事件当时的场景。可把一个场景相关的视音频,日志等打包成场景文件,作为案例或存档保存。
五.结束语
广播播出智能管理系统是上海广播对现有管理方式的一种改进和尝试。该系统借用原有的“工作卡”制度,利用计算机技术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设立一个“标准模式”,通过PDCA循环,改进和完善播出制度,提高了播出安全等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播出工作的数字化处理,达到数据化分析和统计的目的,协助管理人员进行播出数据的管理,人员考核评估科学化和客观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