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微软来了, 视频会议巨头淡定依旧?

2011-10-31 马开春 信息化视听网


微软来了, 视频会议巨头淡定依旧?

近日,微软宣布斥资85亿美元巨款收购提供互联网电话和视频服务的Skype公司,这是微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并购交易。其发生轰动了IT业界,对视频会议行业所带来的震撼同样不小。微软究竟意欲何为,外界猜测颇多,有人说微软为Skype改姓表明其将在移动领域有所动作,是微软布局未来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一步大棋。Skype为用户提供免费的视频通话而获得了庞大的用户量,而微软这一举动是否会终结这一业务,并最终威胁到视频会议技术提供商?

    微软来了

    我们从Skype对视频会议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此事。Skype是一家拥有6.63亿用户的IT公司,其用户产生的通话流量中大约30%涉及到了视频呼叫,即便是把宝利通和思科用户流量加起来,其总和也让这两家企业自愧不如。光从用户量来看,Skype对视频技术提供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庆幸的是,多年来以宝利通、腾博(已被思科收购)为首的几个传统视频技术提供商几乎垄断了办公视频会议设备市场。原因有二,一是商用视频会议对产品的专业性有着较高的性能要求;二是由于Skype并不是主要针对商务市场,其在抢占低端用户市场上具有相当强的排他性。这一点至关重要,Skype采用了专有的视频编码技术,与其他视频会议技术提供商产品完全不兼容。而像Picturetel、宝利通、腾博和LifeSize等公司的系统则能够彼此互通,用户购买任何一家的产品都可以实现与其他品牌使用者的无障碍视频通信。Skype则不支持任何其它产品的互通,它自成一个封闭体系,这就好比苹果对iPhone用户说:你们可以实现与其他iPhone用户互联互通。

    而如今,随着微软将Skype收编旗下,这一切或许将发生变化。就在外界对此番收购众说纷纭时,微软创始人盖茨表示,收购Skype是一个战略决策。他说:“视频会议服务将会有比今天好得多的发展。”微软对视频会议蛋糕的觊觎可见端倪。分析人士认为,收购后,微软很可能会使公司员工更加倾向于使用台式电脑参与内部的视频会议,从而为包括宝利通(Polycom)和罗技(Logitech,通过收购LifeSize而进入商用视频会议行业)在内的视频技术提供商增加了潜在的市场威胁。尽管美国视频会议用设备市场的年收入已达30亿美元,但其低端设备市场已经遭到了Skype和其他视频应用程序的侵蚀。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分析师 Jeffrey Mann表示,除了会议室用的高端视频设备外,其他视频会议专用设备都面临着来自此类应用程序的巨大压力。而研究公司Frost and Sullivan的分析师Dominic Dodd也赞同这种观点,表示:“一些业务范围更为狭窄的视频公司将受到打击。”

    分析师认为,如果微软将Skype用于更多的企业用户中,诸如宝利通和罗技这样的公司是最先受到冲击的,而像思科和惠普这样提供更多样化产品、业务范围集中在成长较快的高端市场上的公司则不太受到影响。

    借助Skype的扩张

    尽管Skype拥有庞大的用户资源,但用户对其依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提供的服务是免费的。如果一旦微软接手后逐渐对其服务收费,是否依然能够拥有如此大数量的用户群呢?很明显,一旦对用户收取费用,必定将很大部分用户推向其它免费业务。但是,微软耗资85亿美元完成的这一有史以来的最大单笔收购案如果依然对用户实行免费服务的话,那巨额的投资回报从何而来?

    更多的分析人士认为,微软不大可能通过此次收购向视频会议业界推出自己的标准,而本身互相兼容或开放式的视频会议系统仍将主导整个市场,尤其是商用市场。但这并不是说微软无法通过Skype取得眼前利益。Skype目前主要应用在个人通讯领域,这也是Skype一直很难实现盈利的原因之一,个人用户占绝大多数份额限制了Skype的商业价值。但被微软收购以后,双方却可以实现互补,微软拥有众多的企业级客户和强大的销售团队。微软收购Skype后,利用微软的资源,Skype在互联网电话服务广告领域可能取得较大市场突破。

    与普通网络聊天工具相比,Skype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视频通话方面。在硬件设备及网络状况均达到最佳配制时,Skype的最大通话方数可达25方。但在中国互联网环境下,用户的最大通话方数(不含视频)仅为8方,且不能实现随时随地的沟通,必须依赖互联网及电脑设备。因此,从商务应用的角度而言,Skype在商务用户领域还很难对传统视频会议技术和服务提供商造成冲击。

    是敌 是友

    就在微软正式宣布收购Skype之后的几天,宝利通总裁兼CEO Andy Miller就此轰动视频会议业界的事件正式表态,指出:“我们认为微软收购Skype在很多方面来说都是一大喜讯。首先,Skype不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而成为了我们最亲密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微软Lync和Skype的整合也对宝利通有着积极影响,因为Lync的性能越好,那么我们视频终端、软件和基础设施的销售机会也就越大。尽管Skype是消费级产品,但是宝利通拥有唯一的企业级开放式标准技术,这对Lync的成功非常关键。宝利通是唯一能够提供安全、完全互操作性和开放视频的企业,超越了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移动和消费等领域。此次收购还为我们提供了与服务提供商合作的绝佳机会,他们是宝利通云战略和增长的关键合作伙伴。宝利通还将继续与微软保持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的合作关系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尽管Andy Miller在对公众的表态中表现出了无比的淡定,对微软究竟是敌是友不置可否,但从其话语中我们也感觉到如果Skype真的进军企业用户领域,很可能将是一个威胁,但是如果宝利通与Skype合作,就能给思科公司带来很大的打击(思科是微软在标准化通讯方面的劲敌)。微软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成功的标准化通讯产品Lync,就如Mary-Jo Foley所说,Lync还并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而Skype却拥有很大的知名度。借助Skype,微软扩张的野心显露无疑。

    视频会议领域收购案

    思科收购WebEx

    2007年5月,思科系统公司完成了对WebEx通信公司的并购。这一高达32亿美元的并购行动,意味着思科今后将全力进入利润率较高的在线协同服务领域。

    思科32亿收购Webex,不仅仅是展开了与微软在视讯服务领域的竞争,最主要的是减少了WebEx对自身的压力,WebEx视频服务势必减少思科网络配套设施的销售量。由于企业的全球化和企业本身的IT化,激发需求,致使市场中必须要有便利的、成本低的通信工具,从而市场增长比较快。网络会议可使企业增进内部沟通,减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收益,适当地收取一些费用的租用模式,用户接受快,同时最重要的是网络视频供应商为用户提供有品质的、有保障的服务,降低了大件视频会议产品的购入成本和维护成本。

    罗技收购LifeSize

    视频会议领域的收购案早已不再稀奇。近几年,几家传统视频技术提供商逐渐被IT巨头收编。

    2009年11月,全球最大的鼠标制造商罗技宣布以4.05亿美元的现金收购视频通讯公司LifeSize,以进一步扩展公司在视频会议市场的发展。作为一家私有公司,LifeSize的竞争对手包括了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并购后的LifeSize将保留其品牌,罗技借助自己在制造和运营领域的经验,能够最终降低LifeSize的产品售价,甚至未来使得高清视频在个人消费市场也能变成主流。

    时任LifeSize亚太区董事总经理的余伟略在谈到与罗技的并购时,乐观地认为,这是一桩互补的买卖,LifeSize的优势正好弥补了罗技的不足,“罗技实际上涉足的桌面消费级的视频通讯领域,而两家公司合并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在高清视频会议领域里去拓展,取得更大的发展。”如果罗技成功地降低了高清视频设备的制造成本,从而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这一潜在的增量则是解释罗技并购发生的唯一动力。

    思科收购腾博

    2010年4月19日,思科正式宣布已完成对视频会议系统厂商腾博(Tandberg)的收购。思科近年一直致力于推动以网真为代表的高端视频会议系统产品的应用,但是其在市场占有量上与腾博差距颇大。 收购腾博,作为全球“网真”概念的主打厂商思科而言,看重的应该不是“技术”或者“品牌”层面的价值。有分析认为,客户群是腾博能够带给思科的最直接的金矿。思科此举不仅着眼于网真这样的下一代视频会议系统,更着眼于思科整个协作产品线——通过视频和面对面的协作,让商务流程更具效率。

视频会议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