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AV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的成长阶段,这一点从刚刚落幕的InfoComm China 2011展会就可见端倪。与上一届展会相比,今年的观众数量达到10,728人次并创下新高,增幅达16%。AV技术和产品在众多标杆性事件中大量使用的示范性影响也正在被更多的行业领域认可,并将之转换为生产力。奥运、世博、亚运,专业AV的影响力在扩大,市场周期更替也愈为明显,展会成为市场风向转变的旗帜。
两年前三星进驻时大屏幕商业显示市场还扑溯迷离,而如今LG、夏普等以消费电子见长的日韩系厂商强势来袭似乎表明这个市场格局的转变已大势所趋,AV行业难逃“被IT”这一宿命。液晶给DLP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液晶阵营厂商无一对此表示了不二看法。尽管DLP厂商众口一词认为液晶只是为市场带来了一个新的增长点,远远不足以撼动DLP长期以来形成的统治地位,但不管在口头上抵抗与否,他们大多数都只是在顺势而为,在任何一家大屏拼接展台,观众都可以看到平板都已经成为了中坚力量。因为满足市场的需求远远比固步自封带来的好处更多。
当然,无论是平板还是DLP,大屏幕任何时候在市场中都显得风光无限。有人说了,大家看待甚至争论这个市场时总是看到了大屏幕表面上的风光,让显示设备风头出尽。而实质上,最大的市场机会却蕴藏在这些绚丽显示的背后。拼接、融合、切换、传输、控制,这些看似平静的产品和技术实际上是暗流涌动,躲在背后尽享大屏幕给它们带来的盛宴。此观点其实不难理解,经历过这几年展会的人都很容易发现,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市场,大屏幕厂商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来看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而传输控制处理这部分厂商增长的速度和数量令人咋舌,并且他们活得更加有滋有味。
羡慕嫉妒恨或许最能表达出大屏幕厂商们此时的心声。确实如此,前面我们说到了有什么能比实实在在的利润更能让人趋之若鹜呢?利润,利润,还是利润。与其在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打得头破血流,还不如另辟蹊径。于是,Total Solution的发展路线成为了实力厂商的选择,这一“打包”策略的好处是不仅能将自己的核心产品卖个好价钱,更可美其名曰提高系统的附加值,何乐而不为?因此,系统集成商走到了台前,他们最了解市场的需求,明白客户的想法,设备提供商则需要一套更为行之有效的本土化策略,巴可的战略路线就不失为一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