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关注HDTV问题

2004-07-26 李爱光 依马狮网


   

关注HDTV问题
随着8月BIRTV的临近,今年NAB展览会热火朝天的高清电视又将燃向北京。HD在NAB的盛况本刊已作了重点报道,相信读者都已有所体会。最近看到BBC表示,在10年内其全部制作都将是HD。BBC认为,从制作的角度,他们的联合制作量正不断增加,而联合制作者所在的市场都是要求HD的市场。其次,消费技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再过几年,也许是2006年,大多数家庭消费技术都将是HD。摄录一体机、显示屏、DVD播放机、软件等都将是HD。从质量的角度,BBC过去制作的节目可能低于消费者接受、购买的质量标准。BBC认为非常非常重要的是其现在已具有一条通向通用HD的通路,而且现在HD的成本比以前也有了下降。现在BBC联合制作的节目几乎100%是HD,当然,因为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BBC内部HD制作量还很低,只有约1%。
    HD对制片和导演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动人心的媒介,他们喜欢与令人赏心悦目的HD高质量图像打交道。HD作品寿命很长;它能打入数字影院和电子影院的大屏幕市场。但HD也确实引出了许多新问题。HD两个明显的标志是宽屏幕和清晰的图像,但这仅仅是HD的外部形象,制片和导演等从业人员从SD转变到HD,也必须转变心态、工作方式,要探索HD制作深层的东西,和SD截然不同的东西。本刊的“高清天地”栏目刊登的许多关于HD制作的文章,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
    HD图像质量极高,但关键还要看其是否满足工作要求。例如,HD系统其中一种乐趣为细节是在广角镜头中看到的。因此需要研究景物,而非一系列模糊的印象。 广角镜头在节目中可能要用较长时间,而非只是一带而过。
    导演,尤其是电视剧导演,都十分了解需要消除图像某些部分的视频信息,以便借助于选择性照明把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细节,或用景深突出某角色或景物。在HD中这更重要了,因为HD系统能分解更多的细节,而且变焦镜头通常被设计为尽量保持焦点对准。因此明白图像中感兴趣的中心位置在哪里,并与摄影指导讨论如何获得需要的效果非常重要。
    如果是在室内场合或是舞台上,灯光是实现此目的的其中一种方式。灯光在HD中非常重要,它既提供镜头的形成方式,又给出了HD的高质量。
    因此,需要重视室内外HD制作的异同、特写镜头的拍摄等。
    HD图像另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性是其透明的三维质量。当然,这种效果是在系统高再现能力基础上的一种错觉,图像的一切都如此清晰,远景是如此轮廓鲜明,以至于结果就像看真实的景物。无疑,HD图像的主要优势就是其真实感。反映在图像上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表面的触摸感,观众有特别的接近感和亲切感。
    HD原来是作为一种电视系统而开发的,但由于大量的高质量电视节目来自电影,厂商要努力制造多种版本的系统以模仿电影的特性。事实上,许多HD摄像机外形很像摄影机,有很多方式模仿电影胶片的彩色特性,甚至还接受摄影机主镜头。不过,电影和电视的主要区别在于运动描述上,电影采用图像的逐行序列(25或24fps),而电视采用隔行场(50或50.94fps)。
    HD另一重要方面是16:9宽屏幕。宽屏幕在成帧镜头及计划镜头间转换等中提供了许多新可能性,但目前也带来了与4:3兼容的问题。许多场合下上下变换问题需要关注。
    HD后期制作同样需要关注。由于大部分非线性编辑系统采用图像的压缩形式,不易观察到在转为HD时极为明显的问题。因此在后期制作中需要特别小心,尤其是对白。众所周知,目前尚无使数字图像和音频文件锁定在一起的完美方法,在非线性编辑处理期间两者偶尔会漂移。在标清看上去已不舒服的一或二帧不同步在HD可能看来非常可怕,在HD中,观众对它的不好的感觉会增强。此问题在传输过程中可能更复杂,因为图像编码要比声音编码花上更长的时间,声音可能先于图像到达,后果将非常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可能牵涉到HD显示终端,如等离子显示器和某些投影机,特别是在它们设置为梯形失真校正时,此情形下甚至会感到更不舒服,因为延迟随着需处理的视频数据量增大而增大。
    总而言之,HD是与SD截然不同的媒介,需要大家重新学习它,解决从SD转变到HD过程中碰的各种问题。一旦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HD制作人员最终能无拘无束地发挥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尽情享受HD这一新节目制作工具带来的各种令人满意的可能性。
    本刊对HD的宣传一直不遗余力,下期我们还将发表编辑部与政府机关、电视台、设备提供商、节目制作公司的“热点对话:HDTV何日成主流?”,敬请关注。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