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电子盛会,一年一度的CES就像是场热闹的开年大会,全世界的消费电子厂商刚跨入新年就汇聚于此,公布新年计划,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业务,为一年的市场发展定个基调。CES 2011照例如此,不过随着经济的好转,与过去两年相比,今年的展会可谓人气大旺,据官方消息称,共有2,700家来自世界各地的技术公司参展,同时展会还吸引了约140,000名专业观众,其中有30,000名为非美国本土观众,这使得拉斯维加斯酒店、街道爆棚,而同时爆棚的还有业界对未来的信心。
今年CES的主要技术趋势包括:各大厂商一窝蜂推出80余种平板电脑,3D技术的深入应用,电视机外延的扩大,4G技术的兴起,设备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等等。这当中有不少是早前展会上一些概念的延续,比如在2010年CES上平板电脑已是被热炒的概念了,只不过在过去的一年里,真正付诸行动并且取得成功的只有苹果和三星,而他们的成功也足以勾起其他厂商的羡慕嫉妒恨,所以在CES 2011上,80多种平板电脑也将过去的概念演绎为大势所趋。3D、网络电视等技术也都是如此,而在这些趋势的演化过程中,同样还伴随着各种纠结,这些新的技术如何应用,如何让更多的消费者为此买单,也都是厂商需要考虑的问题。

电视变身记
这么多年的展会下来,电视常常都是各种技术革命的主角,从模拟到数字,从笨重的大块头变为超薄的平板,再到高清、LED、3D,但过去不管怎么变,电视还是电视,我们仍然需要以一种所谓后仰(Lean Back)姿态,被动接受电视里面的东西。而CES 2011上,关于电视机的定义或许需要改写,在经历各种技术潮流之后,电视从未像今天这样不像电视。
首先,在性能与制造工艺方面,厂家仍然是一贯地无所不尽其极。索尼在展会期间公开了2011年春季款式的5种新画质技术:超精细,提供丰富的细节表现;改善对比度,赋予影像光泽;改善色彩表现,扩大色彩再现范围,提高红色表现;通过区域调光,改善动态范围;改善视频分辨率,大幅提升影像显示平滑度。“超高分辨率”和“高动态范围”画质同样也将会是2011年各大厂商追逐的目标。夏普也展示了代表这种技术进化方向的“白峰值表现技术”,借助局部调光表现“小面积白色峰值”,从而可以实现更为丰富的情感表现。在放映机和工程投影机中尚未普及的4K×2K技术也有望成为未来电视面板的趋势,东芝的大型裸眼3D电视机同时实现了“2D的高画质”和“裸眼3D”,在2D模式下观看时可实现4K×2K的分辨率是该电视机的一大卖点。画质的不断改善,也会带给我们更加细腻、更多的细节表现,更接近真实的影像世界。3D也已成为高端电视的必备功能,
不过关于3D我们后面再细说。
在功能与应用层面,电视机正在导演着一场客厅革命。其实在一两年前的展会上,我们已经对互联网电视有所耳闻,也看到过集成了Wi-Fi或者在背后装了以太网插槽的电视,以及电视上的Yahoo小工具,但是真正的质变现在才开始。在CES 2011上,我们看到电视机将永久接入社会网络,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能够使用各种应用程序,通过网络按需接受并播放内容,带着摄像头能开视频会议,还可以与其他智能终端无缝结合,从而成为家
庭娱乐中心、控制中心和新型社交中心,而从前人们在电视机前的后仰姿态也正变为越来越接近于新人类所习惯了的前倾(Lean Forward)姿态。
这种改变的快速发生,也要得益于谷歌、索尼及英特尔共同开发的电视软件平台Google TV,主要电视厂商在这一基础和潮流之下推出了各种具有自己特色的智能电视产品。松下发布了电视机的云计算型互联网服务“VIERA Connect”,能够进行运动、保健及游戏的服务,同时还将开通提供应用程序的“VIERA Connect Market”应用商店。中国的海尔集团展出了类似于“Google TV”的、基于Android的46英寸电视,在Android 2.2的基础上安装Chrome浏览器,并采用自主开发的用户界面。三星则首次展出了涵盖LED和等离子电视两大品类智能电视,展出的智能电视不仅拥有超窄边框设计,19至65英寸不等的屏幕尺寸选择,2D、3D高清画面支持,还配备了三星最新开发的智能中心(Smart Hub),可连接、显示并播放所有连接设备内容,并展示在同一界面内,另外三星应用程序商店还提供包括体育、娱乐、资讯、游戏和社交在内的应用程序。
[Page]
乘这股东风,雅虎也在展会中公开了互联网电视平台“Yahoo! Connected TV”的新版本,配备支持Yahoo! Connected TV的软件应用可实现与电视内容联动的功能。而电视的网络化也使得流媒体应用更为重要,思科系统公开了可在不同终端上欣赏网络视频的平台 “Cisco Videoscape”,思科CEO钱伯斯称“由此或将改写视频体验”。
未来,人们与电视机这一终端的交互不仅能够更主动,也将会更直接。受到微软“Kinect for Xbox 360”的影响,CES上也出现了多种手势控制应用。中国的大型厂商纷纷公开了使用PrimeSense(Kinect的基础技术)距离图像传感器的现场演示,如海信、海尔和TCL。三家公司均将个人电脑与PrimeSense公司的距离图像传感器连接运行,然后从个人电脑向电视输出影像信号进行显示,PrimeSense则意在通过采用距离图像传感器的一系列产品的投放,以及公开名为OpenNI的API,在个人电脑和数字家电领域一举普及手势输入。
传统电视以及支撑传统电视的广电行业所面临的危机,也是策动这场电视变革的源动力。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爆发之下,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综合娱乐时代。现在坐在沙发上拿着遥控器换台看电视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而对于成长于网络时代的新人类来说,他们的习惯不论是姿态上还是思维上也早已与父辈们截然不同。要想把他们拉回电视机前,电视的概念也必然要变。所以从2011年的CES上来看,个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从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再到电视机,这些所有的显示屏幕在使用功能上将会越来越接近,而最大区别也只是尺寸不同罢了。 不过回到现实,在中国或许“Lean Back”仍将统治电视世界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未充分市场化的行业现状和各种政策干预,仍将会是电视变革的巨大挑战。

摩托罗拉Xoom

黑莓PlayBook

联想ldeaPad U1
苹果公司一如既往地没有参加CES,但是作为平板电脑先驱,苹果对CES的影响无处不在。展会上有许多公司争相提供苹果产品的配件和服务,例如保护皮套、iPhone或iPad的docks产品、把iPad变成怀旧游戏机的配件等等,而关于苹果下一代产品iPhone5和iPad2的各种传言这段时间也是甚嚣尘上。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苹果对整个产业形态和大众消费观的影响。因为苹果的成功,使得在去年CES上备受争议的平板电脑,在今年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来自电脑、通讯、家电等行业厂商的80余款平板电脑产品在展会上争奇斗艳。与此同时,操作系统平台也有了更多的选择,谷歌推出了专为平板电脑设计的Android3.0(代号Honeycomb),此外还有微软的WP7和RIM黑莓的操作系统。虽然大家都是站在同一战线上同苹果斗争,但也需要抛开iPad的阴影,避免雷同走出个性化之路。
最受好评的摩托罗拉Xoom
作为传统的手机通讯厂商,摩托罗拉在智能手机领域率先成为Android系统的受益者,他们在平板电脑方面同样也不落人后,在CES上,摩托罗拉公布了首台运行Android 3.0的平板Xoom,10英寸的屏幕分辨率为1,280×800,采用Tegra 2处理器。Xoom内置Wi-Fi、蓝牙、3G网络,并且“可升级”到4G LTE。其他规格包括500万像素的后置相机、720p影片录制、1080p播放,功能比iPad更强大,勇夺全场最佳产品奖。
NEC双屏云端平板
这款型号为LT-W的“云端通信机”,搭载Wi-Fi、蓝牙2.1 + EDR技术、USB 2.0接口、SDHC读卡器和可选的3G网络。此外还有GPS、加速度计和一个300万像素的摄像头。产品由两个7英寸800× 600分辨率的电阻触摸屏组成,采用Android 2.1的系统,其特色是可像书本一样翻开使用。据NEC称它主要“面向电子书籍、记笔记及教育等用途开发”。
笔记本与平板合一的IdeaPad
[Page]
联想开发的是配备Windows 7的电脑与基于Android的平板终端合为一体的“IdeaPad U1 hybrid with LePad Slate”产品。U1看起来像普通的个人电脑,而显示器部分则是基于Android 2.2的平板终端,可拆下来独立使用。平板终端配备有美国高通的SoC“Snapdragon”,将该终端安装在电脑部分,Snapdragon就进入睡眠模式,只起显示器的作用。
黑莓PlayBook
RIM平板电脑黑莓PlayBook屏幕为7英寸的1,024× 600高分辨率多点触控屏幕,采用前后双摄像头(前300万像素、后500万像素)全新设计,并且都支持1080p摄像功能,具有出色的多任务能力,支持多种开放平台。其它诸如蓝牙2.1+EDR、Wi-Fi、MicroUSB接口、3G网络甚至是4G制式也都应有尽有。
华硕未来概念平板
华硕展示了暂时不会量产的概念平板,5英寸大小的卡片看上去就像扑克牌,它采用了极为纤薄的材质,只有几张报纸的厚度,没有背光屏幕,耗电极少,拥有多种模式,不仅仅能用做电子阅读器或网页浏览,还能显示高速运动的游戏画面。
虽然苹果没来,不过很多厂家也都明摆着是针对苹果出招,在平板方面,展会上很多产品在性能上都超越了iPad一代,不过相信这又给多患有“选择障碍症”的新人类带来新的困扰,是选择苹果公司还是“其他公司”,选择Android还是 Windows 7,还有那以几十万计的应用程序呢,确实有些纠结。
4G时代

当显示终端变得日渐丰富且豪华之后,网络传输能力也需要快速跟进。在CES 2011上,4G也成为一大亮点。随着美国四大移动运营商逐渐在全美推出4G无线连接,今年下一代蜂窝数据网络将会无处不在,服务和设备费用也有望很快会降至人们可以接受的3G水平。4G时代意味着更高的数据吞吐量和更低的延时,能够加深更多技术、行业和应用的融合,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高质量的无线多媒体服务体验,相信2011年也将会成为4G网络和终端快速发展的一年。
目前,包括AT&T、Sprint、Verizon、T-Mobile在内的美国主要运营商都加入了4G大战,而终端厂商也非常配合地在CES2011上演了4G秀。AT&T在展会期间积极表明态度:“2011年内将推出20款4G机型”。Verizon Wireless也在CES期间发布了支持LTE服务的10款终端,并将在2011年内上市。这些终端产品支持目前主要的LTE和WiMax 4G网络制式,产品涵盖手机、笔记本、移动热点、平板电脑等多种产品。
ATRIX 4G是面向AT&T的一款产品,内置CPU内核以1GHz双核处理器。最大的特色在于模糊了手机与计算机的界限,通过摩托罗拉提供的安装有HDMI端口和USB端口的底座,可变身台式机。HTC一口气发布了三款4G网络的手机,其中HTC Thunderbolt是在美国与Verizon合作推出的手机,支持DLNA,可以将手机内容输出至同样支持DLNA的家庭影音系统。三星展示了支持LTE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包括面向Verizon LTE服务的Samsung 4G LTE Smartphone,以及面向美国AT&T的LTE服务,支持“Galaxy S”型的“Samsung Infuse 4G”。
而4G对于中国用户来说,或许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远,中国移动一直有意于发展4G业务,2011年1月,工信部召开会议正式宣布启动TD-LTE(中国移动将采用的4G网络制式)规模技术试验,TD-LTE已全面走上规模试验的轨道。
3D仍在路上
在度过了轰轰烈烈的“2010 3D电视年”之后,3D的故事仍将会在2011年延续,并且还会演绎出更多微妙的变化。作为一项仍在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新兴技术,3D之路充满了曲折和纠结。面对种类繁多的3D格式标准,裸眼和眼镜的开发阵营,厂家如何站队,消费者如何选择,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另外,3D观看的舒适度、方便性,以及拥有成本和应用仍然是发展的掣肘。与2010年厂家一拥而上开发液晶快门3D电视不同的是,今年展会上各厂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推动3D。
[Page]
裸眼
不管3D技术怎么发展,裸眼观看始终都是其终极追求,但是面对各种技术瓶颈,发展的步子是否能一下迈得那么大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不过有很多厂家显然已经是等不及了,以东芝、索尼、LG等厂家为主的裸眼阵营在CES期间所展示的产品和决心还是让人们看到了裸眼3D的希望。
在CES开幕前夕举行的发布会上,东芝公布了其自主3D影像战略,即“3D从小型到大型都是裸眼观看”。东芝早在去年十月的“CEATEC JAPAN”上就发布了全景图像(Integral Imaging)方式的裸眼3D液晶电视,全景图像是在多个显示器上播放物体发出的反射光(光源以外的物体全部依靠反射光识别)来识别3D影像的方法。其优势在于面部侧向移动时产生的噪声少,可以平滑播放。
在这种局面下,索尼也开始日以继夜地推进裸眼3D技术,在CES的新闻发布会上,索尼宣布开发“56英寸4K×2K液晶面板”、“46英寸2K×1K液晶面板”、“24.5英寸2K×1K有机EL面板”3种裸眼3D电视。


LG则展示了支持微波移动电视播放规格ATSC移动电视、并可裸眼观看3D显示内容的试制终端。LG的试制终端备有7英寸的裸眼3D液晶显示器。不过离我们最近的还数夏普的裸眼3D技术,据称即将发售的任天堂3DS就搭载了夏普的裸眼3D液晶屏。
偏光膜3D与RDZ 3D
LG的发布会上还公布了使用“Patterned Retarder”(按照扫描线逐行改变光线方向的偏光膜)的3D电视。与去年最热门液晶快门眼镜方式相比,这种3D电视的眼镜重量轻且价格便宜,还具有亮度高、视角广、无闪烁、串扰少等优点。LG展出了多种偏光方式的3D显示器,并打出了“Just One Pair of Glasses For All LG 3D Displays”的标语,强调仅靠一副偏光眼镜便可立体观看展位内支持3D的电视、投影机、显示器及笔记本电脑
的画面。
三星公司则发布了与RealD公司合作开发的“RDZ 3D”技术。RDZ 3D方式在液晶电视中内置了生成圆偏光的Zscreen功能。可以使用与电影院完全相同的轻便偏光眼镜,并宣称能够实现亮度、视角、分辨率的飞跃性改善,完全无损的2D画质。

头戴式3D
索尼展出的3D Glastron头戴式显示器也备受瞩目,与以往的头戴式产品相比,其画质非常优秀。这款产品的显示器采用了高对比度有机EL面板,利用两台显示器,播放左右完全独立的影像,因此完全没有串扰和闪烁。因为这种显示方式与人通过双眼识别物体立体感的机制基本相同,所以视觉效果非常自然。
3D LED墙
LED也3D,这说的不是LED背光的液晶电视,而是LED显示墙,这实际上是一项偏专业类的产品展示。索尼展出的这款显示器利用LED形成像素,偏光方向按照扫描线逐行改变,需要佩戴偏光眼镜观看,外观上,3D LED墙是由3块宽高比为16:9的380英寸屏幕横向拼接而成的,整体面积为26.88m×4.8m。这一技术曾于2010年夏季对世界杯足球赛进行实况转播。
ZigBee 3D Sync
ZigBee联盟也在展会期间公布了正在开发的ZigBee 3D Sync(ZigBee 3D同步技术),该标准通过射频解决方案,旨在取代已有30年历史的红外技术,据称ZigBee 3D Sync将能使3D眼镜与设备间进行创新式双向通信,自动切换2D、3D视频内容。此外,绿色的ZigBee技术也将使3D眼镜更节能,充电后使用时间更久。该标准还可以消除周围光源造成的干扰,并具有多种智能化功能,包括:多厂商 3D 眼镜互用,完全可编程的显示帧率和快门开/
关时间,不限制眼镜数量等。
低碳强迫症
近年来,在我们所关注的每一个展会上,大家都要想方设法地往绿色低碳上靠,就像是得了低碳强迫症。在CES 2011上,厂商们也都在标榜其产品更具能源效益,智能电表和能源管理依旧是展会中的热门话题。例如GE就计划推出一整套能够与智能仪表通信的产品,被称为Brillion的技术将会用于GE公司能源之星产品线,包括冰箱、洗碗机、洗衣机、热水器等产品,能够对来自智能仪表的公共事业价格信号自动响应,延迟或减少设备的电力消耗直到低成本的、非繁忙时段。
[Page]
与InfoComm一样,CES也正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低碳行动。CES与其展会回收合作伙伴Earth911合作,并且再一次设立了Sustainable Planet TechZone,该展区展示了消费电子技术如何帮助地球上的每个人以更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生存,以及消费电子产品如何帮助发展更绿色的建筑、智能电网、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无线融合技术。与此同时,CES还表示在过去的五年里削减了近50%的印刷品,并指出CES观众平均参加12个会议,也相应削减了航班旅程的数量。
从2008年起,美国消费电子协会开始发布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最新的报告强调了业界面对环境责任所做的努力,并从产品设计,能源效益,生产、包装、物流环节,循环利用等方面阐释了业界向环境友好努力的进程。
另外,报告还展示了消费电子企业的社会贡献,为行业树立了样板。行业的发展也同样带来了数以亿计的电子垃圾挑战,行业需要在未来五年回收十亿磅的电子垃圾。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工业化和商业化始终都是低碳最大的杀手,而不断创造新潮流的CES更是与低碳背道而驰。
一方面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引导消费者“喜新厌旧”,制造大量电子垃圾,一方面又要高举低碳环保大旗,这确实堪称CES最纠结的事。






消费电子展上的专业AV
CES是一个消费类的展会,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大融合的时代,消费电子和专业AV的交集也越来越多。在很多时候,消费电子在技术方面往往更具前瞻性,并影响着专业市场的走向。而另一方面,专业AV已是各种展示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在CES上也是如此。
CES 2011上,除了消费产品的竞争,索尼、夏普、LG、三星、松下等知名大厂还展开了视频墙大战,因为商业视频墙也已成为这些巨头们所日益重视的领域。
各位微博爱好者可以在CES上找到新的平台“twitter wall(推特墙)”,它由MultiTouch公司提供,由六个46英寸的显示器一字拼接而成“twitter wall”上显示与CES标签相关的推文(tweet),并可由观众通过触摸随意缩放和操控,照片同样可以通过Flickr显示。这也展现了新媒体与触摸拼接墙的融合应用。
LG展位巨大的视频墙一定会让每个参观者印象深刻。这个视频墙横跨110英尺的展台上方,由四排共112个42英寸的显示器拼接而成,在视频墙的下方,陈列了三排60英寸的显示器,与视频墙一起播放相关宣传片,蔚为壮观。另外LG还展示了60英寸的Expandable Multivision等离子视频墙,它创造了更大、更亮的显示应用,其0.06英寸的超窄拼缝可以实现几乎无缝的拼接,而等离子高对比度和快速响应,使其适合体育赛事、电影、游
戏的应用,也更适于医院、机场、零售等各种商业用途。
CES比的是创意,在三星的展位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视频墙。在展位前的一面大墙上用百余台不同形状的显示器拼出一幅世界地图,这可算做数字告示异性拼接的完美应用,这个电视地图不仅吸引眼球,同时也展现出三星电视产品线的全面。在三星的3D展区,是由LED TV系列拼接而成的10×5的3D视频墙。
夏普除了在展台上方搭建一个三行的、横跨展台的视频墙外,还展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i3 Wall”。所谓i3即“Infinitive、Intelligent、Images”,i3 Wall是一个由五面(天花、地面、三个墙面)视频墙构成的沉浸式空间,一共使用了64个60英寸的专业超窄边HDTV。夏普展位的另一个亮点是安装了9个60英寸的、3×3的视频墙,展示其展会上各种产品的视频。
除了前文提到的索尼3D LED墙之外,还有很多公司都展示了商业应用的产品。例如,阿尔卡特-朗讯、HFMUS、三星、TelePresence Tech等多家公司联合展示的“Virtual Personal Stylist(虚拟个人造型师)”概念解决方案,利用3D远程呈现、视频会议、云计算和超高带宽连接,创造了一个极为真实的购物环境,消费者可以通过创建在线形象或“化身”,来试用最新的服饰或美容产品,还可以通过远程呈现技术与时尚顾问直接交流。这
[Page]
一新的概念产品阐释了未来零售商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有吸引力的店内或网上购物体验。另外,三菱商业部门也展示了相关新技术,其中超高对比度的155英寸OLED显示器,就是主要面向数字告示市场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