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第十一届全运会IBC调度系统介绍

2010-07-02 姬长波 山东电视台 依马狮广电网



【关键词】 IBC  信号调度  中央控制机房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于2009年10月在济南举办,笔者全程参与了全运会国际广播电视中心调度系统的搭建及运行维护。本文主要介绍第十一届全运会IBC调度系统的系统构成以及工作方式。

  国际广播电视中心(International Broadcast Center,简称IBC)是重大国际国内比赛中提供给各广播电视机构转播、收录制作和编辑比赛内容的场所。十一运会IBC主要包括电视信号调度系统和赛事信息共享服务系统两部分。IBC电视信号调度系统作为整个全运会电视转播的枢纽与核心,承担全运会各比赛场馆信号的汇集、调度任务,包括CCTV在内的所有国内外电视台的演播室需要通过电视信号调度系统的信号调度来获得赛场信号。十一运高峰期间,最多时在IBC处理的并发公用信号的数量多达52路。并且本系统还担负着向所有转播机构提供同步、时钟等辅助信号的功能,同时还能够提供卫星、光纤等信号传输通道进行比赛实况和新闻的回传。

  十一运期间进驻IBC进行电视转播和报道制作的电视台包括中央电视台、香港TVB等近20家电视媒体,IBC为这些电视机构提供20个演播室及6个节目制作机房,用于进行十一运赛事的直播、报道和专题制作。

  一. 十一运会IBC的主要特点

  1.占地面积大

  IBC共规划有4个功能区域,总占地面积达12000平方米。其中1、3、4区为媒体工作区,共规划由20个面积不等的演播室和6个制作机房供各新闻机构使用。2区作为IBC核心区占地2000平方米,规划有开放制作区、中央控制区、中央设备机房、中央配电机房。

  2.启用时间长

  由于受到部分赛事提前举行的影响,IBC核心系统从2009年9月9日即开始正式运行至10月28日闭幕,累计运行50日。

  3.全数字赛事转播兼容高清

  在全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全程标清数字电视转播,并首次实现开闭幕式高清电视转播。信号传输全部采用数字视频加嵌入式音频传输方式。

  4.赛场多,覆盖面广充分展现“全民全运”的运动会理念赛事的56个竞赛场馆分布在山东全部17个地市,首次实现覆盖主办地全省的全运赛事转播。信号传输手段涵盖了光缆、微波、SDH网络、卫星等多种传输方式。

  5.服务功能全面

  除向各进驻新闻机构提供赛事公共信号外,还在济南主赛区、青岛、日照、滨州赛区各场馆全面提供独立单边传输通道,在其他地市提供新闻回传通道,向MPC主新闻中心提供赛事有线电视信号,向中央广播电台、山东广播电台等电台提供赛事国际声,向各进驻机构提供全面的矩阵控制方式、同步和GPS时钟信号。

  二. IBC中央控制机房

  1.监看区域

  国内第一次在类似全运会这种临时性的大型体育赛事转播中采用如此规模的电视信号监视墙,整个电视墙造型为弧形,由24块52英寸高清晰度液晶屏幕组成。采用画面分割器加大屏幕的显示方式。采用了自带信号放大功能的DVI电缆,可保证高分辨率信号传输距离达到50米。

  整个电视墙分为固定监看和调度监看两部分。中央的4块屏幕为调度监看区,可将每个竞赛日最重要的输入输出信号调度到该屏幕上进行重点监看。用于调度监看的分割器采用了新型的核心矩阵内嵌式设备。因此可以非常方便的实现动态源名跟随的功能而无需额外配置其它第三方设备。整个调度监看区域最大显示规模可达到64路,可满足赛程最大并发时的调度监看。

第十一届全运会IBC调度系统介绍
中央控制机房

  除中央4块屏幕外其余20块屏幕为信号源固定监看,可同时监看多达288路进出IBC调度系统的电视信号。同时根据电视信号间的关系分为IBC收录监看、IBC调度监看、IBC传输监看三个功能区域。固定的信号源显示在固定的区域非常方便操作人员的监看,缩小操作人员发现问题的时间。其中上排的监视器为输入信号监看区,主要用于监看竞赛公共信号、赛场单边信号、风景摄像机信号和各进驻新闻机构演播室的成品节目信号。下排为IBC调度给各进驻新闻机构演播室的信号。这次全运会标准为各新闻机构提供4路矩阵调度信号,较上届提高了1倍。在此基础上还为北京、广东、上海、山东等体育转播大省提供了额外的4到6路矩阵信号,为各电视台加大全运转播力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控制区域

  和电视墙相匹配的是一组弧形的控制台,在控制台上我们主要安置了主技术监控、调度通讯、信号调度、风景摄像机、配电系统监测等日常操作工位。

  主技术监控工位由技术监视器、数字示波器、音频监听单元、系统主控制面板构成。每日所有进出IBC的电视信号均须完成技术监测,合格后方可提供用户使用。同时由于系统主要链路均采用了HARRIS同一品牌的产品,因此系统主控制面板还可以实现对全系统设备的动态综合管理、报警提示等自动化功能,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IBC核心区配置了一套32路规模的通话矩阵,用于各用户演播室和IBC调度机房之间的通讯。信号调度工位负责提供用户台回传信号向地球站、卫星车、国干网的调度,及山东电视台后方演播室及播出机房对竞赛信号需求的调度。此次IBC中心区是向各用户机构开放矩阵控制权的,每个用户机房均配置了矩阵控制面板,用户可根据IBC提供的每日信号通道表自行选择竞赛信号。

  参照奥运转播的经验,IBC为本次全运转播提供了5个通道的风景摄像机信号,分别是济南的奥体中心、大明湖、泉城公园和青岛、日照海滨风景。济南的风景摄像机信号通过光纤方式直接进入IBC,可在IBC实现摄像机的调整与控制,青岛和日照的风景摄像机信号则通过省广电网以SDH编码的方式接入。

  在主收录系统之外,IBC还配置了一套循环收录服务器设备,它可实现高标清信号的兼容收录,用于对重点信号的收录和播放,在保障主收录系统之外还可为IBC区域内所有展示屏幕提供播放信号,让全运会的盛况深刻的留在每个到访的游客和工作人员的记忆里。

  三. IBC核心设备机房

  1.光信号收发区

  本次全运转播的一大特点就是首次实现全数字赛事转播及全光缆信号回传。在济南赛区各赛场与IBC调度机房间均铺设有光纤链路,通过光收发的方式将赛场信号高质量的回传到IBC,每个场馆均提供主备赛事节目信号和2路单边信号。并且每个赛场均设有电视信号转播机房并在每个机房设有人员负责光收发设备的技术保障。在信号传输规模上也较上届有了质的提高,以开闭幕式主会场为例,IBC除提供高、标清节目信号、clean信号共8路公共信号外还提供多达10通道的单边信号传输供各用户台使用。 [Page]

第十一届全运会IBC调度系统介绍
信号传输流程

第十一届全运会IBC调度系统介绍
回传信号调度

  2.分配调度区

  该区域是IBC调度系统的信号汇集和分配中心,由一台HARRIS高标清多码流数字矩阵作为系统核心,可实现160×184的系统调度规模。考虑到系统稳定运行的需要,矩阵配有主备4电源供电、主备双交叉点、双控制卡。使用了最新的IP控制技术在整个IBC个区域内搭建了矩阵控制网络,各演播室可通过分配给他的矩阵控制面板对信号实现自由切换。全部输入信号均经视频分配后进入矩阵和监看系统,考虑到本次IBC内部各演播室与调度机房间全部采用同轴电缆基带传输,所有的演播室回传信号全部采用带有时钟再生和电缆均衡功能的分配器进行补偿。同时为保证信号的安全,IBC与各演播室间的信号均遵循主备路不同机箱、不同矩阵输入输出板的策略,虽然这会使系统复杂性有所增大,但对信号安全十分有利。

  3.有线电视

  本届全运会的另一大特色是:为方便主新闻中心各平面媒体、文字记者、广播记者对赛事实现全面的实时的报道,IBC还配置有一套30个频道的有线电视前端系统,并在IBC及MPC个区域内均分布有赛事有线电视接收点。记者们可以通过电视机方便地实现对赛事进程的全面了解。

  四. IBC中央配电机房

  为确保IBC电视转播设备用电安全,本次IBC为核心机房的全部设备均提供了主备双电源及主电源UPS不间断供电保障的服务,在外部电力供应意外中断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无间断启动电池供电,保证核心机房的设备在断电时不间断工作达2小时,同时起到隔离外界电源干扰和稳压输出的作用。控制台上设置的UPS监测工位,通过软件和图像的方式对UPS的工作情况进行24小监测。

第十一届全运会IBC调度系统介绍
核心设备机房

   专门向供电部门申请了4路容量各为1000KW的10KV高压电经配电机房外变压室变压,获得4路独立的380V交流输出送到配电机房。第一二路为IBC四个区域内机房和演播室的灯光、空调用电,两路配电柜之间由联络柜提供互投保护;第三四路为IBC中心机房及各台演播室、转播车转播设备用电,两路电相互独立、互为备份。这样的设计确保了全运会电视转播专电专用,隔离外部电源干扰,同时将转播设备用工艺电和灯光照明用电完全隔离。

  中心机房工艺电主备路经过一次互投保护后,再分为两路,一路送往两台并机工作的UPS,输出作为中心机房工艺电主路,确保了在外部电力中断时中心机房设备仍可正常运行;另一路送往隔离变压器,输出作为中心机房工艺电备路,同时为UPS提供旁路输入。

  IBC四个区的所有转播设备接地线都连入等电位接地网,在中心机房等电位接地点入地。

  IBC调度系统从2009年9月9日正式运行至10月28日十一运会闭幕,转播赛事累计达1900余小时,整个系统运行稳定,为十一运电视转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技术保障。B&P

 

全运会 IBC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