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从“庆祝第九个记者节暨局(台)第二届‘三优一名’颁奖晚会”的现场摄像机定位谈起(下)

2010-05-13 冯传岗 泰州市广播电视局 依马狮广电网



(接上期)

  (三)运动画面及运动摄像

  所谓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变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如:由推摄、拉摄、摇摄。移摄、跟摄、升降拍摄和综合运动拍摄所形成的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和综合运动镜头等。

  下面以推摄所形成推镜头的运动画面,来分析运动摄像形成的画面特点,及其在造型表现上的作用。

  1.推摄推镜头

  推摄是摄像机向被摄主体的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不断接近的拍摄方法。用这种方式拍摄的运动画面,称为推镜头。

  推镜头的这两种拍摄,无论是利用摄像机向前移动,还是利用变动焦距来完成,其画面都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推镜头形成视觉前移效果

  推摄时由镜头向前推进的过程造成了画面框架向前运动。从画面看来,画面向被摄主体方向接近,画面表现的视点前移,形成了一种较大景别向较小景别连续递进的过程,具有大景别转换成小景别的各种特点。与固定画面不同,观众是能够从画面中直接看到这一景别变化的连续过程的。如:推镜头中,一个被采访者从全景到面部的特写,可以在一个镜头里“一气呵成”,而不必像固定画面中那样,由全景镜头跳接到一个特写镜头。

  (2)推镜头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
推镜头不论推速缓、急的变化和推得长、短等不同,总可以分为起幅、推进、落幅三个部分。推镜头画面向前运动,既非毫无目标的,也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具有明确的推进方向和终止目标的,即最终所要强调和表现的被摄主体,由于这个主体决定了镜头的推进方向和最后的落点。

  (3)推镜头将被摄主体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

  随着镜头向前推进,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由小变大,由不甚清晰到逐步清晰,由所占画面比例较小到所占画面比例较大,甚至可以充满画面。与此同时,主体周围所处的环境,由大变小,由所占较大的画面空间,逐渐变成所占空间越来越小,甚至消失“出画”。

  2.推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1)突出主体人物,突出重点形象;

  (2)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

  (3)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

  (4)推镜头推进速度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

  (5)推镜头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感。

  3.推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问题 

  (1)推镜头应有其明确的表现意义;

  (2)推镜头的重点是落幅;

  (3)推镜头在推进的过程中,画面构图应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

  (4)推镜头的推进速度要与画面内的情绪和节奏相一致;

  (5)在移动机位的推镜头中,画面焦点要随着机位与被摄主体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用变焦距的方式拍摄推镜头,画面焦点应以落幅画面中的主体为基准。

  四. 舞台现场演出中典型的电视摄像机定位

  对于舞台演出现场电视摄像工作而言,其原则是:“用最少的电视摄像机,拍摄出最佳的舞台演出图像,反映出舞台演出运动图像的细节”。这是由于舞台表演的内容及场面具有相当大的关联,对于舞台现场电视摄像而言,参与拍摄的摄像机不是越多越好,现场演出中进行多台摄像机拍摄也不太现实,如若实行将会产生过大的干扰(对编导、摄像员和观众都有干扰)。一般说来,为了保证舞台现场出像效率,典型的是运用三台摄像机组成一个拍摄组进行组合拍摄,如图3所示。

  图3中ABCD为舞台表演区,为增加观众视觉的景深感,舞台美工在装饰舞台时,一般将表演区设定为梯型。

  在图三的典型三台电视摄像定位现场摄像中,各电视摄像机的技术指标、拍摄方法及摄像人员的技术要求也不一样。具体见表2所示。表中1号摄像机的技术指标以及对摄像人员拍摄的水平都与3号机的要求相反。

  五. 结语

  近年来,随着电视业的蓬勃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电视图像文化有了长足的进步,通过电视摄像机的运动、变化焦距镜头的运用和升降、遥控等设备的使用,带来了电视画面的复杂多变和不拘一格,着实令观众目不暇接,甚至眼花缭乱。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诸如画面无意义的摇晃、无目的的推拉、无必要的摇移等情况大有存在,这不仅妨碍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收视和欣赏,而且不利于电视图像画面质量的整体提高。

  对于初学者而言,要提高自身的电视摄像水平,首先,认真使用三角架,培养敬业精神,严肃创作态度,拍摄好名副其实的固定画面(练好了固定画面的摄像基本功的同时,也给运动摄像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在繁忙的拍摄工作中,不要为了省事,启用自动白平衡进行拍摄,对专业从事电视摄像者来讲,自动白平衡是一项应用较少的功能,因为它存在着一些明显无法解决的问题。再次,努力学习和掌握画面编辑及场面调度的基本知识,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视觉形象的概括,镜头内部的蒙太奇造型和构图的多信息、多含义的表现,从而增强对画面语言的理解力和表现力,加强画面造型的准确性、概括力和艺术表现力。

  做好了以上三点后,你所拍摄的电视报道,如果关掉声音后,人们还能看懂其内容,再继续努力,你将可以敲开电视摄影造型艺术殿堂的大门。(全文完)

从“庆祝第九个记者节暨局(台)第二届‘三优一名’颁奖晚会”的现场摄像机定位谈起(下)
从“庆祝第九个记者节暨局(台)第二届‘三优一名’颁奖晚会”的现场摄像机定位谈起(下)

[文中注解]
轴线:在电视场面调度中,摄像机在拍摄和处理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以及人物之间相互的交流关系所形成的一条假想的、无形的直线,即为轴线。
轴线规律:电视摄像在空间处理上,遵循一条原则:摄像机镜头的总方向须限制在同一侧,如果轴线是直线,各拍摄点应规定在这条线的同一侧180度以内。越过这条轴线所拍摄的镜头都将破坏空间统一感。
轴线分类:轴线若细分,可分为电视摄像光轴线和电视摄像轴线。电视摄像轴线一般又分为三种:1、动作轴线2、关系轴线3、方向轴线。违反轴线规律的镜头称为“跳轴”“越轴”“离轴”。
关于轴线的规律及正确运用,可参阅《声屏内外》2007年第10期冯传岗撰写的《论电视摄像轴线和光线轴线的应用》文章。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