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中,一个事件突然发生,通常会用到动词break,意思是一条突发事件,所以breaking news就是突发性新闻,最新消息,就是从来就没有听过的新闻。近几年,各电视台为保持其竞争优势,对新闻采集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新闻报道的方式向更快、更广、更活、更深、更近的方向发展,而新闻制作能力也集中体现了各台的综合实力。
到目前为止,山东齐鲁电视台是国内唯一一家自办节目全部实现直播的电视媒体,并在全国率先提出了“break新闻”的概念,并开始把“break新闻”系统化、常态化。这给我国新的电视传播模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Break新闻:接轨国际新闻惯例政府危机公关需要
“break新闻”是CNN等著名电视机构经常采用的一种新闻报道方式。齐鲁台台长闫爱华介绍,“break新闻”的主要特点是新闻直播,它与常规的节目编排不同,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通常是随着重大事件的发生或进展而突然打断正常节目顺序对这些事件的最新进展进行现场直播。
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的这种实验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新闻走向的一个新的观察点。就2008年来说,就有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可以总结。成功的经验是:“5.12”大地震和奥运会报道,对中国的形象起到了正面树立的作用,因为报道的及时、准确、公开、透明。而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因为延误迟缓被动,就让西方媒体拿来大做负面文章。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中央高层领导还明确要求:新闻宣传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突发事件媒体要在第一时间报道,否则是失职,政府不公布也要问责。
一个来自传统观念的疑问是:这样做是不是会给政府的形象造成损害,给政府的工作带来被动?“从这四起报道的效果看,不是这样,恰恰相反,它给政府帮忙而非添乱。比如,济南奥体中心火灾发生时,看到或听到的市民议论纷纷,猜测不断,有人甚至说是恐怖袭击,但济南市紧急救援,并立即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并通过齐鲁台进行现场直播,迅速消除了各种传言;海化集团危险化学品泄露,当地也是有很多道听途说,网上流言四起,有人说许多人中毒死亡,但通过直播,让大家迅速了解到,事故影响远没有这么严重,多数人都是轻微中毒,无人死亡。通过及时地现场直播,真正让谣言止于公开,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Break新闻,实际上是危机处理中政府公关的一项有效手段。一般而言,当一件突发性的重大事件发生时,会出现社会心理学所称的群体异常反应:1.群体恐慌;2.谣言四起;3.公信丧失;4.人人自危。面对这种危机发生时的群体心理特征,常见的有两种危机处理方式:
一是封闭型处理。在危机发生后,先尽可能封锁消息,然后进行封闭式调查分析、总结处理,待一切完成后再向公众公布。这种方式在过去信息闭塞的时代,有其实用的一面,即在大多数人尚不知情的时候,已经把危机处理完毕,从而避免更大范围的社会震荡,其代价是危机发生地的群众要承受更多的损失。目前的情况是媒体形态空前发达,传播方式空前普及。对任何危机事件,想要做到完全封锁消息,事实上已无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沉默,本地媒体的失语,等于是把事件的描述权、评论权拱手让人,听凭各种谣言甚嚣尘上。等到政府和官方媒体再发布确凿消息时,人们在各种传言的轰炸下多已丧失了判断真伪的能力,政府的信誉、官方媒体的公信力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另一种则是开放式处理。在危机发生后,政府在第一时间发布已经查明的事实,正在或即将采取的措施,先入为主,抢占舆论主渠道,将各种传言消灭于无形。然后随危机处理的进展,发布阶段性消息,稳定人心,确保正常秩序。而Break新闻及时地发布事件过程、政府声音,将起到政治避雷针的作用。

Break新闻:确立电视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长江学者胡智锋认为:“break新闻的实验,是电视生产力的大解放,SNG(卫星新闻采访车)大有作为的时代到来了。”这种突发性事件的打断式直播目前主要依赖的是SNG技术,四年来,SNG已经被全国20多家电视台引进,但是在一年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齐鲁台过去几年SNG天天有直播,但是也主要局限于固定的新闻时段,上午发生的新闻,只能做好片子,等着晚上播出。而现在,有了突发性事件,齐鲁台能马上出发,马上让观众看到事情的最新进展,稳定人心。”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教授认为,中央文件打破禁区,等于是中国新闻宣传的一次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了,电视的优势就发挥开了。新闻的定义大家都知道:是最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这是任何新闻媒体追求的目标。在纸媒时代,遇到重大事件,往往发行所谓的“号外”。但从采写到印刷发行,再快的“号外”也要隔几个小时的时间。今年网络新闻传播加快,但是主要限于文字和图片,对观众缺乏视觉直感。电台具有第一时间传播的技术特点,但是它是声音的传播,不具备视觉传播的能力。只有电视,才能集视觉、听觉、文字等各种要素于一体,实现新闻传播的最新和最快。现在,由于SNG、海事卫星等直播技术的运用,第一时间的现场直播已具备条件。拥有如此优势的电视应该充分发挥特长,让观众第一时间通过电视来了解真相,通过电视的影像声音来引导舆论。尹鸿大胆预测,当全国各地更多的这种break新闻出现的时候,中国电视的主动地位才能真正确立起来。

Breaking news强大的技术保障系统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新的电视形态都离不开技术的发展与支持,Breaking news也同样如此,而齐鲁台实现这一电视形态的技术手段就是通过大家都已经十分熟悉的数字卫星新闻转播车SNG。
Breaking news要求卫星车在使用中做到方便快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突发事件传回演播室进行现场直播,首先这需要卫星车的整体设计做到可操作性很强,其次,通过四年多的使用,齐鲁台已经摸准了卫星车的脾性,通过合理的分工和对整个系统的熟悉程度,可保证在卫星车到达现场的五分钟内将现场信号传回演播室,这将充分体现新闻节目的时效性,在第一时间将第一现场的情况送到广大电视观众的面前,增强了新闻节目的竞争力。[Page]
2008年11月11日中午12点左右接到栏目组通知济南奥体中心失火需要做直播,于是工作人员立刻与卫星公司取得联系,确定卫星转发器的相关事宜,并通知值班人员做好直播前准备,12:20人员到位,设备准备完毕,卫星车开赴现场,12:40左右卫星车到达现场,得到卫星公司确认,并确定13:15分左右开始直播,由于要留出消防通道,又要保证卫星车上星无遮挡,所以12:50左右才定好车位,放下车后,视频技术人员发电,找星,音频工作人员试话筒,试通话,摄像人员架设机位,分工十分明确,很快就做好了直播前的准备工作,13:00上星与演播室试机,13:15信号准时送到演播室开始直播,从准备到直播,所有过程进行得有条不紊。
直播过程中,演播室与现场的联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直播节目的衔接与节目质量,还能丰富节目形式,这时,通话系统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齐鲁台采用的通话系统利用手机蓝牙技术,通过移动线路将现场与演播室的通话系统连接在一起,使得两地的联络畅通无阻,保证了节目的衔接,两地的主持人及现场被采访人也可以通过通话系统互相交流,极大地丰富了节目内容,提高了节目的可看性及真实性。
由于是直播节目,因此电力保障和系统安全性就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此类新闻一般都会持续报道,有时会持续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且要在第一时间将事件呈现在观众面前,所以卫星车基本上只能靠自备发电机供电,这就需要发电机具备良好的持续性,并且要为其配备供电时间至少达到20小时的油箱。本车电源采用三相380V/50Hz供电方式,总电源经过三相隔离变压器后,一路送到稳压器,一路送到UPS电源,一路直接送给车内空调器、照明、充电机。稳压器和UPS主要给系统工艺设备供电,当电源出现故障的时候,UPS电源能够保证为CCU、切换台、字幕机、视分、调音台、编码器、上变频器、高功放等主要设备提供约10min的不间断电源,从而保证播出信号在一段时间内不会中断。此外,对容易损坏的部分,即上变频器和高功放采用1:1备份方式,这也极大地保证了直播的安全性。
break新闻,对重大新闻、最新消息的非常规直播,有可能也是中国各地政府和电视媒体确立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一环。传播力决定影响力,透明度决定公信力。只有对重大事件达到及时、准确的传播,才能保证让人民及时了解真相,让政府最早引导舆论,这就是影响力的体现。也只有公开透明了,才能让政府和媒体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建立起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