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3D电影 不仅欠东风

2009-09-01 马开春 依马狮视听网


3D电影 不仅欠东风


 


    满座的票房上座率再次肯定了3D电影的魅力,去年年底上映的《闪电狗》刚上映两周,仅110块银幕,就取得了超过3000万元的票房成绩。最近热映《冰河世纪》又让电影迷们着实过了一把3D瘾。戴上特制的3D眼镜,观众身临其境地置身于一个真实的世界,每一个角色都溢出屏幕之外与你零距离接触,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旁观者而非窥视者,与电影主角们一起去完成这趟恐龙世界的冒险之旅!
    无论是年初的CES,还是6月美国奥兰多举办的Infocomm展会,3D展示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主角。面对着3D播放模式对众多领域的“轰炸式”袭击,如何寻找到一个真正的应用领域突破亮点,成为备受行业专家们关注的问题。而3D在数字影院的应用无疑已经在引领着应用模式的发展。“目前,3D的商业应用最为成功的还是数字影院,从2005年开始,数字影院就非常引人注目了。当时, 3D片源的数量虽然比较少,但其产生的票房记录却令市场吃惊,强大的票房收入让大家对都投资数字影院的广阔前景充满了信心。”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公司技术总监王亚明先生向我们介绍道。

好莱坞的贡献
    影院技术的发展向来都唯好莱坞马首是瞻,近两年好莱坞对3D影片展示出的强大兴趣和大手笔的投资也是令人咋舌。好莱坞早前就已经宣布,在今年至少会推出13部3D电影片源,也有可能大大多于这个数字,与此同时,DreamWorks和Disney也表示他们所有的动画影片都将采用3D格式。而在中国影院上映的3D影片,即使价格要稍高,仍然吸引了大量的观众。3D在数字影院领域的应用已经开始成熟起来,好莱坞也将3D的广泛应用视为电影行业未来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
    3D片源的丰富为3D电影走向成功铺上了一条红地毯。美国科视数字系统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肖亮先生说道:“随着3D片源的丰富,现代电脑制作的3D拍摄技术的成熟,以及不同形式的3D观看形式的进步,让观众看到立体电影的色彩与普通电影具有同样高质量的体验效果,3D逐渐开始受到更多观众的欢迎。”
    而在目前以2D为主流的电影播放阶段,几家主流厂商都推出了各自成熟的单机投影放映技术,影院完全可以满足2D和3D播放的需求,同一影院既可以在平常播放2D内容,也可以在有3D片源的时候播放3D电影。纵观全球,约有11,000套数字电影机安装,其中约4,200个支持3D内容播放。科视公司除了在中国有大量的包括3D在内的数字电影机安装,在全球拥有超过7,000套数字电影机安装,其中有约3,000套为3D数字电影安装。
    据索尼王亚明先生介绍,索尼在未来3年内将在美国的AMC和REGAL院线安装11,000套数字影院放映设备,使用索尼的SXRD 4K数字放映机,其中的1/4左右是3D银幕,安装索尼与RealD合作研发的3D镜头后可支持2D和3D片源的兼容放映。巴可公司在国内的3D银幕安装数量也达到了200多套。
    不可否认,3D片源在逐渐丰富,显示技术也在走向成熟。但目前市场上3D影院发展路途却并非一帆风顺。

3D影院亮度突破
     亮度问题目前仍然是3D电影播放的最大挑战。“3D在播放时由于受到观看条件的限制,例如观众需要带眼镜、加色轮、偏震片,这些都大幅度地降低了整体亮度效果。”科视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肖亮先生用数据举例详细解释了这一情况,“由于3D观看亮度比普通电影低80%,一台30,000流明的数字影院投影机所能达到的亮度仅仅为6,000流明。可见,与传统电影相比,亮度的衰减是相当严重。”
    亮度衰减确实是业界最为头疼的问题。巴可公司数字电影事业部销售总监陈栩翔先生告诉我们:“目前,巴可在国内安装了200多套3D影院系统,全球也有很多安装案例,但最大的问题仍然是难以克服的亮度衰减。目前3D影院所能达到的亮度基本在3ft-L,而国际标准要求为4至5ft-L,这就相差了20-40%。观众观看起来很容易产生疲劳感,眼睛也很累,体验到的画面在色彩上也有很大程度的欠缺。”

[Page]
    那么亮度是否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条件或设备来得以改善呢?业界几家公司都有着自己的一些特有技术。肖亮先生说道:“既然亮度衰减这么严重,我们就需要通过加大投影机的亮度来补偿光度效果,但33,000流明投影机是目前业所能提供的最高亮度的投影机了,亮度要继续提高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不得不尝试利用现有的条件来进行改善。”科视公司目前采用了首创的3倍频技术来大幅度提高亮度,能够将遮幅亮度提高32%,宽银幕提高13%。
    最近,TI也推出了其应用于下一代DLP影院投影机平台的4K技术,并将向巴可、科视和NEC等合作伙伴提供增强的4K级DLP影院芯片,这些厂商将利用新的芯片扩大产品线,多达12款新投影型号。所有DLP影院下一代电子平台的投影机将具有领先的性能,包括精确的DCI兼容色彩,卓越的对比度和足以照亮最大影院银幕的亮度输出。可以投射100英尺大屏幕,如果是3D画面可投射75英尺,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竞争技术。相信TI在芯片方向的努力,将会推动3D电影的快速发展。

标准统一
    目前,3D数字影院标准的欠缺也是制约3D电影发展的因素。陈栩翔先生讲道:“数字电影DCI规范对2D电影有着非常完善而详细的标准要求,而关于3D则还没有出台相应的统一标准,这就导致各个片厂在发行电影片的时候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遵照执行,影院只能对不同的影片做些特殊的设置、调试并进行播放,这是非常不方便的。”
    3D电影的亮度要求也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业界对2D数字电影的亮度是14-16ft-L,而现有的3D电影亮度约在4ft-L观众就能够接受,据业界专家分析,3D电影亮度比2D稍微低有着更好的视觉体验效果,但统一的国际标准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科视肖亮先生解释道。

难以抉择的观看形式
    数字3D影院的放映格式有主动式立体和被动式立体两类,主动式的有XpanD的单机液晶眼镜方式,被动式的有双机立体(双机偏振镜)方式、RealD的单机Zscreen方式和杜比的单机光谱(Infitec)方式,四种不同的方式各有优缺点。RealD的单机Zscreen方式目前使用最广泛,占市场份额约为81%。双机和RealD方式采用了偏振光原理,必须使用能保持偏振光反射方向的金属银幕放映,杜比的光谱立体(Infitec)方式利用同色中的不同光谱分离左右眼图像,可直接使用影院常规的的白色银幕放映。
    主动立体解决方案,用户使用立体眼镜与投影机同步来看到3D效果,左右眼交替看到图像,同时将左右眼看到的信息顺序的投到屏幕上。主动立体眼镜上的闭合开关可以使观众的每只眼各看到一个72Hz刷新频率的图像,这就需要每个观众都要使用与之配套的主动立体眼镜,不过主动立体眼镜成本较高。
    采用偏振光原理的被动立体投影技术只需要每个人佩戴一个十分便宜的偏振光眼镜就可以解决问题,然而偏振光方式的被动立体方案必须使用金属银幕,而目前大多数影院配置的都是普通银幕,在3D还没有广泛应用的市场状况下更换金属银幕的成本较高。科视的肖亮先生补充道:“我们也可以通过银幕增益的提高,改善3D轮透光性来提升整体效果。”而观看杜比光谱立体方式的3D影片时必须使用专用的光谱分离眼镜,其成本高于偏振光眼镜,但低于主动立体方式的液晶眼镜。
    各种不同的技术都存在着优缺点,美国DCI和SMPTE正在制定统一数字立体放映方式标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有两种以上数字立体放映方式在市场中共存,让市场来判断哪种方式更好,由影院用户选择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

片源不足
    “丰富的片源是3D电影普及的必须条件,”陈栩翔先生说道。虽然好莱坞在加大3D片源供应数量,但仍然明显不足。好莱坞今年的3D片源有13部,但由于中国对进口片源的限制和审核,只有4-6部3D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平均2个多月才会有新片上映,这是远远不够丰富的。目前生产3D影片的数量仍不足以支撑市场的发展,虽然现代数字技术使数字3D立体影片的制作成本更低、时间更短,但用CG制作的3D影片是否能够长期满足观众的需求,而用真人实景拍摄不但成本高,拍摄难度更大,不是任何题材、任何场景都适合3D拍摄,这些都给未来3D片源供给带来不确性。[Page]
对此,肖亮先生提出,在关注3D片源数量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的同时,如何将内容国产化也是值得思考的。

未来趋势
    对于未来2-3年3D技术在影院方面的前景,业界的态度比较乐观,各家公司也在寻找着技术的突破。“任何产品的应用都不能超越技术本身,在技术不成熟的时候,只能进行尝试性的试验。很多公司都在努力为3D技术的发展而努力。”索尼公司王亚明先生说,“索尼关注的是从拍摄、制作到放映的整个流程,索尼现有的3D拍摄设备都是用高清摄像机配合3D辅助拍摄器材实现的,今年NAB有些厂商展示了单机拍摄的3D摄像机,但性能还不能达到高标准的要求。在直播和记录方面,索尼的切换台和录像机也都有支持3D制作的设备。相对而言,数字影院的放映技术算是比较成熟的,但在如何提高光的利用率等方面仍然面临着技术挑战。”
    巴可公司陈栩翔先生认为:未来两年在技术方面,DCI将会进一步细化技术标准,让每部影片的标准制定都有参考依据。在单机立体技术上,也会出现一种公认的技术,更加方便用户的选择。第三,3D电影的亮度也会提高,通过双机立体技术,让用户在大尺寸的银幕上看到高质量效果的3D电影,取代IMAX的立体影院。从商业模式来看,IMAX有很多技术优势,但其成本造价太高,一个普通的影院厅就需要上千万的投入,而数字电影通过双机立体技术大大降低了用户采购成本,为影院提供了较容易接受的商业模式,200万就能安装一套大的影像系统。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