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让我们迎接3D时代

2009-08-25 编辑部 依马狮视听网


    近年来,3D又一次被推向影像技术的潮头浪尖。在近期的各大展会上,不论是NAB、CES、Infocomm、数字告示展,还是深圳举办的高交会、文博会,3D技术都是引人瞩目的焦点。与以往的3D热相比,这一波3D热浪被行业寄予了更多的希望,随着技术的发展,3D立体影像技术从制作、传输、标准、显示终端到市场应用需求等各个环节都在逐步走向成熟,以往那种一头热的状况已经不复存在。从档期满满的3D大片、体育节目的3D直播、不断推出的3D概念产品,到公共场所的3D告示牌,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今日的3D已经从炒作概念开始落实到了实在的产品和实际的应用中,而2009年也被业内定义为3D影像年。尽管金融危机与3D的高成本有所冲突,但据有关方面统计,2008年和2009年用于3D项目上的支出明显高于2007年;韩国市场研究公司Displaybank对未来的3D显示器市场年作了预测,认为其增长率有望达到95%,2015年规模可达到158亿美元,届时将占显示器市场的9%。面对3D影像市场的热闹景象,日本3D Consortium事务局长泉邦昭氏断言道:“这次可不是一时的热潮”。 
    3D影像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100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着三维立体的视觉感受。由于人双眼有视觉差,所以实现立体显示的基本原理并不复杂,只要给观看者左右两眼分别送去不同的画面,就能实现立体的视觉效果。早在1833年,Charles Wheatstone就利用双眼视差法在两张手绘的草图上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组立体图像,并利用双眼视差原理作出立体镜,照相术的发明使得立体相片(Stereo Photograph)在十九世纪晚期大受欢迎。在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在美国好莱坞分别掀起过3D电影的热潮。另外3D立体显示器也受到不同时代人的喜好而不停地发展,电视机发明人John Baird在1942年将立体相片搬上了他的早期电视萤幕,日本SONY公司曾于1994年开始在市场上试售3D-TV,而同一时期在NHK也试图推出立体的电视服务。
让我们迎接3D时代    今天,显示设备数字化、高清化发展,以及IT/AV的融合,为新一轮3D视觉革命奠定了技术基础,使3D成为继高清之后,显示技术发展的又一动力。3D影像市场所涉及的产业规模可谓巨大,应用领域从电影工业、主题乐园、电视广播、教育培训、游戏、医疗到数字告示,内容制作又涉及拍摄、后期制作、存储、传输、传播、接受、播放等各个环节。数字高清格式的普及,令3D影像的制作、播放成本较之传统胶片方式有所降低,观看效果也大大提升,而随着追求影像效果的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3D影像的消费受众群体也不断壮大。巨大的商业潜力,吸引显示厂商和研究机构积极致力于3D显示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欧盟已投入700亿用于3D立体显示研究,主要由Philips 主导的ATTEST联盟进行研发;英特尔日前宣布未来五年内投资1200万美元,在欧洲建立视觉运算研发中心,致力于3D图像研究。日本则先后成立HODIC、TAO、3D Consortium 及3D Business Promotion Consortium 等组织,以电视厂商为主,联合200多家公司共同研发3D显示;韩国提出了“2010年3D视觉”政策,计划到2010年实现大多数显示产品和记录设备与3D立体格式转换。
    投影显示方面:科视、巴可、索尼、松下、NEC、JVC等公司都纷纷推出支持3D的投影设备或解决方案,由于目前主流的3D实现方式也是基于数字DLP的,因此对于原有非3D投影系统的改造也相对简单。
    在平板电视领域,PHILIPS、索尼、三星、LG、NEC,以及国内的TCL等企业都在大力推广平板液晶立体显示终端,台湾面板大厂友达、华映、奇美等也相继推出了各种尺寸的3D液晶显示器,新的技术让观众欣赏3D影像时可以抛开眼镜,实现裸眼多视角的观看,同时还可轻松实现2D与3D的转换。
    在制作方面,SMPTE4月18日公布了立体3D家庭母版制作标准的条件和参数,该标准将使3D故事片及其它节目能在家庭电视机和计算机屏幕上播放(无论什么分发渠道)。2009NAB上,松下展示了采用双镜头设计的3D全高清摄像机原型机,两个镜头各自拍摄左右视频,然后归入同一个视频流,可原生支持1080P高清3D视频的拍摄。Sony亦在NBA现场演示了3D高清节目的制作,能够在全新高清监视器上播放出立体效果。Miranda带来了立体3D多画面分割显示器,有16个视频输入的Kaleido-X16,可实现3D环境下的摄像机监测。
    在内容传输方面,IPTV的发展为3D电视内容的普及做好了准备,在美国,基于5至8Mb/s码流的高清视频图像通过电信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IPTV立体广播可以通过色差方式将左右眼画面加色后叠加成一层图像,然后以单层图像的码流在网上传输,电脑接收端看到的是一层有色差叠加的复合图像,利用很便宜的色差眼镜就可以将画面分成两层,产生立体观感。最新推出HDMI1.4亦增加了支持3D内容的功能。
    此外,3D影像也正在向越来越多的显示产品蔓延,CompoBank展示的3D数字相框产品,将3D相机拍摄的照片数据插入图像处理卡,便可制成3D显示的2张影像数据。奇美计划以1年半时间投入“3D数字相框技术开发计划”,预计完成后5年内,将可创造新台币100亿元产值提升。索尼在CES 2009展会现展示了可立体显示3D影像的3D显示器、3D游戏内容以及3D游戏机,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将游戏内容和游戏机“PlayStation 3”3D化,相信这会对整个游戏产业和3D影像业务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Page]

让我们迎接3D时代
3D影院
让我们迎接3D时代
U2 2007秋季3D演唱会                                 REALD放映机

    随着技术的成熟,3D产品和内容在商业运营方面热闹非凡,2007年国家地理频道开播了3D内容。2008年底,NBA联盟、TNT电视台和CINEDIGM公司宣布对2009年NBA全明星周末进行3D直播,这是NBA体育节目首次商业化3D公共直播。追随NAB的步伐,NFL(全美橄榄球职业联赛)也开始以3D HD实验转播比赛,成为美国第二个大体育联盟试验3D HD直播技术。日本BS 放送(BS11)近日宣布在BSD卫星上(BS11)新开 “焕然一新3D” 节目和首开3D立体广告。勇于3D实践的英国Sky 电视台已经成功地试验了经由高清机顶盒向家庭电视机的3D节目分发,并且据透露,该台还将在其所负责的2012年奥运会转播上有所创新,2012年全世界的观众有可能在家观3D版的奥运直播节目,卫星广播信号将以3D模式发射。梦工厂同时也宣布到2009年所有的动画电影将用3D来发行和制作。3D影院正在大幅的增长,到2009年全球将会有5000个3D屏幕,预计2010年可能整个数字又会翻一番,达到10000个。此外,我国拍摄的45集神话剧《吴承恩与西游记》,号称是全球首部立体电视剧,其中每集约有十分钟的3D内容,而仅制作立体效果的投入就达9000万。
    经历了以往几次3D热的反复失望,人们对于这一次“3D影像会否普及”依然心存疑虑,特别是对于成功的3D显示而言,必须兼顾到视差、着色和阴影、线性角度和运动视差等诸多个因素,硬件不仅要给两眼带来不同的画面,还在需要影像内容中具备更多的细节,对于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有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发展态势,业内的种种努力以及观众的成长,让我们有理由相信,3D必将是影像发展一个大趋势,是影像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之后的又一大跨越。

3D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