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我们已深深地感受到了热烈的纪念气氛。
其实从去年开始,我们已行动起来了。先是配合PANASONIC展开了DVCPRO 10年的回顾活动,今年又配合Sony,进行了索尼专业业务进入中国30年的庆祝活动,可以看到,这两大巨头乘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从他们在中国的经营活动,也可以一窥广电行业的发展,从侧面印证我国广电从模拟到数字到高清以及融入世界的发展之路。
明年,中科大洋将迎来其20年大庆,作为业绩彪炳的民族品牌,大洋的发展更是中国广电民族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出国门与巨头直接竞争的缩影。
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国际广电设备厂商不可能在中国笑傲江湖,广电民族工业就无法做大做强,要走出去更是痴人说梦。像索尼收购索贝这个曾轰动业界的案例,索贝就是拜改革开放之福,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方面异军突起,赢得对手的尊重,否则就算政策允许,索尼也未必看得上你。
另外,不能不提及伴随改革开放而应运而生的广电行业两个重要的国际展览会BIRTV和CCBN,前者已成为中国最具权威的广播电影电视专业设备综合展览会,而CCBN已成为全球排名首位的数字电视和宽带网络展览会。这两个展会是业界技术发展的风向标,而且办展风格、方式也在逐步向国际看齐接轨。
而从我们的杂志本身来说,也从《广播电视与制作》更名为《传播与制作》,可别小瞧这两字之差,其实也反映出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我们力图全方位覆盖行业的雄心。这些年,数字电视、网络电视、交互电视、VOD、单播、多播、同播、流媒体、新媒体、手机电视、TV 2.0等等新名词层出不穷,远远超出了原来广电的范畴。
下面,我概括一下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电视发展几个里程碑。广播电视真正成为一个产业,源头就得追溯到改革开放。广播影视既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宣传者,又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30年来,以政策突破、技术突破、整体转型为特征的三次重大突破,给中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1983年年第11次全国广电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带动整个广播电视宣传改革,并提出实行中央、省、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这是中国广播电视第一次突破的主要标志。1992年到2000年,以有线电视崛起和卫星电视出现为标志,我国广电事业实现了第二次重大突破,形成第二个高速增长期。2001年以来,以广播电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与广电数字化发展为主要标志,我国广电业开始了第三次重大突破。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广电媒体在模拟转数字中改造升级,与视听新媒体业务的发展并行推进;发展事业与发展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和提供市场服务成为基本目标和双重任务;逐步构建起以公共服务、市场运营、政府监管、中介社会服务等体系为基本框架的广播电视新体制;广播影视走出去、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成为重要目标。这一阶段,现在还方兴未艾,其中尤以CMMB为代表,CMMB是我们广电的新标准、新产业和新课题,也最好地体现了30年来改革开放之魂就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