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是全球体育的盛事,也是广播电视行业大显身手的舞台。从开闭幕式的灯光音响、舞美设计、舞台机械设备、焰火特效、服装设计、化妆道具和电视转播系统等,到各奥运场馆的赛事直播的完美呈现,奥运会给中国电视带来重大的制作机遇,高清技术将是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里最大的创新,业内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艺术与科技交融,完美展示了广播电视制作行业的最新设计理念与技术发展。在此,我根据所了解的奥运会电视转播设备系统资料,从一个电视人的角度,对本次奥运会电视转播中声音制作方面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一. 开闭幕式声音系统
“我可以自信地说,我们这次的开幕式,是一个前卫的探索,是一次数字时代的开幕式,是一次全面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的开幕式。”这是总导演张艺谋关于开幕式的一段讲话,此次开闭幕式两场晚会都在鸟巢举行,可见音响系统的复杂性,据本次参与奥运会音响扩声的广州励丰声光科技有限公司介绍,此次开闭幕式在音响方面遇到了不少挑战,音箱使用、信号传输距离、指挥调度系统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很多方面值得我们电视同行和演出行业借鉴学习。
音响扩声系统
据了解晚会扩声系统采用了五个品牌、多个型号的扩声音箱。这一次的开闭幕式从画面中可以看出是一个演出形式的扩声,在原有的LAX广播扩声系统上,增加了专为演出而搭设的流动演出扩声系统,东西两侧的长边看台上,采用的是MEYER SOUND的扬声器。 南北两侧的短边看台上,采用的是JBL的扬声器。针对两个短边的看台进行了扩声。松下作为奥运会最大的赞助商,在观众区的最外围,使用了200多只的松下线阵音箱作为外围补声。另外,在一些边角外,线阵无法很好辐射的地方,采用了德国的d&b音箱。LAX作为固定安装的广播系统,在本次的开幕式上有两个作用:1.作为备份系统,强调万无一失;2.作为语言的扩声(如三国语言的扩声)和环绕效果声扩声。
音频传输和指挥调度系统
开闭幕式音响信号传输提供的德国OPTOCORE大型光纤传输系统。总共使用了超过5000米的光纤,保证了开幕式场地内超远距离信号无损传输的实现(OPTOCORE曾完成了2004雅典奥运会、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2006年多哈亚运会、都灵冬奥会)。对于指挥调度,据说,现场使用了10000多个内通接收机。不过,这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内通不太一样,采用的是类似于收音机的方式来进行集群式的广播,耳机内的广播,主要是播放调度口令和节拍;团队表演项目成员戴着收音机,接受调频广播指挥;明星演员采用无线个人返听系统,戴着专业返听耳机。
二. 开闭幕式声音制作
两场奥运会大型文艺表演独具匠心,体现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宏大的场面之中,蕴含史诗和现代的韵味,是一场以文明魅力为内容的视觉盛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虽说音响工作者克服了重重困难,出色的完成了晚会任务,但在声音方面不知道是转播系统原因还是高清转标清下变换原因,屏幕声音仍存在不少细节问题:
(1)现场声和解说的比例问题,开幕式时主持人用高亢的语调在读台词,无法听清楚音乐,而在闭幕式解说部分,又缺少解说的有效补充。
(2)转播音质问题,闭幕式转播音质好像是现场效果信号占比例太大,多明戈与宋祖英那段声音效果不理想,给人街头演出的感觉。
(3)歌手返听问题:此次晚会采用个人返听系统,但在闭幕式演唱部分应该是返听电平较小,造成歌手听不清返送,成龙演唱时最为明显 ,好几处对口型唱的也没对上。
三. 赛事转播声音制作特点突出
此次奥运会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BOB)从国外租赁了58辆转播车进行赛事制作,同时也将国外电视同行的制作经验引入国内,纵观奥运赛事直播效果,在声音表现方面较之以往特点突出。
(1)声音的清晰度:本次奥运会声音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声音清晰度的反映,无论是球类、体操、田径还是举重比赛,从单声道的伴音都明显感觉出电视声音和以往的不一样,特别是在举重竞技中运动员牙齿咬的嘎嘣响的声音都可以感觉出来。
(2)声音的细节反映:非常丰富的声音细节也是本次奥运声音表现上的特点,在闭幕式和各赛事中都有体现,闭幕式运动员入场环节,虽说声音有过载的现象,但运动员兴奋的心情通过声音完整的表现出来;还有在篮球和排球比赛中运动员和教练的交流细节也完美的体现在电视上,比赛激烈氛围通过声音表现得到进一部升华。
(3)制作中应急事故的处理:在比赛直播中,突发事故的处理好坏直接影响电视直播声音,此次举重比赛出现举重比赛杠铃把收音麦克砸到,声音制作处理非常迅速,电视声音表现上没有听到杠铃砸过去的声音。
(4)5.1环绕声制作方面:此次奥运高清电视使用5.1环绕声进行播出,16:9图像比例更适合体育赛事宽阔场面,相对于视觉方面的提升,此次高清电视在声音方面的表现更令人欣慰!奥运高清频道的5.1声道环绕声播出,令电视节目也能获得和电影一样出色的声音效果,彻底改变原有单声道的电视伴音播出效果,将声音的细节和清晰度体现的淋漓尽致,比赛和周围的欢呼都如同发生在我身边,尤其是观众的欢呼声在四面八方出现,此起彼伏,感觉到赛场上强烈的运动声响,自己也仿佛置身于比赛现场。
四. 地方电视台声音制作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现场电视转播和数字高清电视的制作是对广播电视行业工作者的新的挑战,同时也为电视声音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工作舞台,通过对本次奥运会声音制作的认识,结合自己所处地方电视台声音的制作现状,发现多处需要注意和亟待改进的问题。
(1)转变声音制作理念:本次奥运会电视屏幕上声音细节的表现,与电视声音制作者的指导理念密不可分,作为地方台,必须树立“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理念,突破陈旧的电视声音制作理念,打破单声道制作中“只体现有声无声,不注重声音细节”的思维方式,才能将声音的艺术性完美的奉献给电视观众。
(2)音频制作硬件有待改善:目前地方电视台音频设备使用还是以模拟设备为主,少量的数字音频设备为辅,特别是在数字调音台方面,还停留在模拟调音台时代,音频工作者对数字调音台实践机会很少,必须加快设备更新步伐,逐步向数字音频过度。
(3)声音制作模式需顺应高清电视的发展:高清电视的发展对于原有电视制作模式提出了挑战,必须打破原有的单声道声音制作模式,在目前单声道制作的基础上逐渐向立体声、5.1环绕声制作转变,不断的去研究和探索,顺应高清电视发展需求。
(4)提升音频制作人员综合素质:高素质的人才能使高科技的设备发挥出高效能。声音制作者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欣赏水平、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超的应变能力外,还必须对音箱使用、信号传输、现场调度、安全措施设置等方面有所掌握才能在大型的现场电视转播的声音制作中呈现给观众完美的声效。
“百年梦圆,今朝实现”。奥运会给中国电视带来的机会,高清技术将是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里最大的创新,作为省级媒体的电视工作者,我们应把握住这次契机,认真学习总结,借鉴国际、国内同行的制作经验,不断提升硬件设备水平、锻炼制作队伍,使其节目和制作水平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