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发展数字电视业务的原则
数字电视很有前途,它使广电有了发展前景,是广电的未来,它对于技术、内容、运营模式都带来深刻的变化。但发展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如何看待、解决困难,就有一个认识问题,这里我们归纳了三个基本原则:
(1)坚持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HFC网络本身具有一对多的天然的、廉价的复制性,所以我们在这方面文章要做深、做足,这样就没有一个行业能取代我们,没有一个产业从价值的角度来说可能取代我们的服务。
(2)借助于IT业的产业推力(IP、光缆等)。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用开放的眼光来看,因为对目前广电业来说,不管数字电视如何好,但从产业角度、规模来说与IT业相比确实存在差异。2002年有一个统计报告,整个中国的广告业产值是20亿美元(应该还包含报纸等),电视广告是70%,14亿美元,网络这一块收入就算与它对等有12、13亿美元,相比IT来说,也确实是小弟弟。但我们知道很多的新技术、新观念、新设备都往往是在最活跃的领域出现,所以我们要有开放的眼光和胸怀,可以借助IP的技术,Internet的技术、光缆的发展,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各种方式的业务整合。
(3)坚定信心,积极推进。这一点很重要,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如果我们不能迅速形成自己的价值,培养一批认可我们技术及观念的用户,被别的运营商先占领市场,我们肯定要花更大的代价,更长的时间才能夺回来。我们的用户中尤其是年轻用户很多,对电视的依赖性已经下降,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数字电视的发展来吸引用户,培养用户新的收视习惯,可能会失掉吸引力,失掉事业发展的基础,所以运营商如果一味观望,等待所有技术运营模式的成熟就可能被IP等其它信息消费方式蚕食掉用户,进而沦为相当被动的境地。
基于上面的三个基本点,希望广电业内能携起手来,真正能给广大用户提供一个很好的有价值服务,这样我们的数字电视,我们广电业的前途就大有可为。
4.DVB与双向网改造
双向改造应该是前几年炒得比较热,这与当时美国时代华纳、美国在线等造成的产业气候很有关系,但是从目前发展和现实的角度来说,双向网改造对广电业的效益还不是很明显,基于双向的业务在较少地方成功开展,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双向网建设不完整、投资过大、效益不明显。如果大家要搞数字电视,不用着急做双向,因为从我们的角度来看,DVB不见得是要在双向网上做的,在单向网上一样可以完成,当然有双向网更好,但是为了完成DVB可能只有10~20%的功能,而完全改造一个双向网,从价值来说,目前也不一定是一件很合算的事情。相反如果围绕DVB业务来推动整个网络的改造,我们认为应该是可行的,用业务本身增长来推动可能更为现实。就是说,双向的网络在DVB双向业务有了强烈需求时更能产生效益,目前来说DVB在单向网上做是它最大的特色。
5.DVB发展阶段及推动力
DVB的发展是阶段性的,每一阶段各有特点,作为业者,应有适当的策略和步骤。下图是我们对DVB产业进行推敲、思考之后得出的,可能有些不正确,待完善的地方,它只是来讲述对DVB产业发展的思考。
 |
开通初期,内容差别是推动力,尤其像HFC这个网,如果整合得比较好,只要在数字电视频道和普通电视频道上形成一个有效的内容差别,我认为对数字电视是有推动力的,我们原来的想法就是在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视同步播出的时候,逐步缩减模拟电视的频道,然后移到数字电视上来,形成一个内容差别,老百姓慢慢地开始认知数字电视的品牌,接受数字电视的技术和概念,逐渐转移过来,这大概的时间为1年左右。
第二个阶段就应该是内容的细分和专业频道NVOD的扩展,这大概要1~2年,规模是5~6万户,这个阶段的成功主要依赖于内容商或内容集成商的兴旺,因为这个时候数字电视的特点就是其频道的丰富性应该充分体现出来,老百姓这个时候在家里可以看到与他职业相关的频道内容,比如说,对于汽车司机,应有专门的汽车频道并按其兴趣爱好细分。当然这样的专业频道需要一批内容集成商、内容提供商提供足够的内容。
达到5~6万户时,DVB发展的大机遇就来了,就是真正的互动或者是准互动服务,体育赛事、地图、医疗和很多准交互的一些服务,这里面依赖几个关键环节:
(1)良好的开发平台。这一点和我们目前的中间件形势有一定的冲突,目前的中间件毫无例外都是某单个公司自己来做,你要开发应用它的一套工具,做的东西长期捆绑在它的技术战略上,像现在最流行的OpenTV,基本是C语言,像这样的应用,你开发的时间很长,测试的时间也会很长,投资会很高,所以这是一个问题,这个时候我们认为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开放性的开发平台。
(2)比较良好的网络解决方案。这个时候双向网应该就能发挥作用,但是要注意双向网要发挥作用,这里面意味着有多高的成本,作为运营商心里要有数,因为不管开通1户或1万户,你要求的是百万户的用户级网络的双向都要改造完成,都得维护好,这是多高一个运营成本。但是这里指的良好的网络解决方案不见得是这样,我们不能只局限在双向网改造上,完全可以利用那个时候电信、ADSL、PSTN或其它任何回传信道,只要在我们的城域网上加入几个网关,这个成本很低,所以要衡量一下价值:互动服务、回传的信息流量到底有多大,还有就是带来的价值有多大,能不能和双向网自主改造投入的运营费用、改造费用相匹配。因为我们做这个双向方案的时候,回传在那时也许很廉价,这两年宽带网的发展,电信的一些交换式网络都在迅速发展,与其自己重新建一个回传信道,还不如利用别人的信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对老百姓更实惠。
(3)一个很优秀的终端解决方案。这里面一定要融合IP等新的技术,在终端这一点上,目前数字电视终端还是由几个大公司把持、提供的几套解决方案,大多数是ST、富士通、IBM几家,都是单片的,专业性比较强的这样几个方案,从目前情况来看它用来看基本的数字电视没问题,但那时要提供互动式、准互动服务、MPEG-4解码或更多的一些应用,从平台角度看,恐怕不行。你能够提供基于和现在的PC或者说“奔四”、“奔三”机器相匹配的性能吗?上网浏览,收发E-mail、互动游戏你能提供这样的性能吗?恐怕也不行,这还只是一个性能问题,还没有谈到应用开发、程序移植,还没有考虑产业链器件、配件的问题,而那时如果你将一个多功能应用做上去,却和两年之后的PC相差很大,人们还会有兴趣吗?应该比较困难,虽然是以数字电视为依托,但个性化的应用、私密性的东西不在你这上面,所以那时一定要融合当前最新的技术和观念,建立一个真正开放性的开发平台和电视整合起来,能够建立一个和当时PC相匹配的一种东西、类似的价值,用户才可能接受,才可能变成家庭的多媒体中心,否则到那个时候所谓的多功能应用只是纸上谈兵,因此这三个方面决定了那个阶段能否成功。
再往后,如果互动式电视的成功就会带动整个制作行业的iTV化,整个制作流程、制作概念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电视制作有很深刻的影响,前面两个阶段对产业的发展是渐进的做加法,后两个阶段是做乘法,是跃进的,这是对数字电视两次大的机遇和挑战,怎么抓住机遇,在阶段性的发展中找到最佳策略,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6.机顶盒发展策略与中间件 目前机顶盒主要完成第一个基本功能:数字电视的接收、EPG的浏览,第二个就是高端的交互特性,不是说一定要有这个高端交互特性,而是我们要为真正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