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南京电视台真三维虚拟演播室实际应用案例

2008-10-28 徐 艳 徐 凯 南京电视台 依马狮广电资讯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种集成了“色键”、“传感”、“计算机实时图形”技术的真三维虚拟演播室技术日益完善,该技术消除了摄像机不能与背景同步运动的致命弱点,做到真实的演员能深入到虚拟的三维场景中,并能与其中的虚拟对象实时交互,它的出现给电视演播制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我台于2007年创建了真三维虚拟演播室系统,该系统为双机位一对一独立通道设置,采用了机械传感跟踪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表现稳定,完成了我台大量口播节目和小型访谈类节目的录制。现就该系统在节目实际使用中采用较多的几种制作方式作个简单的介绍。

    一. 活动视频的背景运用
    在大量的口播类节目中,用活动视频作为背景的制作方式经常会成为人们的首选。因为其制作简单,素材广泛,实际使用效果良好,非常适合小成本制作的日播类节目使用,如我台的《南京新气象》、《农林时空》等。下面以《南京新气象》为例来说明。
    首先,在设有视频采集卡的图形工作站中用第三方软件,如Adobe Premiere采集、编辑所需视频文件,生成AVI格式的文件,并输出到主控机;
    然后,在主控机打开虚拟演播室程序,并连接客户端(即图形工作站);
    接着在场景中新建一物体,右键单击该物体,选择视频开窗设定;并导入视频;
    最后,在故事板双击激活后,右键单击选择飞满屏展开;
    按空格键启动时间线即播出活动视频文件。

    二. 实时跟踪的真三维场景运用
    这是最能体现真三维虚拟场景系统特点的运用方式,由于其方式新颖,场景设计可以突破常规空间,非常适合求新求变的节目使用,在我台少儿频道的《魔方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根据节目要求用3DMAX动画软件制作三维场景,生成WRL场景文件,导入主控机;
    然后打开程序,连接客户端后调入该场景,对物理摄像机进行初始化定位,使虚拟系统能跟踪到其数据的变化;
    运用图形编辑器与物理摄像机联合进行场景调整,达到最佳效果后保存,方便以后调用。

    三. 简单的模拟三维场景运用
    这种使用方式似乎是一种退步,是对真三维虚拟系统的浪费,但在实际的节目制作中却起到了弥补的作用。因为有些突发的情况使得节目部门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让我们创建真实的三维场景,只能提供背景图片,不需要跟踪,只要有两个不同景别的机位进行切换即可,为此我们摸索出这种简单实用的模拟三维场景方式。它的原理是:由于不需要跟踪,使得虚拟摄像机与物理摄像机之间不存在联动,因此用计算机中的两个与物理摄像机空间位置对应的虚拟摄像机“拍摄”两个不同的物体,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背景。(其实质是对所建物体本身的坐标及与虚拟摄像机间的空间坐标的调整)。下面以我台《七日谭》节目为例来说明。
首先,在场景中新建两个物体,并对其进行调整;
    然后,分别在两个物体上粘贴远景、近景图片;
    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列举了以上三个较为常用的例子,虚拟演播室系统中还有诸如视频开窗、键遮挡、动画等非常实用的功能,极大得丰富了我们的创作手段,其良好的录制效果和低廉的制作成本,受到了节目部门的热烈欢迎,几乎每个工作日都呈饱和的使用状态,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的考验,虽然还有一些小的技术瑕疵,但基本上已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发展是和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的,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虚拟演播室技术也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相信它必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