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如果高清电视、手机电视标准能早点制定并实施

2008-10-07 本刊编辑部 依马狮广电资讯网


    评价北京奥运会,用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的无与伦比真是再确切不过了。
    北京奥运会的转播也是无与伦比。它是奥运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转播活动,转播时间最长、转播手段最多、覆盖范围最广、面对人群数量最庞大。
    北京奥运会的转播时间多达5000小时,时间之长前所未有。持权转播商与国际奥委会合作,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量是雅典奥运会的三倍。转播手段也更加多样化,不仅通过传统的电视、广播媒体,现在更加注重网络和手机这样的新媒介,而且北京奥运会的数字转播是实时进行的。国际奥委会还在77个国家和地区推出网上频道,播放精彩节目集锦。NBC网站奥运会节目视频点击率是雅典时的30倍,手机视频下载量是都灵冬奥会的12倍。中国有一亿多观众在网上收看相关的比赛,还有超过1.4亿观众通过网络点播方式收看了转播。
    在观看比赛时,特别是看开幕式和闭幕式时,我及我的家人都异口同声地说,如果是高清多好呀;在漏看了直播的中国男篮和比利时男篮差点创造历史的比赛时,我的第一感觉是如果我有一个能随时随地看奥运的CMMB手机该多好呀。我看过开幕式高清录像,高清确实令开幕式更有震撼力,更加美伦美奂。我也看过实况转播的奥运手机电视,其出色的表现令我对CMMB接收终端在奥运会期间会出现断货现象也非常相信。
    其实,在本人所在的深圳,地面高清电视广播和有线电视网传输的高清电视及手机电视在奥运会开幕前都已开通,问题就在于仅仅都是在临近奥运会之际才开通,而且留给产业界的时间也并不多,如此仓促,要很多家庭尝鲜购买高清机顶盒、更换高清电视机,购买有电视功能的手机是极不现实的。如果更早一点,也许我也已经两者都享受了。可以说,之前由于围绕这两个标准产生的内耗,使广电部门错失了很大一部分的良机。还幸亏广电部门顶住压力,不放松,不争论,不放弃,不退缩,埋头苦干,CMMB服务奥运的目标才得以如期实现,地面高清电视广播也克服了融合标准产生的难题如期按承诺的播出。这是广电系统对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作出的大贡献。
    我注意到地面数字电视国标和手机电视国标制定都晃动着两院院士的身影,作为国标实际实施者的广电系统竟然陷入没有什么发言权的尴尬境地。有时候真觉得这是否我们在两院中无人?多疑了。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